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研究生录取概率的因素分析
———基于C大学微观数据的计量分析∗
2014-06-02陈振徐淼祝维龙
陈振,徐淼,祝维龙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反映在人才市场上,一方面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资源的不断普及,中高端人才供给大幅上升,甚至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根据教育部统计,我国普通本科招收人数从1997年100万扩大到2011年600万,增长速度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速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表明,199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0万人,2011年为1221万人。。因此,社会关注从是否需要研究生学历,转移到如何获得研究生学历,研究生招生问题日渐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逐步出现稳步扩大招生数量、加大复试比重和加大专业学位比重三大改革趋势。而录取作为影响考生升学与否的关键环节,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开始关注什么样的因素可能会导致更大概率的录取,例如是否存在“名校效应”、性别差异、专硕学硕录取差异等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C大学 2004—2012年研究生招生录取相关数据,对影响录取的相关因素进行验证与分析,并侧面检测招生政策改革的实施效果。
一、我国历年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
(一)招考方式变革
教育部从2003年起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考试科目从原来的五门调整为四门,专业课由原来在初试阶段考核改为在复试阶段考核,并将复试成绩设定一定的权重。2005年初试外语科目中听力测试调整到复试中进行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2007年,教育部要求进一步强化复试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50%。同时复试更加突出对考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能力考核,并对复试科目、内容等相关工作做出相应调整。
(二)招生结构的变迁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依据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按照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1991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委研究生司出台《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宣告中国第一个专业学位硕士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正式出炉。随后全日制MBA也开始招生,标志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我国学历教育范畴。2009年教育部加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专业学位学习。
到2011年为止,我国已设置38种专业学位。随着这一系列政策出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而从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模式上,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两种格局:一是吸引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考生,参加硕士全国统一入学考试,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面向广大在职人员,参加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采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实现在职人员在职深造、终身学习的目的和愿望。
二、C大学研究生招生制度主要调整历程
通过对我国硕士招考方式变革的描述,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硕士招生现状的了解。正如余桂红在《渐进变迁: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路径》中提出,文化传统、时代主题及路径依赖决定了渐进变迁是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的未来路径选择[1]。下文将通过对C大学2004—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录情况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究研究生招生政策改革对研究生招录情况的影响。
2004年,C大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首次进行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试点,并首次招收MBA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并实行了120%差额复试。2005年外语初试的听力考试调整到复试中进行。
2008年10月,C大学则在原有工商管理和法律硕士基础上,首度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法学)。
2010年,国家开始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转变。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要求各招生单位每年要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到10%的比例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2011年,国家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继续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力度,C大学则获批新增金融、资产评估等6个专业学位,并成为保险、资产评估两个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置单位。C大学新增硕士招生计划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2011年C大学10个专业学位和2个全日制专业学位方向计划招收应用型硕士研究生608人,占总计划比重的45%。
由上可知,从2004年以来,C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扩大,且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专业学位比重不断上升。从图1可明显看出,2009—2011年间规模增长率高达25%左右。但2012年招生规模则显著下降。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学生就业压力大,以至出现“学历倒挂”现象,引起教育部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提出高要求。
图1 2004—2012年C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人数和录取比例
三、C大学2004—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录描述性统计
下面,将从描述性统计角度来探讨C大学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录基本情况,为更深入的计量分析做铺垫。本文所用数据来自C大学2004—2012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报名库、考生录取库和考生成绩库①相关数据库结构及内容参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教学司函〔2007〕77号、教学司函〔2007〕78号、教学司函〔2008〕114号、教学司函〔2010〕73号及其他相关修订文件。。在我们的研究中,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剔除了以下几类情况考生:1.考试方式为推荐免试、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等特殊情况的考生;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的考生;3.报考类别为定向、委培的考生;4.未参加全部考试科目的考生。
近几年来,C大学的报考及录取规模如图1所示,2004年以来,报考人数近乎逐年递增;相比之下C大学的录取人数增长规模却远不及报考人数。而从录取比例来看,主要集中在12%∼17%之间,但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说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竞争程度之激烈。
为从多角度分析考生的录取情况,下面分别对本科毕业院校、性别、是否应届生等方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本科毕业院校与录取情况
考生本科毕业院校是考生自身素质及能力的一个侧面反映,实力较强的院校可能与其他院校的录取率之间存在差异,即“名校效应”。校风与校训等隐性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身处其中的教师与学生,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潜在影响因素与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根据赵士英、洪晓楠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中的观点,所谓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常以个人经验、感悟、团队的默契、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等形式表达清楚[2]。而根据周冶金(2008),专业隐性知识是指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本专业研究的基本学术规范、研究经验、研究心得、研究中的直觉、采用本专业理论与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等[3]。这些都很难通过一般标准化的笔试测试出来。而隐性知识又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技术革新的直接素材。
由此,考生本科毕业院校的整体实力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考生潜在的专业隐形知识的多少。在研究生招录复试中,复试者本科毕业院校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考官的主观评价,故而本文将本科毕业院校作为影响录取的控制变量。
本文将“985工程”和“211工程”作为本科毕业院校的划分标准,将考生的本科学校划分为:隶属“985”和“211”院校、仅为“211”院校,其他院校。此外,本校考生由于有专业课优势、复试优势等,会比同等情况下的他人更易被录取。由于C大学属于“211”院校,故将C大学单独作为一个类别。根据研究数据可知,C大学本校的考研录取比例除2012年外,一直在各类院校中一枝独秀,录取比例一直在30%以上。而同是“985”和“211”院校的考生录取比例几乎每年都比仅为“211”更高些。这种“名校效应”从“隐形知识”的角度来看,也是很符合逻辑,且各类院校历年的录取比例均较为稳定。
(二)性别与录取情况
国外研究表明,大学录取中的性别差异现在变成了女性优于男性。Buchmann,DiPrete(2008)解释到女性的高中低辍学率可以部分解释这种新出现的现象。但Sandy Baum和Eban Goodstein(2005)利用13所自由艺术学院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历史上的女性学校(女性申请比例最高的学校),男性申请者的录取概率高6.5到9个百分点;而在综合性或者历史上的男性学校,虽然这些学校的女性申请者比例也超过50%,男性却不存在上述优势。
在针对研究生生源分析的文献中,有很多都考虑了被录取研究生中的性别比例特征,但最终结果因学校而异。周伟、曹银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发现从历年录取学生的性别比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从性别比例差来看,2008年和2010年都已超45%,女生数量已达到男生数量的三倍[4]。而张静等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86—2006年研究生生源数据分析,也同样发现硕士生中女性比例明显增高,并且呈上升趋势[5]。周双云等也发现海南大学果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9—2011年女生比例稳步上升的趋势[6]。由上述文献不难看出,根据个别学校和个别专业的研究生生源性别比例来看,女性比例更高,而从报考动机角度来考虑,女性面对的极大就业压力是更多女性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重要原因。
而C大学从性别上来看,2007—2012年,除2008和2012年外,女生考生的录取比例都比男生考生高约2个百分点(见表1)。是否存在“女生优势”在学术界受到很多关注,如李江、杜英在《论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别优势与自身价值的实现》中,通过脑科学的知识证明女生较男生在智力、性格和创造力上独具特长和优势[7]。曹霞、侯英俊在《对高校“女生优势”现象的思考》中也指出,女生生理特点为高校“女生优势”现象的产生提供生理基础[8]。同时,姜丽、桑青松也提出“女生生理和心理的早熟”和“女生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是形成女生优势的原因[9]。总的说来,“女性优势”较大的原因是女性的创造力高于男性,这是否就能说明女生的考研录取率高于男性呢,这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优势”存在的可能性。
表1 2007—2012年C大学统考生性别录取比例情况
上文提到,女性的报考动机大多因极大地就业压力,也就是说,同为本科生,女性在选择职业时较男性面临更多的“性别歧视”,就业率低于男性,迫使更多的女性选择逃避,选择考研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增强自己未来的职业竞争力。女性面临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因为不甘心,所以有更大的动力去下定决心考研,而在中国更多以分数和所报专业为录取标准的现在,女性则具备更大的优势。但女生是否在考研上真正优于男生,这仍有待考察。
四、以C大学2004—2012年数据为基础的计量模型分析
为了更为细致地考察以上所述的众多因素对考生录取有何影响及影响多大,本文将运用Logit模型对C大学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进一步刻画研究生录取情况。
(一)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首先,我们关注的是C大学从2004—2012年历年硕士统考的录取概率:P(y=1|X)=P(y=1|x1,x2,...,xk)。其中,x1,x2,...,xk分别代表影响就业的控制变量和政策(年份虚拟)变量。当事件成立时,y=1。当事件不成立时,y=0。这里的事件成立指的是硕士统考生被录取。
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C大学2004—2012年参与硕士统考考生的分数(grade)、性别(gender)、报考专业(major)及本科毕业学校(school)年份(year)等变量与录取概率的影响状况进行深入探讨,相关数据来自历年的考生报名信息库、考生录取信息库和考生成绩信息库。
具体的待估参数模型如下:
最后取风险比对数后得到Logit模型:
其中,各系数表示在排除了其它控制变量后,此因素对y的影响。本文首先分别对2004—2012年每年分数、性别、专业和本科毕业学校对录取情况进行Logit回归,目的在于探讨随着研究生统考的制度改革,以上因素对录取的重要程度是否有所变化。第二步,再将所有的年份虚拟变量加入,进一步考虑在排除其他控制变量的干扰下,研究生扩招后录取率的年度变化趋势。上式中除性别外,每一个控制变量的具体个数根据后文分析结果而定。
对相关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后,由于Logit模型的非线性性质,所得估计参数并不代表偏效应的全部信息。比数比(Odds ratio)是Logit模型中一个常用的指标。比数被定义为一个结果的概率对另一个结果的概率之比。而比数比则是通过比数的概念扩展开来的,用于描述某一群体相对于另一群体的成功的比数之比。
(二)模型结果分析
本文将比数比作为研究指标,对历年研究生统考录取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其中grade归入总分(ZF)、政治理论(ZZLL)和外国语(WGY)三项。gender则定义为虚拟变量,男生取值为1,女生为默认组。在major中考虑到C大学各个专业细分程度较高,而专业学位在历年研究生招生政策改革中凸显出其重要地位,为了解C大学专学硕录取情况的差异,特地将专业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两类,以虚拟变量的形式放入待估模型中;school中则按照前文所述分成四类,引入三个虚拟变量,分别用YLDX表示同是“985”和“211”的院校,ZDDX表示仅为“211”院校(其中C大学除外),BX表示C大学本校,默认组为其他院校。并用Stata软件进行相关模型估计。
录取工作可以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主要是统一笔试,这一环节总分及各单科成绩对最终录取情况有重大影响。初试成绩是考生“智”的一个重要体现,既看业务水平,又看政治表现,还考虑身体健康状况;既要以考试(含复试)成绩为主,也要参考平时成绩和表现。由此我们预期总分及各单科成绩应显著影响录取概率;如果不显著,则说明我们的录取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失误。
而复试环节是对初试的一个重要补充,相对灵活、人性化及具有深入性。因此本研究希望回答诸如性别、本科毕业院校、报考专业类别等一些因素对最终录取是否有影响及有何影响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在公证有效的招生工作中,这些因素不应产生显著影响,否则,说明招生录取工作可能出现了系统性的歧视、偏差或组织的失效。
1.硕士研究生录取的“性别歧视”
总分、政治理论课及外语课等成绩对录取的影响状况符合我们的预期,基本上分数越高被录取比数比就越大,这与初试的特点十分吻合。而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关于性别和本科毕业院校的计量结果,如表2所示。在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发现2004—2012年女生的录取概率比男生平均高出约2%,但计量结果显示2011年和2008年前性别对录取概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平均意义上来说,在同等条件下,2009年女生比男生录取比例的比数比更高,而2012年和2010年男生比女生录取概率的比数比都更高,分别高出26.93%和26.42%。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一致”,是因为录取概率只是一种统计手段,而Logit模型在剔除了其它控制变量对录取概率的影响后更加精确地反应了性别这一控制变量的影响,由此说明,前面描述统计中所凸显的“女生优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反而,近几年男生的录取概率会更高一些,这是否说明男性这一性别在研究生招生中更有优势呢?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表2 2004—2012年研究生录取概率比数比统计分析表
2.“名校效应”存在性
名校效应在计量中的表现也并不是明显。以“985”和“211”学校为例进行说明,平均意义上来说,在同等条件下,2005—2007年来自一流大学的考生,比普通大学的录取概率的比数比分别高出53.38%、49.65%和39.43%,从此数据可知,这种名校效应正在减弱。我们可以猜想,造成这样的原因来自于复试环节的主观因素。而C大学本校的硕士录取比例则一直比普通大学高2到3倍,几乎所有的院校对本校的研究生都有种优先录取的概念,但这种偏好使得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并不十分公平。
目前的考核制度中,笔试比重较大,不利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长期发展。此外,在专业选择上,由于专硕扩招、专硕报考人数不多以及竞争力不大等众多原因,专硕录取率远远高于学硕。这说明现在考生对学硕学历都趋之若鹜,并未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而盲目跟从。究其原因,还是社会对专硕的认同感不强,学硕含金量更高等原因。故而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的考核制度和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硕士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教育目的的定位,以达到加强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同感。
3.招生规模扩大政策的连续性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生招生中规模扩大政策是否有连续性,我们将年份虚拟变量加入待估模型,得出如表3所示结果。2005—2007三年的录取率比数比逐渐增加,由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经济受挫和就业困难,社会大众对学历越来越不看好,“学历倒挂”现象也让人们对研究生教育并不似以往那样热衷。国家教育部面对就业压力,200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虽然从C大学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上看,都有扩招的感觉,但计量却显示2009和2010年的扩招现象并不显著。且近两年也就是2011—2012年录取概率比数比更是创下了2004年以来的新低,由此说明,从2009年以来扩招政策在C大学来说并不显著。
这也就是说,历年的扩招政策连续性并不强,单纯的扩大人数规模已达不到想要的扩招效果,不如从招生的内部结构入手,比如专业类型的比例设置、学科交叉、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招生人数配比等等,即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类型的结构十分重要。
表3 研究生扩招效应连续性状况考察表
关于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首先,计量软件包常规报告的比数比仅为平均意义上年份变量所对应的录取机率,因此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平均意义上的变化趋势,而非对录取概率的精确估计。
其次,因所使用的样本均为各年独立的抽样,属于典型的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并非在多个时点对同样的人或群组进行反复问卷的面板数据。由于数据是在不同时点从一个大总体里进行随机抽样的结果,极有可能导致观测点不是同分布的,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报考C大学的人口分布状况已经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录取概率或者其变化率的较为可信的具体估计值。
五、总结
本文首先对中国硕士招生制度及其变革进行细致的介绍,并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C大学2004—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录数据,运用回归分析以了解哪些因素对报考C大学的研究生最后的录取结果有重大影响,在研究生招录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名校效应”等,并进一步探究我国从2004年以来的招生制度改革是否达到其最终目标,本文研究结果发现:
第一,C大学招生工作仍以分数和报考专业为第一原则,在回归中对于这些因素都一致显著,且个别年份也存在着对于性别有区别对待的系统性偏差,性别歧视,性别优势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在2005—2007年,本科毕业院校对于录取而言还是很显著的,特别是同时是“985”和“211”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差别。故名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在2012年的招生工作中,这种现象消失了,可能原因是,我们在复试环节加大了程序化的客观评判准则,消除了背景歧视。但近三年来男性更可能被录取这种现象,也许和C大学现有的男女比例有关,现有的女生比例较高,可能会使得男生在同等条件下会有更高的录取概率。
第三,专硕录取概率显著大于学硕录取概率则主要是学硕在复试招生中,由于竞争者的增多和变强,明显的劣势将导致录取概率的极大降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研究生招考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同时也反映出研究生院给予了复试单位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准确确定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及定位,可以更好地引导考生报考,也能在结构上调整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这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所不容忽视的地方。
第四,研究生扩招政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显著,即我国的研究生扩招政策并未完全达到政策的最初目标,应进一步优化硕士研究生内部类型结构,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1]余桂红.渐进变迁: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72-76.
[2]赵士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0):20-23,33.
[3]周治金.隐形知识视角下的研究生选拨与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81-85.
[4]周伟,曹银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见习基地的建设——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20(4):74-77.
[5]张静,杨春雷,郭长荣,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86—2006年研究生生源情况分析与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190-194.
[6]周双云,李新国,何秋香,等.海南大学果树学硕士研究生生源情况的分析与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384-387.
[7]李江,杜英.论当代女大学生的性别优势与自身价值的实现[J].煤炭高等教育,2002(2):75-76.
[8]曹霞,侯英俊.对高校“女生优势”现象的思考[J].纺织教育,2001(3).
[9]姜丽,桑青松.大学“女生优势现象”的心理学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5):94-9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