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2014-05-30王丽萍
王丽萍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求,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语文学习的不断前进。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但由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社会性、人文性的学科,学生在理解、掌握、应用知識的过程中,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主动深入学习。再如我们在《东方之珠》一文的教学中作了具体的尝试。《东方之珠》一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翩然回归祖国,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学习本课就是为了让学生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与繁华,整篇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
常说教师是一桶水才能灌满学生一杯水,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显得更为突出。我们只有拥有了一桶水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和资本接受几十双求知眼睛的注视,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有着无尚重要的地位,他可以否定亲人的教导和叮嘱,也可以质疑书本上的真理定论,但是他们绝不会怀疑老师所说的一字一句,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他们热爱语文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领路人。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直接媒介是文本,所以我们要把文本研读仔细,并对其相关的链接资料做好充分的收集,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解答关于文本中的有关疑问。当问题能一一解答时,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也会无意中增添许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的修养要高,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除了对文本资料做一定的研究收集外,还要关注小学生各年龄段特有的心理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了如指掌之后才能投其所好。在和小学生的语言交流上,我们也要多下功夫,少用或者不用他们难懂的词汇,多用他们习惯的表达语汇、语气、腔调。除此,我们还要多关注与他们有关的事情,比如新出了哪些儿童电影,他们最爱的动画片情节等等。这些元素我们都可以集合到课堂中来为语文学习服务,你可以用孩子们的说话腔调创设一个他们熟悉的动画片的情节为学习服务,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中学会新知识。我相信,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没有孩子们不喜欢的!
三、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我们作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其次,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
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如:还培养学生读的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机会等。再次,投身社会实践,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才能。实施语文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给语文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语文课从课内走到课外,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智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美景,郄秀梅.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学周刊:C》,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