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脉压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作用分析

2014-06-01杨卫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脉压原发性心血管

杨卫东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清655011)

脉压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作用分析

杨卫东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清655011)

近年的大量循证医学均证实,脉压(PP)增大参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进展,高水平的PP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1]。有文献报道指出,PP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大于舒张压(DBP),甚至超过了收缩压(SBP)[2]。随着PP水平升高,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的风险趋增大。合理降低PP,能有效预防、减少心血管事件。但对PP与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其预测作用学界仍无统一认识。本文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选取2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析PP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139例,女106例;年龄32-84岁,平均(60.1±12.5)岁。均符合WHO/ISH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或合并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意识障碍、近期活动性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及近期对脉压有影响药物应用史等。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25例和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组120例。两组高血压病理情况、血压参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详细的疾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调查,并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G等指标。嘱定期行专科门诊随访,每6个月至少随访1次,持续2年。每次随访均测量坐位血压2次,取均值。同时针对性地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和康复指导,在符合治疗原则基础上不干预治疗。首次随访需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应用美国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探头频率2.5 MHz。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脉压情况比较单纯高血压组PP值较低,最大的范围为40-60mmHg,占60.0%;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组PP值较高,最大的范围为80-100 mmHg,占47.5%。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组PP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表1)。

表1 两组患者脉压情况比较[n(%)]

2.2 不同脉压值对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的影响60-80mmHg、80-100mmHg、>100mmHg频率段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40-60mmHg频率段,>100mmHg频率段的发生率高达100%,4组比较χ2=105.24,P<0.01,组间差异非常显著,并且随着PP值增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提示PP40-60mmHg频率段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起始频率段,可将PP60mmHg作为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界值。

表2 不同脉压值对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3 讨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老龄化的深入,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原发性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3]。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高达300万人,其中至少有50%的死亡与高血压相关。有报道指出,高血压长期发展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发展与形成加速,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及坏死,形成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如何早期预防、控制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逆转已经形成心血管事件的不良后果,减少对其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改善预后,是当下及今后较长时期内心脑血管医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但对各血压指标即SBP、DBP、MBP、PP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PP即SBP与DBP的差值,其水平由心肌收缩力、心搏量、动脉系统的弹性所决定。过去认为SBP、DBP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PP增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它的预测作用更大,尤其是对老年患者[5]。对无明显心血管疾病征象的近3000名印度裔美国人进行检查,在近7年的随访过程中发现,共有577人死亡,其中166人死于心血管事件,高水平PP(>64mmHg)者心血管死亡率也高,约为低水平PP(<42mm Hg)者死亡率的3倍[6]。他们认为,心血管死亡率与较高水平的PP有关,且独立于传统风险因素,可作为心血管风险的有效标志物之一。

本次研究选取2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25例和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组120例。观察脉压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合研究结果,高血压伴心血管事件组PP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60-80mmHg、8-100mmHg、>100mmHg频率段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40-60mmHg频率段,>100mmHg频率段的发生率高达100%。说明PP参与了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进展,随着PP增大患者伴心血管事件的频率逐渐升高,在100mmHg频率段达到峰值,为100%。这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7]。此外,我们发现,高血压患者年龄越大,PP值增大的危险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频率也越大。究其原因,从理论上讲,PP的大小取决于动脉弹性及反射波时间。随年龄的增长,患者中心弹性动脉的坚硬度增加,反射波的传递速度加快,反射波提前到达中心动脉,使得中心动脉SBP升高,DBP下降,左心室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增加,长期造成心肌舒张期松弛,射血分数降低[8,9]。这从侧面提示PP增大是高血压心脏事件的重要危险因子。因此,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有效地降低患者SBP、DBP的水平,也要保持合理的PP值,防止或逆转血管壁损伤[10]。

综上所述,PP可有效地预测动脉硬化,PP的增大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是高血压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指标,以60mmHg为发生危险界值。

[1]李 燕,朱鼎良,王继光.动态的动脉硬化指数[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2):189.

[2]综述刘辉,审校邓昌明.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及预后[J].重庆医学,2011,40(26):2695.

[3]林紫麟,潘晓娟,杨 维,等.2354例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4):2783.

[4]刘振东,路方红,赵颖馨,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1):817.

[5]裴志勇,周东翠,张爱云,等.动态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0:743.

[6]Toru Kita.Japanese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7:573.

[7]代 容,何 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4):391.

[8]兰魁田,殷晓娟,张曦颖,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和心率震荡与脉压之间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6):2252.

[9]邹 帅,高大中,杨 爽,等.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0(8):651.

[10]田松枚,邓 兵.中心动脉压力波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9,5.

杨卫东,男,41岁,现任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工部(处)长,副教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从事病理学教学。

2013-08-09)

1007-4287(2014)10-1691-02

猜你喜欢

脉压原发性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监测血压,脉压差莫忽视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