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阈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女教师学术发展障碍及其对策——以C学院为例
2014-06-01蔡荷芳
蔡荷芳
(池州学院 中文系;女性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一批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用而生。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而女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占相当高的比例,已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她们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女教师队伍与男教师相比差距较大,弱势明显。尤其在学术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
1 应用型高校女教师的学术现状
现代高校特别强调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在对C学院的调查中了解到,女教师的职业发展,在教学领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但在学术领域和服务社会方面则处于弱势。尤其在科学研究方面,女教师总体学术水平及科研成果还是无法与男教师相比,高职称、高学历的女教师比例远远小于男教师,高水平项目的立项以及高级别科研成果获奖方面,女性更是少数。
从表1可见,截止2012年,全校34名正教授中,女教授只有7名,占20.5%;全校 103名副教授,女教师24名,占23.3%;讲师职称比例,女教师略小于男教师,占47.7%;助教和教员,女教师人数已经超过男教师。男女教师职业起点相同,但女教师的学术发展缓慢。职称结构是越到高级,女性比例越少。
表1 C学院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及性别分布情况
由表2可见,女教师已占专任教师的44.3%。全校23名博士,女博士仅有4名,占17.4%。由于学校是由专科升格而成,受历史办学层次的影响,学校还有一批老教师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的女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的44.4%,与男教师相差不多。学校2007升格以后,新进教师起点必须是硕士学位,因此,女硕士已占全校专任教师46.5%,接近男教师比例。男女教师进校时学历学位相当,但随着学校的发展,男教师不断在职学习,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女教师虽然有在职学习的愿望,但因诸多原因,结果并不理想,全校228名女教师,只有4名女博士。
表2 C学院专任教师学位及性别分布情况
由表3可知,从2010至2012年三年,男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都是榜上有名,女教师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1项。在厅级人文项目中,女教师立项比是41.3%,但在自然项目立项中,男女性别差别明显,男教师49项,占77.8%,女教师只有 14项,仅占22.2%;在校级人文和自然项目申报中,男女立项差别不是很大。近三年C学院男女教师科研立项情况表明:越是高级别的项目,男女性别差异越大,自然项目立项,女教师比例也很少。
表3 C学院专任教师近三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从表4可见,从2010至2012年三年,C学院专任教师科研成果情况是:期刊级别越高,女教师所占的比例越低,期刊级别越低,男女教师所占的比例差别越小。
表4 C学院专任教师近三年科研成果情况
总之,从职称到学历,从科研项目立项到科研成果面世,高校女教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较于男教师,女教师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级别上,女教师都远远落后于男教师;近年来,虽然部分女教师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但女教师大多仍然是作为配角参与课题研究,作为课题主持人尤其是作为一些重大课题主持人,女性可以说寥寥无几,甚至还有许多女教师根本就不参加任何层次的科研。高校女教师的科研潜力没能完全发挥出来。
当前,中国高校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就看其能否获得职称晋升。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与科研项目的立项、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关,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科研成果的影响越大,则其获得晋升的机会就越多。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只注重教学而忽略了科研或科研成果很少,其晋升的希望通常很渺茫。甚至有人说教师的学术成就已成为当前高校权力、能力和地位的象征!从C学院教师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男教师在科研的数量和质量上整体比女教师出色,其高职称高学历的比例比女教师高。“康德曾经说过,社会是两性组成的,若男子教育很发达,女性教育不发达,这个社会就是半身不遂的社会”[1]。套用哲学家康德的话,我们可以说,大学教师是两性组成的,若男教师学术地位高,女教师学术地位低,大学就是半身不遂的大学。女教师的学术水平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也给高校女教师自身带来了较大的发展障碍和心理压力。
2 应用型高校女教师学术障碍的成因分析
2.1 教学与科研认识上和投入上的性别差异
心理学认为生理与心理密切相关。男女两性生理结构不同,心理活动也有明显差异。生理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男女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要求。在对教学与科研的认识上,男女教师就存在差异性。不少女教师已意识到科研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学术声望,还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实惠。但因多种原因,女教师仍偏重教学。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C学院女教师已成为教学的主力军,主要从事学校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女教师倾向于将她们的教学工作作为她们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2]。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备课、上课、批阅作业和答疑等工作上。访谈中也了解到,多数男教师认为科研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是高校教师的核心工作,高校教师的水平就体现在科研上。有少数男教师明确表示:其科研的目的就是为晋升职称和聘任更高级别的岗位,课能少上就少上,能不上就不上。男教师对于科研的执着追求也印证了禹旭才博士所言“在中国,今日科学研究所具有的高地位,厚待遇与雅名声,堪称史无前例”[3]应用型高校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的认识直接影响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其行为选择与努力方向。
2.2 家庭与事业双重角色冲突的影响
现代高校女教师都有着双重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有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受“事业与家庭两全其美”的价值评判的影响,女教师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自觉承担起家庭责任。调查了解到,很多女教师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角色冲突异常明显。一是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三十岁左右是女教师职业发展的成长期,而这阶段的女性正担负着人类再生产的重任,从怀孕、分娩到哺乳这段时间,工作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女性的自身竞争力。三十岁到四十岁,是女教师职业发展的上升期,而这一阶段,如果事业和家庭出现矛盾时,女教师往往选择把发展的机会让给丈夫,全力支持丈夫工作,自己则无怨无悔地操持家务、抚育孩子。由此,在教学、科研方面与同龄男性教师逐步拉开了距离。二是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冲突。调查了解到,还有一些女教师为增加家庭收入,发挥自身优势在校外办各类培训班兼职赚钱,将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兼职工作上,故而无意识无精力从事科学研究。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影响下,女性若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一般以牺牲家庭为代价,这样的女性往往被贴上“女强人”或者“女汉子”的标签。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加剧了女性作为母亲、妻子、教师等多重角色的矛盾。就高校女教师而言,由于其学术职业的特殊性,这种矛盾愈加突出。
2.3 男性与女性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一个时代妇女问题和妇女角色的变化都必然受到那个时代的性别观念 (包括传统的性别观念)的影响,高校女教师作为社会地位较突出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传统性别文化,如何理解传统性别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女性群体的精神解放程度,预示着中国女性总的发展趋势。一是“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角色分工模式。当今社会,这种传统的分工模式虽己消失。但在知识女性中,认同率仍然很高。1995年,联合国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妇会”上就提出“分一半家务给男性,分一半权利给女性”口号,但多数高校女教师既没有真正形成夫妻双方共同分担家务,实现自己的社会权利,也没有真正走出“男外女内”的分工模式。这种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在现代高校中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当下高校教师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调查了解到,近一半以上女教师没有摆脱女性充当家庭主角的传统心态,男教师对传统分工模式的认同度比女教师更高,这些都说明高校仍然缺乏支持女性实现其社会角色的环境。二是“家庭第一、事业第二”的评价模式。社会对女性成功的首要评价标准仍然是家庭幸福为居首,事业有成次之。调查得知,多数高校女教师认为丈夫事业有成比自己事业有成更让自己满足和幸福,而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无论是对其自己还是对其家庭而言,没有丈夫事业成功显得重要,女性幸福的前提是做好“贤妻良母”,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三是受“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婚恋观的影响。“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同时也是一种表现为各种力量的权力运作和风俗习俗,甚至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惰性力量”[4]。近年来,“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女性观在社会乃至大学校园广为传播,影响波及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婚恋观。一些青年女教师很难从传统的性别观念中彻底解脱出来,无形中抑制女教师自我实现的渴求,降低成就期待。目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而“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女性观显然会影响高校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给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高校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
2.4 消极性别意识导致女性成就动机偏低
调查中发现,女性的成就动机明显低于男性。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其成就动机也明显低于同层次的男性。30-50岁是人生创造价值的黄金阶段,男性在这时期成就动机呈稳定的上升趋势,而女性则相反,成就动机呈逐步下降趋势。调查得知,女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期待值均低于男教师,这种低期待是高校女教师未能充分参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原因。女性在经历结婚、怀孕、哺乳等特殊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后,心理压力也随之加重,依附心理不断增强。一些优秀的知识女性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正因为如此,女性们选择安逸的生活作为理想的归宿,包括有些高校女教师,也在有意无意忽视自己存在的价值。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女教师认为,女性能进入高校工作,已经相当不错,工作体面,待遇丰厚,尤其是对家庭有利,读博士,做科研是男人的事情。由于畏惧科研加上懒惰,女教师在行动中不自觉地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种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必然形成了高校男女教师学术上的差距。因此,消极的性别观念是女性主体意识确立的最大障碍。
3 应用型高校女教师学术发展的对策
3.1 社会要加大宣传进一步营造性别平等的舆论环境
妇女发展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我国政府已正式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近二十年来,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和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已逐渐深入人心。“为了进一步促进妇女平等参与高等教育发展,国家把妇女的教育纳入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指标体系,把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列入国家的教育与发展规划,要求在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中体现男女平等原则,逐步提高女性集中的部门、行业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领导班子中,要配备女干部,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新的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5]。全社会已基本形成尊重、保护、关心妇女的氛围,而在高校校园,“性别平等”已经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知晓率。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对女性不公平、不现实的角色期待:既要求女性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又希望女性任劳任怨承担家务劳动。这种双重角色期待与性别平等意识显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女性肩负着家庭与事业双重负担,必然会精力不济。“妇女解放的实质也在于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妇女,即女性从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解放出来,恢复妇女作为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今天我们倡导“性别平等”是要求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期望、行为和需求均能得到同等考虑、评价和照顾。男女两性应该共同构建和谐家庭,互相支持促进自身发展,提高幸福指数。“分一半家务给男性”是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喊出的响亮口号,这是全世界妇女的呼声,“性别和谐发展”已成为国际趋势。因此,社会要为女性追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社会价值营造舆论环境。
3.2 高校应增强激励机制进一步打造女教师学术发展的外部环境
3.2.1 进一步优化教师绩效评价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评价机制均都是重科研,轻教学。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女教师主要工作和精力都在教学方面,有些专业的青年女教师一周要承担20节左右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工作无疑影响女教师的科研时间和精力,其教书育人的价值未能得到合理的评价,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晋升职称时候往往被低估甚至被忽视了。因此,优化教师绩效评估机制势在必行。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充分考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好教师绩效评估各岗位的考评指标体系,对一线教师实施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兼重加以考核,以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估,充分发挥高校女教师的潜能与才华。
3.2.2 建立促进女教师学术发展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女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女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潘懋元先生认为:“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不同,它强调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其内涵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及师德修养的提高”[6]。应用型本科院校女教师占学校教师近乎一半的比例,而且呈逐年增长态势,因此,高校管理者要为女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会。采用培养和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增加女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女教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又要运用激励机制,分析女教师在特定时期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计划地对女教师予以有效刺激、引导与鼓励,要把有些专业的女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充分调动她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女教师学术发展。
3.3 女教师应增强主体意识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女性的成才从时间上看呈马鞍型的。“女性在结婚和生孩子之前,是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显露时期,23岁左右到30岁左右是女性成才的低谷时期,而31岁到40岁又是女性成才的比例高峰期”[7]。因此,高校女教师要把握发展时机,自觉摆脱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束缚,“自我赋权,追求自我理想和树立新的性别观念”[8]。增强主体意识,在多种角色中找准位置,确定价值取向,追求自身价值,充分展示新时代知识女性形象。一是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不仅认真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要不断培养、锻炼、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尤其针对自己科研能力不强的实际,“注意建立良好的、有助于自己学术水平提升的学术网络”[9]。平时,要注意向身边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同行学,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还要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寻找外出进修深造的机会。二是实事求是,确定发展定位。作为一名高校女教师,要认真分析自身的个性特质、性别特征和家庭特点,为自己制定恰当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结合所学专业、所授课程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寻找并明确特色研究方向。三是摆脱束缚,增强主体意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家庭和事业双重角色冲突中要积极应对双重压力,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学,以坚定的自信从事科研,不断增强科研意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
[1]禹旭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4.
[2]张晓明.妇女参与高等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48.
[3]禹旭才.守护寂寞:学者一种必要的能力——源于德国古典大学寂寞观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3):76-79.
[4]杜芳琴,王向贤.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45.
[5]刘利群,等.第二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沟通·合作·发展[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6]潘懋元.高校教师发展简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5-8.[7]李林.新时期知识女性成才心理障碍的原因剖析及对策思考[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4(5):102.
[8]万琼华.传统性别分工的现实存在与高校女教师的应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37-39.
[9]谢倩.高校女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压力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