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教育探讨
2014-05-30熊梦影
熊梦影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微机的机型已从8位机为主要机型发展到以32位为主要机型,而且发展速度越來越快,几乎是2~3年更新一种机型,机器的价格却大幅度降低。软件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这种计算机软硬件迅猛发展的大环境,大大促进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使得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近两年来,中小学的配机数量、机型、教师配备都有了令人可喜的改观,为开展计算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面对如此高的资金投入,如何提高计算机教育效益的问题已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深入、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从计算机的设备教学、教师的素质教学方式、教学课程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小学计算机设备及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因地制宜加强学校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基础。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物质保障,学校应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学校的各种设备。总之,应当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案。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建设。
2.加大资源库建设的力度,提高自身资源开发平
教学资源是影响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性工作。所以应充分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小学一方面要积极筹资金,引进适合实际需要的优秀教学资源。加强教育资库建设,尽快实现教师间,学校间教育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教研力度,引导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开发适合本地区教学实践的教学资源。并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开展…。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可靠保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应成为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学校和主管部门必须重视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在培训内容上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小学生喜欢上计算机这门课程。
4.更新观念,内化教育技术应用理念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接受新的信息时和追求探索时有较强的惰性。要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加之信息闭塞,资源匮乏。要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已走进课堂,全面影响和冲击着教师的旧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用内化了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参与教育改革,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重知识教学的模式,建立以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让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二、合理化开设课程,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1.课时数偏少,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的基础课程比较多,教学任务量大,课时少,是计算机教师面临的问题,一周的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课程已经占的满满的,只有很少的几节课作为计算机课程,小学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为以后学计算机打好基础,所以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计算机课,安排的课时少很多琐碎的知识教师没有时间去详细讲解,只是讲讲重点及其应试的一些内容,我建议要重视计算机课程,现在的社会已经离不开网络,处处都是互联网,所以要加大计算机的课时,提高教学质量是必要的。
2.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理论课时比实验课时多,比例不合理,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上机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知识。上机操作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很多教师在上完理论课就让学生自由练习这使得很多学生私下偷偷的玩小游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多监督,因为小学生的爱玩心理比较严重,自制力也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下功夫,多监督,多督促,使得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消化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计算机教学宗旨在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了解信息技术、为上以后学计算机打好基础,教师要多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并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效果。在这信息时代,计算机与人们的生活史息息相关的,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工作应当得到加强和推广献计,使小学计算机教育水平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与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武晓红.对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整合过程中的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2]李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福建电脑,2006(4).
[3]王志远.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信息技术,2010(4)
[4]闵东.计算机选配与维修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 黄逹中,黄泽钧,胡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