APP下载

论改良古筝架对古筝使用的实用性

2014-06-06熊立群

乐器 2014年7期
关键词:软垫悬空架体

文/熊立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古筝架虽非直接表现出古筝的优美音韵,但它却是古筝演奏时的必先利之器,对古筝架进行的改良设计,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就是本文的最初动意。

(一)筝架在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古筝的正常使用过程中,筝架虽然对古筝的音质、音色和演奏者自身演奏技巧的充分展示产生不了最直接的影响,但作为古筝整体的配套工具之一,筝架对整个筝体的支撑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演奏者在大力度演奏和按弦时,如果筝架与古筝咬合面不吻合或不匹配,会导致古筝摆放不稳、筝架不断摇晃的情况,使古筝与筝架之间因为碰撞而发出异音,这些不仅会直接影响演奏的效果和质量,还会影响到演奏者的情绪及现场技艺的发挥。最严重的情况是古筝和筝架不能完全结合为一体,使得演奏中筝体突然从筝架上滑落,影响正常演奏,甚至造成古筝摔落而损坏。

所以,演奏者在演奏前为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需先用手扶好筝架,确保筝架摆放平稳,然后再轻摇一下古筝,确定其是否与筝架咬合卡稳,在确定无误后才能进行表演。

(二)古筝与筝架之间的矛盾关系

目前筝架最常见的问题是筝架的支撑面和古筝的底板两者间的接触不吻合,这是古筝的制作工艺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筝架的制作精度不高。筝架的结构较为简单,是四边形结构。由于四边形不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晃动性较大,单体筝架四脚与地面的接触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筝架本身站立不稳。

2.筝架结构容易变形。木制筝架各部件之间没有稳固的约束关系,结构特性上就易于变形。如果制作筝架的木材干燥处理不到位,材料材质的差异,再加上我国东西南北气候的影响,造成木料热胀冷缩的部位不同,极易造成筝架变形。

3.由于地面不平造成筝架不稳。演出舞台或其他各类场所的地面不可能完全平整,这就使单体筝架四脚在与地面接触时有可能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者是一副大、小两个单架二者在不同的平面,从而导致筝架不稳。

4.古筝先天造型特性。古筝高音一侧和低音一侧的侧帮板高度不同,则两个侧帮拱度就会不一样(如图一),必然会造成两片侧板对底板的作用力大小不均,从而底板纵向的弧度不一致(如图一所示,低音区侧帮板底部弧度最高点与水平面的距离H2就会大于高音区侧帮板底部弧度最高点与水平面的距离H1)。如此这样就会导致古筝底板与古筝架支撑面的四个着力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会使古筝底部与筝架支撑面间无法完全接触和咬合。

而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演奏者的习惯,左侧的矮筝架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固定位置,大致在20-30cm之间游离(如图二),因此筝架的位置会存在很大的自由度,只要移动一下位置,古筝底板与筝架接触部分的四个点不在同一个水平面时,就会造成古筝在筝架上摆放不稳。这些矛盾因素也正是困扰制造商和演奏者多年未解的难题。

(三)本文探索问题所在

原来旧式的古筝架(如图三)只考虑到使用者在弹奏时古筝不会在支撑面上发生滑落,通常只是在支撑面的两端分别设置(图三中4和5)垂直条形突出件,将古筝筝体夹持在两突出件之间。但是,由于古筝筝体与突出件之间并不能紧密接触,使得古筝在弹奏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移动空间。同时两突出件因工厂成本和制作工艺问题,使用时极易损坏或脱落。

原来旧式筝架的结构示意图

一副筝架由高、低两个单架组成,高架、低架外形结构相同,尺寸有所不同。如图所示,主要部件包括:1支撑面、2支撑腿、3楞木、4和5垂直条形突出件。

这种设计没有考虑到筝架在放置的时候会由于多种因素而无法使大小架的支撑面处于水平的位置。古筝筝体与筝架支撑面相交时,其4个接触点只有3个能完全咬合,经常会出现其中有1个点悬空。所以当演奏者进行按弦时,就会使悬空的点因按弦时受力而使古筝筝体不稳定或与筝架支撑面撞击而发出异响。而同时原来这个悬空点的对角点又会相应悬空,当演奏者松开按弦时,对角点在自动回落时又会产生一次筝体与架面的碰撞,产生出不必要的噪音,严重影响演奏效果。

(四)解决的最佳方案

新式改良筝架(如图四)利用斜面自锁的物理原理对低架进行改进。

新型筝架中的低单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新式改良小架主要部件包括:1支撑面、2支撑腿、3楞木、4和6斜向突出件、5和7软垫片。支撑腿2连接在支撑面1的下端,位于支撑面1上端面两端分别设置斜向突出件4、6,所述突出件4、6的两个斜面相对设置,两个突出件4、6的斜面上分别设置软垫片5、7,两个斜面与支撑面1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之间。

新式架在位于支撑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斜角突出件,所述突出件的两个斜面相对设置,整体呈一个倒梯形,两个斜面与支撑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之间,使斜面的倾角小于等于摩擦角,从而达成斜面自锁的条件。这就能够使得古筝底板的弧度无论产生如何的变化,都能在斜面上自行找到相咬合的接触点。同时在两个突出件的斜面上分别设置软垫片,增加古筝筝体与软垫片之间的摩擦,更有效保证了古筝在大力度演奏时的稳定性,同时软垫片又避免了古筝筝体与架体突出件斜面之间的直接摩擦,对筝体进行有效的保护,可谓一举两得。在设计时新式架的高架仍采用原来的造型不变,而低架采用新型结构,使古筝与架体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自动吻合,其特点是造型简单、制作难度和成本小。

改良后的筝架在演奏者使用时,即使古筝筝体随意放置在两个突出件的斜面之间,它都能自行找到合适的咬合点。古筝筝体的移动空间得到了增大,即使在地面不平整,筝体侧板受力不均等复杂的情况下,筝体也总能处于平稳状态,增强了筝体与筝架之间的平稳度,解除了使用者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软垫悬空架体
D型打结器架体的随机振动分析与结构优化
一种实用新型底盘装配支撑结构的开发
含腐蚀海底悬空管道的安全研究
跟踪导练(三)(4)
意大利为“低头族”设警示软垫
大宝小神探·山涧悬空城
悬空的水
西洋梨架式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硬座宝”硬座一秒变卧铺
附着升降脚手架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