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对策初探

2014-05-30刘彬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职业化队伍建设辅导员

刘彬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要解决目前辅导员队伍所面临的问题,就必须建设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专业程度不高

从现在辅导员队伍的来源情况来看,多数辅导员来自各种不同专业的本科或硕士优秀毕业生,在从事辅导员工作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不深,很多辅导员只经过几天的培训,甚至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就上岗。

2.队伍不稳定,辅导员职业意识淡薄

有些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缺少认同感,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过渡性职业”。为数不少的从业者是为了到高校就业而从事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工作并非其初衷。辅导员职业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职业精神,非常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3.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晰,职责不明确

由于高校内部管理制度问题,使得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虚位现象,致使辅导员的管理职责有所超越。一些对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场所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其管理学生事务的职责,辅导员往往就成了“代职”者,凡是与学生沾边的工作都要去抓去管,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中,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就是一般行政管理人员的认识偏差。

4.辅导员工作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见效周期长,成果无形化,辅导员工作的过程和成效难以量化,加上职责的不确定,导致考核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标准。在激励机制方面,各高校仅仅依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对从事若干年工作的优秀辅导员简单套上一定的行政级别。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路径

1.实施科学的绩效评估,建立对辅导员的考核机制

在对高校辅导员的岗位绩效评估中,最大的阻力来自观念的改变,也就是对现象中本质的提炼——其终极业绩指标是工作成果产生的价值而非工作成果本身。辅导员岗位绩效可以通过“工作、学习、研究”为基本要素,实施绩效评估。

(1)工作绩效评估。工作绩效评估意指辅导员的考核应该从学生这个服务(教育)对象出发,按照学生满意度原则,寻找绩效指标。绩效的指标可以从学生投诉率、责任事故率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设定。

(2)学习绩效评估。从岗位性质出发,学习应该是辅导员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成为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内容。学习的绩效指标包含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出勤率、阶段性的学习和非学历进修以及获得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的资格证书。

(3)研究绩效评估。从对辅导员工作现状的观察、分析来判断,辅导员在工作中往往有“重事务,轻总结;重实践,轻研究”的倾向,因此要以研究绩效评估作为政策杠杆,进行协调和平衡。研究绩效的评估,要从简单的追求数量转向质、量平衡。辅导员考核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相结合,以工作成效为主。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考核,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促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促进工作的高效创新。

2.建立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激励机制

(1)待遇激励,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薪酬体系,从整体上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缩小与高校专职教师的收入差距;同时也要体现差异,对管理学生人数较多的辅导员要提升岗位津贴,对各项考评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住房、评职称、职务晋升和培训进修的机会方面要优先考虑。

(2)精神激励,作为知识分子,很多高校辅导员非常看重荣誉,感觉精神奖励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人生价值的尊重,高校通过开展评比可以授予“先进个人”“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十佳辅导员”等荣誉,国家每年都要进行“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评选,各省市也有各类评优活动,高校要鼓励优秀辅导员努力工作!积极参加评比,形成爱岗敬业、争当先进的工作氛围。

(3)发展激励,辅导员要有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也应该根据辅导员的爱好兴趣、工作能力、个人的专业特长等合理规划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帮助辅导员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性。

完善激励制度,从物质待遇、精神支持、日常生活、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等各个层面关注辅导员。肯定、鼓励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

随着现代职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学生群体特点等方面的趋势和要求,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必须走职业化发展道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有利于正确定位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提升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利于辅导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声望。有助于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和事业感,有助于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有助于稳定辅导员队伍。此外,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不仅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构建和谐校园,维护高校稳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国防,王晓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探讨[J].科技信息,2010(26)

[2]张慈,许滢,邸建勇.高校辅导員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猜你喜欢

职业化队伍建设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