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态建设”行动胜于一切——专家学者在蓉谈生态文明建设

2014-06-04梁枝文

中国西部 2014年44期
关键词:温江生态建设成都

文/梁枝文

现在正处冬季,相信大家没少被雾霾所困扰。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被侵蚀得越来越严重,关于环境整治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城市的城市精神都新增有“创建绿色家园”相关内容。因此,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已不是我们的最大障碍,最大障碍是言行不一,不重实干。近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成都年会在温江举行。本次年会以“生态文明·创新驱动——生态环境挑战下的理念、路径与制度选择”为主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讨论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生态因素是多样的,重在寻找差异化

范学臣: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司副司长

近年来各个城市都在打“生态建设”的口号,但是很多城市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自己的特色。有山的偏要斥巨资造人工湖,有水的偏要打造田园休闲山庄,农业大县不建设乡村风却专门打造高端服务,这些做法都本末倒置。这次来到温江,我觉得他们做得特别好。成都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水生态建设上,这是有前例可证的,府南河的整治,取得的效果特别好,有丰富的经验积淀,才能打造出“水清、水活、水美”、水景辉映、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这次成都通过大力实施节水示范、饮水安全和污水治理三大工程,生态环境肯定会显著改善,城市形象必将大幅提升。

生态建设忌急功近利,重在水到渠成

崔鹏:中国科学院院士

温江生态建设能取得良好效果,源自“以人为本”的整改措施。温江绿道首次引入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了自然手法打造,实行了三个不变的原则:原产权不变、原自然生态不变、原便民道路不变,形成了一条集森林、河流、湿地、花卉于一体的生态骑游带,是一个生态文明和产业转型的样板区。

此外,生态文明必须结合现有科技、法规来推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对自然的尊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平等心态,才能真正推动好生态文明建设。

温江把整个生态和这一带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让它们转变成当地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使得它有可持续性,这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做法。

晒经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一步一个脚印,落在根上

成都·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刘守成:成都副市长

治理城乡环境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过去成都市的环保机构,最低只在县一级,十几个人能干出什么?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机制逐渐完善,在“不增设机构、不增加编制”的原则下,把环保有关职责落实到全市317个乡镇(街道),真正实现基层环保网格式覆盖。

明年实施的《新环保法》,有9条是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的,定会倒逼管理者在治理上更上一层楼。依法治理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成都,企业得遵守法律,若违反,必然付出代价。比如,工业必须进园区,不能想建就建。

对于未来的环境治理,重点应是市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目前,成都的机动车数量超过300万辆,仅次于北京。成都未来将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市民改变生活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上路。

南京·为治理环境出台14部法规

陆冰:南京副市长

为了治理城市环境,南京陆续出台了14部法规,以铁腕倒逼工业转型,我们可以不要城区的GDP,但一定要生态环境。

每年财政收入,有近1/3用于生态建设。同时,南京又是重化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对煤炭的需求很大。一边是环境,一边是经济,南京的转型期该如何度过?陆冰直言:“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提高企业准入标准。”

杭州·发展低碳“智慧型”经济

张耕:杭州副市长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冲撞,就如同左右手博弈。走“智慧型”经济发展模式就能避免两者的冲突,这种经济体既低碳又可循环,还没有脱离杭州的能力。何为“智慧型”经济?它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先导的经济模式。

谈及生态治理问题,张耕表示,今年杭州主抓水环境治理。“我们建立了‘河长制’,各级四套班子的领导为‘河长’,我自己就是钱塘江的‘河长’,治理不好要负责。”

宁波·超过七成企业排污要收费

万亚伟:宁波市副市长

随着工业化的普及,我们必须做出决断性的举措。以5个字来总结:关、拆、减、禁、转,即要关闭治污无望的企业、拆除违法工业建筑、重点排污企业节能减排、划定保护区禁工业、转变生产方式五大要点。

说起治污“狠招”,他认为,必定要以“重拳”相击。“收排污费,宁波超过70%的企业都要交排污费。”此外,宁波的排污企业,在排污时需进行“刷卡”。万亚伟透露,未来宁波的控污将更为严格:必须达到世界最佳的排污标准。

缺水城市不宜过度建人工湖和人工湿地

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

在城市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区域水生态环境的表面改造,人为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恶化,不能过度建设水生态景观,大搞人工生态湖、人工水系、人工湿地。

湿地离不开水源,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缺水城市,本来水资源已经很短缺,拿本该给人喝、给农业灌溉的水去搞人工生态湖和人工湿地,这种做法并不适宜。

成都水资源丰富,很适合打造人工湿地、人工生态湖等。据资料显示,成都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9~1155毫米。其中,降水量达1000毫米的区市县有崇州、都江堰、蒲江、邛崃、大邑。岷江水系、沱江水系横穿成都境内,青衣江水系与成都擦肩而过,大小河流150余条,总长1500多公里,成都市的水系本就十分发达。在优厚资源的基础上,成都早已是一个被湿地公园“包裹”的城市。

据初步统计,成都的生态湿地公园,包括青龙湖生态湿地、清水河生态湿地、江安河生态湿地、三圣乡生态湿地、龙潭湖东郊生态湿地、北湖北郊生态湿地、新世纪公园生态湿地、上府河生态湿地、白鹭湾湿地公园等。

今年,四川拟建红原曲登塘、阿坝多美林卡、松潘岷江源、大凉山谷克德、绵阳三江湖、平昌驷马河、蓬安嘉陵江、隆昌古宇湖8个国家湿地公园。

用可渗水的地面材料能防止内涝

另外,中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也表示,每到汛期,不少城市都面临城市内涝的问题,成都也不例外。采用可渗水的地面材料,能有效防止内涝。

现在城市的街道都是水泥铺成的,雨量一大就容易积水。以前的泥土路就很少出现这种问题。因此,如果街道都选用可渗水材料,这一问题必将缓解。

猜你喜欢

温江生态建设成都
从“温江花工”到“村播创客”的探索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温江地区职业学校现状分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
Mixing matrix estimation of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ased on the linear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signals①
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