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狄金森与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爱情主题诗歌比较

2014-05-30陈思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罗塞蒂克里斯蒂娜狄金森

陈思茗

【摘 要】美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和英国的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处于同一个时代的两位诗坛女杰,她们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她们同样对爱情向往而渴望,然而她们的爱情主题诗歌却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本文从她们的作品出发,进而试探性探索她们对爱情的态度与看法、以及成因。

【关键词】狄金森;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爱情主题诗歌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来各个诗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爱情。狄金森(EmilyDickinson)和罗塞蒂(ChristinaGeorginaRossetti)同出生于名门望族,家中虔诚的宗教信仰对她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她们的诗歌灵动而充满智慧,她们渴望理想的爱情,然而现实却让她们无法拥有,这是她们创作爱情诗歌的动因,也是爱情诗歌生命之所在。

一、爱情体验

狄金森曾与几位男士有过浪漫情缘,影响最深的是在她二十三岁那年,在费城邂逅了华兹华斯(Charles Wadsworth),并深深爱上了他,但华兹华斯是已婚男士,两人的爱情注定没有结果,爱而不得让她倍受痛苦。1862年,华兹华斯带着妻子搬去了旧金山,得知这一消息后,狄金森陷入了绝望,从此过上了隐居生活,杜绝一切社会交往。另一位不得不提的是狄金森中年的恋人罗德法官。罗德法官妻子去世以后,他与狄金森的亲密关系得到发展,那时他65岁,狄金森47岁。狄金森曾向罗德法官坦率的表达了自己希望与之结合的愿望,然而罗德法官并没有给予任何回应,这让狄金森非常的失望。几年后,罗德法官向她求婚,她已不再年轻,她深知婚姻意味着要放弃女性的自由和独立,所以她断然拒绝了法官的求婚。虽然爱恋最后都没有结果,但却是狄金森一生创造爱情诗歌的不竭源泉。

二、爱情观

对爱情不同的感受和领悟,也让狄金森和罗塞蒂在对爱情的态度上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狄金森认为爱是永恒的,也是至高无上的。她将爱融入了生命,与人共生,生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但爱情却是比生命更为永恒的东西。

狄金森也对真爱也有着坚定的信念。“等待一小时——太久/如果爱,恰巧在那以后——/等待一万年,不长,/如果,终有爱作为补偿。(诗781)”如果能有真爱作为回馈,那么所有的执着等待,所受的万般煎熬都是值得的。她宁可孤独终生,为爱守候,也不愿为了婚姻而放弃自己对爱情的追求。

罗塞蒂认为爱情能让人得以重生。“我的心像歌唱的鸟儿/筑巢在湿湿的嫩枝上;/我的心像一棵苹果树/累累果实压弯了枝条;/我的心像彩虹的贝壳/在平静大海中翕动;/我的心比这一切更欢畅/因为我的爱正向我走来。”把愉快的心情比作“唱歌的鸟儿”,把内心的充实用“硕果累累的苹果树”来形容,把怦然心动比作“贝壳的翁动”,这一切的变化,皆因为她即将迎来自己的爱情。诗人无法抑制地赞颂着爱情的美好与神奇。

三、诗歌表达

狄金森的感情充沛而熾热,她的诗歌饱含深情,就像一团火,燃烧了自己,也点燃了读者心中的一把火。她总是毫不矫饰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她的诗歌通常直抒内心的感受与渴望。“我的河儿流向你-蓝色的海! 会否欢迎我?/我的河儿待回响/大海啊-样子亲切慈祥/我将给你请来小溪/从弄污的角落里/说呀-大海-接纳我!(诗162)”正因为她爱得深沉而强烈,当爱情遭到背弃时,她的痛苦也是刻骨铭心的。“既无法——被赦免——/也无法成为女王/缺失了另一个——为此——/我们枯朽——尽管我们掌权——(诗458)”失去了爱情,生命就没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即使高高在上的女王,也只剩一副空壳。

狄金森是美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对爱情直言不讳的女诗人,她对于爱的描写大胆而露骨。“暴风雨夜,暴风雨夜!/我若和你在一起,/暴风雨夜就是/豪奢的喜悦!……但愿我能,今夜/泊在你的水域(诗249)”只要相爱的人在一起,那便是所有,爱情力量之伟大,即使暴风雨也变得那么美好,让人喜悦。

相比而言,罗塞蒂的诗歌更加优雅与感伤,充满自制与含蓄,就像流水一般。“当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请别为我唱悲伤的歌;/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需浓荫的柏树;/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也沾着露珠;/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第23页)”诗人假想自己死后,恋人会如何做,会不会还记得自己?她不需要象征爱情和思念的“蔷薇”和“柏树”,只需要顺其自然,让坟上覆上青青“绿草”。

四、结语

罗塞蒂做为“先拉斐尔派”的领军人物,她的诗歌内容独特,形式完美;而狄金森摆脱诗歌形式的束缚,远远超越同时代的诗人。虽然她们的经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她们对爱情的感受的不同,也造就了她们不同的爱情观,因而她们诗歌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大西洋彼岸的两颗明珠,相互辉映,孤独让她们与世隔绝,也使她们在诗坛上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Rossetti,Christina. Poems and Prose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肖之芳.痛苦中的真情呐喊——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歌解读[J]山东教育学院报,2010年第1期

[4]张羽.想象中的爱情——克罗斯蒂娜·罗塞蒂早期爱情诗歌解读[J]考试周刊,2008年第50期

[5]谌登峰.来自冥国的思念——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歌》和《记得》中爱情与死亡主题[J]时代文学,2010年01期

猜你喜欢

罗塞蒂克里斯蒂娜狄金森
与众不同的红头发
Who Has Seen the Wind? 谁曾见过风?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与狄金森一起尝试思考
谁曾见过风
特别的外宿
我的朋友
名画家罗塞蒂与一位老人
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