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实验设计

2014-05-30胡芳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胡芳芳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教学方式对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极为重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同对于学生增长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差别。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快速发展,势必需要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实验。实验设计安排在主体间师生关系中,并且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主题教授、问题发现和主题问题的选择与整合,力求在教学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长科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学生能力发展;教学实验设计

实验主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在主体间师生关系中,教学方式的变化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增长和能力提高会产生明显差异;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科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实验假设主题讲授式、问题发现式,有效选择和整合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科学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实验中,通过比拟来证明假设,另外可以发现更多的有效方式。

1 实验意义

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效,这也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它的意义是能够显示出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质。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所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质特征是科学探究,科学能力包括认识应用和探索科学知识技术的能力;科学素养不只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还包括对科学的态度、对科学的兴趣,以及科学发现;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启迪,还包含着对于综合方面的教育。其意义在于处理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所应该面对的问题,提升与加强学生能力。现阶段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对于学生科学技能的培养,多数学校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增强实践性的研究是本实验的立足点,教学上的实验研究一定要加以高度重视,实验才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经过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以此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

2 实验理论

主体间指导学习理论是本文所依据的主要理论。实践主体是指教师的教学,对象主体是指学生对象的学习,两者间的教学方式是师生主体间的教与学的方式。不论是教授知识的教育者还是学习知识的受教者,教学中的两者都是自主性极强的,教师与学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师生之间存在着主体间指导学习的关系。

3 教学实验方案设计

3.1 实验假设

每个年级的知识层次并不一样,依照各年级的知识掌握情况采取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大的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量和科学能力,找出科学有效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方式。同时,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效果。关于学生科学观察和具体实验方面的发展,教师采用教授式方式更恰当;对于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相应的主题讲授式和问题发现式教学方式更加合适;学生对于普遍原理相关知识的获得,最好采用建构式教学方式。

3.2 实验对象

选择小学高年级中两个班级的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料。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教育,在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能力的养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3 目标行为

具体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其中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课堂问题的设置;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其中具体包括作业完成质量、考试答题情况、课堂上的具体表现等。

3.4 实验程序

3.4.1 选择学校中的四个班,对它们进行为期两年的观察研究。同年级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此期间,不间断地追踪和比较班级内学生在科学能力方面的成绩。

3.4.2 收集前测资料,包括每个班级的录像资料以及每个学生的成绩及课堂表现。

3.4.3 教学方式选定:主题讲授式、问题发现式、主题问题建构式。第一年采取2×3×3混合实验方式,在三年级和五年级中进行,第二年类推此方法。最后比较分析两年中的实验结果,以此来研究比较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程度。

3.4.4 控制无关变量。对照组保持原有的教学样态,而实验组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样态实行实验。

3.4.5 每个月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案和布置的作业,以及学生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然后对结果和数据进行细致的整理和分析。

3.4.6 收集整理后测资料。其中包括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间作品、考試成绩及试卷解答情况。最后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

3.5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理论性研究分析,采用SPSS20.0系统进行录入、统计与科学管理。

4 总结

实验中的资料整理与结果分析要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尤为重要,同时检验成效与验证结果的阶段也要得到重视。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的理论研究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完善教学理论,进行更多的实验方案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地给予学生和教师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郑逸夫.教育研究[J].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1(47):443-96

[2]李子都.教学理论分析[J].小学教育出版社,2012,12(86):153-175

[3]洪龙.实验课程与教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7(21):37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