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阅读疗法单方体例初探*——以《生命的重建》为例

2014-05-31宫梅玲孙燕徐海军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露易丝疗法生命

□宫梅玲 孙燕 徐海军

2012年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高达3.5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而自杀[1]。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心理杀手。防治抑郁症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各国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现已从传统的药物疗法、心理咨询法,发展至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顿悟疗法、阅读疗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繁荣争鸣的阶段。在诸多方法中,阅读疗法以其费用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脱颖而出[2]。抑郁症有效书方的研究,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精神卫生界关注的问题。在美国,大卫·伯恩斯的《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一书,是精神科医师给抑郁症患者常开的“药方”;意大利的抑郁症阅读疗法实务,已向研究团队的专业化和“诗药”的商品化方向发展。据报道,意大利全国已有十几家“诗药”有限公司,专门研究以诗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其研制的“诗药”经过精美包装后,放在药店或书店出售,包装盒上标明主治、日服量、禁忌等项目,模样与药盒别无二致。朗费罗的《生之礼赞》作为有效单方,已被应用于临床[3]。在英国,精神病专家认为阅读疗法对轻度或中度抑郁症患者能产生良好效果;精神科医生与图书馆员联合进行的“图书处方”计划,已经得到英国卫生部的资助。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成为英国治疗抑郁症的首选[4]。在我国,泰山医学院阅读疗法研究团队的“大学生抑郁症阅读疗法中医学配伍书方研究”课题已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该团队涉足于大学生抑郁症阅读疗法实证研究多年,已经研制出了20多个抗抑郁的有效单方,其中,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的疗效极为显著,很有代表性。为了促进我国阅读疗法书方研制的科学化、规范化,现将《生命的重建》书方的研制过程、使用说明书、药性分析和作用机制呈现给大家,供同行借鉴参考。

1 《生命的重建》单方的研制过程

2006年,笔者在新浪网“抑郁联盟博客圈”中推广普及阅读疗法,得到博友们的积极响应和实践。《生命的重建》一书能有效治疗抑郁症,是该联盟多位走出抑郁的病友反馈的信息。为验证此书的疗效,笔者在前来求助的大学生抑郁症患者中进行阅读检验。几年中,阅读治疗室陆续接诊了22名有抑郁障碍的大学生。阅读治疗师在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病因、症状、病程、就医史、个人成长史后发现:其抑郁成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童年遭受过心理创伤;有的是因失恋或同性恋;有的是因交际障碍;有的是因就业压力、评优落选、考试不及格等。其病程迁延,少则两个月,多则7年。而大部分患者曾有过心理咨询史和药物治疗史,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觉得生命无价值、无意义及自杀意念等问题。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接受阅读治疗。为了使阅读治疗符合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多年来阅读治疗师一直坚持在实施阅读治疗前,首先对每一个求助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评,建立阅读治疗咨询档案;其次,将治疗时间按国际惯例确定为三个月;第三,治疗结束后,再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试,将其分值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求助者精神面貌的改善,及其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治疗效果[5]。有22名抑郁患者,阅读治疗前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的标准分在63—72分之间,属于中度抑郁[6]。在推荐的对症书方中,《生命的重建》属首选。实施阅读治疗初期,根据反馈信息,有12名患者对该书无阅读兴趣,改读其他书籍,其余10名则对该书有相见恨晚之感,阅读起来如饥似渴,并能按要求反复诵读,认真做练习,写读书笔记,及时与治疗师反馈学习体会。三个月后,再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这10名患者标准分均小于53分,已显示无抑郁症状[7]。个人自述:自信恢复,睡眠改善,心情愉悦,自杀念头消失。老师、同学反映:他们情绪稳定,学习生活正常,与同学关系融洽,社会功能完全恢复,阅读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对这10名已走出抑郁的学生进一步分析发现,他们患抑郁症有一个共同原因:童年时均遭受过不同的心理创伤,有的是因儿时父母离异缺乏关爱;有的是因父母教育方法粗暴,经常受到责骂与贬低;有的是小时候经常遭父亲暴打;有的是小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讽刺挖苦或体罚;有的是儿时经常遭同学欺辱;还有的是童年曾遭受过性侵。而他们阅读《生命的重建》的感悟也极其相似:都被作者的故事所感动,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并激发了阅读兴趣,认同露易丝·海的人生观点,领悟到只有启动心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抑郁痛苦。

《生命的重建》对治疗因童年心理创伤而引发的抑郁,有如此显著的疗效,大大激发了笔者深入研究该书“药用价值”的兴趣。经反复研读每一个章节,再综合分析10名痊愈者的抑郁成因及阅读本书的感悟,研究者终于明白了这本看似平淡的书,为什么会对童年遭受心理创伤的抑郁症患者有奇效的原因。为此,笔者在学习清代学者张潮的《书本草》处方的基础上,借鉴当今药品说明书的模式,对《生命的重建》进行药性分析,创建抑郁症阅读疗法的单方体例。

2 《生命的重建》使用说明书

【适应症】本书适用于以下原因引发的抑郁障碍:

①童年遭受过父母、亲人的伤害。如父母的责骂与贬低、亲人的漠视、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等。

②童年遭受师长、邻里、同学的伤害。如师长的当众羞辱与体罚;邻里的贬低与歧视、同学的欺辱与孤立。

③童年遭受过性侵。

④因重大疾病而焦虑、恐惧。如艾滋病、癌症、慢性疾病等。

【成份】

①“与露易丝一起探讨”,是驱邪扶正的“君药”。

②“让积极的思想开始运转”是巩固疗效的“臣药”。

③“身体”与“问题列表”是辅助治疗的“佐药”

④“我的故事”是引导患者战胜抑郁的“使药”。

【作用】

①帮助抑郁患者找到产生抑郁症的根源——儿时受到某种严重心理伤害;

②获得医治抑郁症的正确方法——启动心的力量,抛弃“我不够好,我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的消极的思维模式,建立起“爱自己,接纳自己,我生命有价值”的积极思维模式;

③克服自卑、建立自信、释放痛苦、化解怨恨、学会宽容;

④纾解郁结、改善睡眠、增进食欲。

【用法用量】建议按以下方法阅读本书。

①先阅读本书最后一章——我的故事。若发生强烈共鸣,治疗效果更佳。

②通读本书一遍,初步领会本书的主要思想。

③精读本书,两三天阅读一章,每一章开头的论点,要多读多写;每一章的结尾都有积极的宣言,能帮助读者建立积极的观念,要求每天反复朗读。如果能和家人或有抑郁倾向的朋友一起阅读讨论,效果更好。

④认真做每个练习。一般30天一个疗程,3个疗程有显效。

【注意事项】

“身体”与“问题列表”两章所讲的心理调节法对身体疾病的康复作用,只是露易丝个人的直觉和体验,并非医学建议。提示:读者只可作为心理保健参考信息,切勿盲目照搬去处理医学问题或作为身体治疗手段,更不可因此而讳疾忌医。

3 《生命的重建》的药性分析与作用机制

《生命的重建》是一本帮助人们找到自尊和自爱,重建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伟大著作。这本风靡全球的心理自助书的作者露易丝·海,从自己的坎坷经历和疗愈身心疾病的经验中,提炼出摆脱苦恼的有效方法、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及身心和谐的整体康复理念。该书在医治人们精神创伤和身体疾病方面,具有药物疗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全书分三部分、16章。第一部分:与露易丝·海一起探讨,共9章;第二部分:让积极的思想开始运转,共6章。第三部分:我的故事,独立一章(第16章)。该书的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就像一剂中成药,自身就包含了“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

君药、臣药、佐药、使药是中医方剂的基本结构成份。“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的药物;“佐药”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使药”是引导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也称药引子[8]。“书药”与“中药”有异曲同工之妙。

3.1 “我的故事”是引导患者树立战胜抑郁信心的使药

“我的故事”虽然只有一章,且放在该书的最后位置,但是它在阅读治疗中的作用却不可低估。露易丝·海的坎坷经历本身就是一剂良药,它是引导患者服用《生命重建》这味书药,树立战胜抑郁信心的“药引子”。

露易丝·海的坎坷经历与消极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露易丝·海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历尽坎坷,命运极其悲惨。盘踞在她脑海里的“我没有价值”、“我不配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消极思想模式,以及内心的恐惧和怨恨思想,都来源于童年的悲惨遭遇。这种消极的思维模式又导致她成年后的不幸、痛苦与疾病。

表1 作者的坎坷经历与消极思维模式的形成

离婚后,精神的几近崩溃和癌症绝望的双重打击,并没有让露易丝·海屈服,而是开始寻找心理和身体自救的方法。教堂里三年心理康复知识的学习,让露易丝·海改变了“我永远没价值”的消极思维模式,建立了“爱自己,接纳自己,我生命有价值”的积极思维模式;通过释放痛苦,化解怨恨,原谅伤害过她的人,以及利用读书、听音乐、营养、足疗、情绪宣泄等方法,使癌症痊愈。康复后,露易丝·海全身心地投入到助人的伟大事业中。她将自己的学习体验进行了总结,著《治愈自己的身体》、《生命的重建》、《启动心的力量》三部书,帮助成千上万的艾滋病患者和长期受疾病折磨的人提高了生命的质量,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她在助人的过程中赢得了荣誉和财富,获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

在阅读《生命的重建》后走出抑郁的患者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心理创伤的故事。而在他们的阅读感悟中,都有对“我的故事”产生强烈共鸣,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在体验露易丝·海童年的巨大痛苦时自己的痛苦也有所减轻,心灵也得到了净化的描述。特别是露易丝·海自我疗愈成功所传递出的巨大正能量,鼓起了患者战胜抑郁的信心,促使他们急于去探究和实践书中人生哲理。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位患5年中度抑郁的女大学生,她在读了《生命的重建》后,兴奋地说:“老师,这本书太好了,简直就是为我写的!我小时候的遭遇和露易丝·海太相似了,露易丝·海比我更惨,她没被厄运打败,自强不息,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我为什么要自暴自弃呢?”她反复阅读《生命的重建》8遍,逐渐建立起“爱自己,接纳自己,我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的积极思维模式。并在两个月后彻底摆脱抑郁[9]。再如,重庆大学的毕业生李宏夫,在大学四年中,饱受重度抑郁症折磨,痛不欲生。虽经多次心理咨询和长年服用抗抑郁药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抑郁的痛苦,并且治疗费用也无法承受。于是他采取了读书自救措施。当读了《生命的重建》最后一章 “我的故事”后,他感动地流下泪水,对自己说:“既然癌症都能治愈,李宏夫你的痛苦也一定可以解决”。于是他反复研读该书16遍,并按照书中的方法进行刻苦练习。三个月后,成功地战胜了抑郁。痊愈后,他创办了“重塑心灵康复中心”,帮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读书自救[10]。可见,“我的故事”不仅能帮助抑郁症患者树立战胜抑郁的信心,而且还会激发他们急切阅读该书的好奇心。其作用相当于中医药方剂里的“引诸药至病所的使药(药引子)”。所以建议患者先读这部分.

3.2 “与露易丝·海一起探讨”是祛邪扶正的君药

这部分是该书的精华,作者巧妙地采用会谈的形式安排每一个章节。如“你有什么问题”、“你的问题出自哪里”、“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如何建立新的一切”等。一如来访者走进她的咨询室,向世界知名心理专家咨询。这种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有“祛邪扶正”之功效,对抑郁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祛邪扶正”是我国中医治病的总则。“祛邪”就是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消除一切致病因素。“扶正”就是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提高肌体的抗病力,战胜疾病,恢复健康。书药疗愈精神疾病,同样需要“祛邪扶正”。

这里所谓的“祛邪”,就是帮助患者驱除消极的思维模式。在这部分中,作者带领抑郁症患者找到了抑郁的致病因素:“我不够好”、“我什么都不如人”、“我生命无价值”、“我活着没意义”等消极思维模式;探明消极思维模式的根源,来自于童年父母、亲人、师长、邻里、同学等人的伤害以及成人后的自卑、自责、内疚、怨恨、恐惧所致;分析了消极思想是源自于小时候大人对自己的评价,并非真实;告诉患者,过去的已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对往事的态度,当下永远是力量的源泉;告诫患者,不能因为父母对自己的伤害而责怪他们,应化解怨恨、释放痛苦,学会宽容,才能真正驱除消极思想,重建新的生命。

这里所谓的“扶正”,就是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思维模式,增强对心理病毒的免疫力。露易丝·海认为“怨恨、批评、内疚、恐惧是我们生活中的四种最坏的习惯,这四种坏习惯造成了我们精神和身体的疾病”[11]。她提出“爱是从任何病症中康复的一剂良药,宽容则是通往爱的途径”[12]。“爱自己,接纳自己,找到生命的价值”,是消除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思维模式的关键。“培育丢弃消极信念的愿望,控制自己的大脑,学会如何宽恕自己、宽恕他人,给自己自由是改变的原则”[13]。露易丝·海深知,祛邪扶正并不能一蹴而就,旧的思维模式的消除,新的思维模式的建立,要经过多次反复。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她在每一章后面配有宣誓、冥想、静坐、照镜子等大量练习。

综观这九个章节,作者在祛邪的同时加以扶正,在扶正的同时进行祛邪。虽然全书并未提及抑郁症这个词,但却句句写到了灵魂深处,找到了医治的起点,给患者以智慧、希望、信心和力量,引起了患者的强烈共鸣。因此,本部分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君药”。10名走出抑郁的大学生反映,这部分内容,对他们走出抑郁作用最大。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位患中度抑郁7年的男生,他读《生命的重建》仅一个月,就走出抑郁。在交流阅读体会时,他说他自己从小到大没听到过一句赞扬的话。父母说不该生他,姐姐说他是家里的灾星,亲戚们都说他是个坏孩子,所有的人都在指责他。他恐惧,不知所措,他把大人的话当成真理,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死亡对他来说是解脱。小学5年级时他曾割腕自杀未遂。到了大学后,因不喜欢所学专业,加之与同学关系紧张,而倍感苦闷和孤独,准备实施第二次自杀计划。是《生命的重建》打开了他的精神枷锁,让他找到了产生抑郁的根本原因,懂得了爱自己和宽恕他人是走出抑郁的良药。该生在题为《谢谢您〈生命的重建〉》的文章中写到:“以前,我总是生活在阴霾中,是《生命的重建》,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扇窗口,让阳光照进我的心田,蓝天白云,清新空气,使我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开始放下对人对己的偏见。仔细想想,父母还是爱自己的。我有父母的疼爱,有大学读。所以我的境遇比露易丝·海不知要好多少倍,与她相比,我简直是上帝的宠儿,我没理由自轻自贱”[14]。后来,该生情绪乐观,不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还经常主动帮助他人。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热情高涨了,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前茅,成功实现转专业的愿望。笔者跟踪其三年,该生未再心理咨询和服用药物,抑郁未再复发。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3.3 “让积极思想开始运转”是巩固疗效的臣药

新的思维模式刚建立时还比较脆弱,在患者大脑中的地位还不稳固,更不可能运用自如。如果不在实践中巩固训练,旧思维模式极容易卷土重来。具体表现在患者面对实际问题时,消极思想会时常冒出来。所以如何巩固新的思维模式,让积极的思想运转起来,使之成为患者思考处理问题的习惯思维,是帮助患者走出抑郁、步入正常生活的重要一环。为此,露易丝·海在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如何运用新思想处理人际关系、工作关系、恋爱问题、成功与失败、财富与贫穷等人生难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患者就不能真正走出抑郁,顺利融入社会。因此,露易丝·海将每一个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引导读者如何用积极的思想去分析、思考和解决。例如,对一味抱怨他人的人,她要求要先从自身找原因,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再如,对“认为自己不可爱”、“感觉自己没有价值能吓跑爱情”的,她建议“留出空间能让爱情生根发芽”等,道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为帮助患者巩固新的思维模式,该部分配备了大量强化练习,患者只有坚持不懈地去训练,才能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因此笔者认为,该部分相当于中医方剂中的“臣药”,对抑郁症起巩固治疗作用。

3.4 “身体和问题列表”是治疗次要病症的佐药

这部分内容,揭示了各种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露易丝·海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她大胆提出身体疾病也来源于人的消极心理,而通过改变思维模式、调节心态,就可以祛病健体。虽然这些观点只是来自作者的体验和直觉,其科学性和普遍性并未经过临床医学的验证,但整体健康思想的积极意义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人是肉体、精神、心灵的和谐统一体,心灵和精神有问题,在身体上必然有反应,即产生疾病。反之,身体出现毛病,也同样会对人的心理和精神产生反作用。以抑郁症为例,患者除了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自杀意念外,往往还伴有失眠、头痛、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身体疾病。露易丝·海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身体疾病,都是由于恐惧、内疚、自责、焦虑及我无价值的旧思维模式所致,改变旧的思维模式,此类身体疾病会痊愈。该部分给出了因抑郁情绪带来的身体疾病(次要症状)的治疗方法,可视为中药方剂中的“佐药”。

总之,《生命的重建》是一本药用价值极高的心理自助书,尤其对童年遭受心理创伤的抑郁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更加明显。在此类单方的研制过程中,笔者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坚持在阅读治疗实践中发现和检验书方,然后仔细研读,挖掘其药用价值,并运用阅读疗法理论分析其对医治某种心理疾病的作用机制。有效书方的研制没有捷径,必须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去努力探索。

参考资料

1 财新网.联合国秘书长:全球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2013-01-10】.http://china.caixin.com/2012-10-10/100445599.html

2 宫梅玲,丛中.阅读治疗抑郁障碍典型案例剖析.精神医学,2009.(5):395-397

3 王波.阅读疗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86-87

4 纪双城.英国医生开“图书处方”.生命时报,2013-09-17(05)

5 高文风,宫梅玲.SCL-90对50名大学生阅读治疗对比检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6):419

6 舒良.抑郁自评量表.心理卫生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增刊:194-195

7 同6

8 李飞.方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8-71

9 宫梅玲.大学生抑郁症阅读治疗典型案例及文献配伍.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2):33-37

10 39健康网.我的故事——破茧成蝶抑郁重生.[2013-10-28].http://blog.39.net/bjcsxl/a_16239136.html

11 露易丝·海.生命的重建.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8:11

12 同11:65

13 同11:59

14 同9

猜你喜欢

露易丝疗法生命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露易丝·格丽克
DC开发《超人与露易丝》独立剧集
姹紫嫣红的花儿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斯戴芬妮·露易丝·廓莱克(192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