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乡土地理素材的应用与反思

2014-05-30慧永红张松婷曾承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沙河阜阳乡土

慧永红 张松婷 曾承

【摘 要】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必学部分,其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主要运用多种乡土地理素材作为案例,重点讲述乡土地理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分析应用现状,通过反思,阐述新时期乡土地理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乡土地理;地理教学;应用;问题

一、绪论

原苏联地理学家斯·费·奥勃罗契夫说:“要成为本国真正的公民,就必须研究自己的国家,首先应该研究自己的乡土,研究乡土的自然、资源、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认知。将学生所在地的乡土地理素材融入初中地理教学中,既能让学生没有陌生感,易于接受,而且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通过将掌握的乡土知识应用于对乡土地理现象的分析,更能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学生更能体会地理来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学科,以此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现象的欲望。可以说,乡土地理素材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随着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新地理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乡土地理教学,对乡土地理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课程的学习理念。它要求地理学习从过去注重知识的掌握,到现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学生的培养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只是对知识的记忆已经不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速度。当代需要的人才应该具有很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乡土地理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正能实现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乡土地理素材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将学生经常见到的事物推广到学生闻所未闻的事物,对学生有影响的身边事物推广到全社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从对身边地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全球地理现象,易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二、乡土地理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方式与方法

(一)联系现实中的生活,易化知识点,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新课程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述初中地理知识的时候,多选用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素材。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比较不成熟,认知能力偏重具体形象思维。教师在讲述一个地理概念的时候,如果能用乡土地理素材解释概念,就能让学生比較容易接受一个陌生的知识点。如讲到“相对高度”时,可以阜阳市生态园中的土坡与下面的平地相比较,大家在从下向上爬的过程中会有吃力感,这说明土坡相对于平地较高,土坡有二十米就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二十米就是土坡和地面的相对高度,进而得出了相对高度的概念。这样,学生加深了对相对高度的概念的理解,突破了难点,而且对周围地理事物的看法就多了地理的眼光。让学生知道地理就在自己身边。

在讲授辽阔的疆域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以钓鱼岛事件引入。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中国地图,标出钓鱼岛在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会体会到疆域的辽阔。再向学生讲解当今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上的争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日本要与我们争那么小的一个岛屿,中国疆域那么辽阔我们为什么不直接送给日本,在向学生讲述了原因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特点,都有什么让学生最喜欢,然后老师可以说,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乡,祖国是我们的大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家乡被侵略,学生就知道我们要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增强自己的爱国情感。

(二)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乡土地理素材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伴随着他们成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接触最多的最了解的就是自己的家乡。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曾经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曾经干净的空气变得烟雾缭绕,曾经青草油油的河岸堆满了生活垃圾。这些现象正在侵蚀着我们生活的环境,作为有实用价值的地理课程,应该让学生知道它的价值。在地理课上,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作业的名字就是净化沙河。(角色扮演)假如你作为一名环境研究员,要求你参加一个沙河污染的会议,要求你为环保杂志写篇文章。首先教师简介一下沙河,然后提出问题。

1.关键问题一:谁对沙河的污染负责?

资料A沙河的污染状况和原因(视频)

资料B沙河沿边的工业分布图

资料C为什么选择在沙河附近建化肥厂?

资料D图片沙河污染源

活动:回答一系列问题(根据以上资料),说明沙河的主要污染源。

2.关键问题二:沙河污染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资料E沙河是哪条河的支流,最终流向哪里?

资料F沙河里鱼类生存状况

资料G沙河水供界首人民引用,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

活动: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一系列问题,给官方报纸写一封信,总结沙河污染引发的后果。做什么能停止污染或减少污染。

学生通过对沙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对自己生活的生活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使得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解决实际存在中的地理问题。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磨练他们的毅力。在实地考察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对家乡接触了解的越多就越热爱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怎样解决。在这些学生长大之后,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应该更懂得爱护身边的环境。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让学生知道地理的用处,更能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乡土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森林面积锐减,自然灾害频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这是自然和人为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对年龄比较小的初中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只是从书本上介绍这些概念,学生依然难以理解,不会有深刻的感知。但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素材,列举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能效果会好的多。例如,在讲中国的农业时,让学生通过课下搜集阜阳的地形、气候等资料,结合我国的农业国情,论述阜阳农业的发展方向,学生们通过讨论提出,阜阳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是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那么阜阳潜力在农业,希望也在农业。阜阳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应该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护阜阳的耕地资源;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企业的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护阜阳的环境等很多好的建议。课下,同学们还把这些好的建议整理成了地理小报告。这样的教学树立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效果远好于抽象的解释概念。再例如,学生比较一下这些年自己身边土地的利用情况,以前用来种庄稼的大片土地都用来盖了房子,身边房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是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却越来越少,有些地方一家人可以有几栋房子,却少有人居住,这就造成了土地的浪费。教师可以解释一下,因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将危及祖国安全。如果土地都用作他用,若干年后我们吃什么呢,所以国家出台政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懂得,土地资源也要可持续利用,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中表现。

(四)平时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素材

地理知识的学习最终是要学以致用,由于“乡土”离学生很近,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因而更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达到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中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题:寒潮发生的三个季节,秋季、冬季、初春,哪个季节的危害最大?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冬季,因为冬季最冷。教师提示,冬季我们这里的小麦怕冷吗?而初春正是桃花、杏花等盛开的季节;秋末正是黄瓜、芸豆等蔬菜成熟的季节,如果寒潮到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让学生结合学习的植物知识,展开讨论,得出结论:秋季、初春的危害要大于冬季。教师进一步提示秋末、初春若寒潮到来可采取什么防范措施?让学生再展开讨论并争相发言,提出了用塑料薄膜罩起来、燃烧玉米秸秆、打防冻药等办法。最后教师建议把这些好的想法回家告诉父母并继续搜寻其他好的方法。在讨论中,既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学综合性很强,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而学生都有自己的家乡,大部分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自己家乡的地理事物,因此,乡土地理知识就成为学生建立真切的地理表象的基础,教学中联系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会使学生感到容易学,有兴趣,这就为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重要的准备。也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对以往被忽视的乡土地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让学生通过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实践活动。”可以说,把乡土地理素材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乡土地理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的反思

(一)乡土地理教材案例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学生对乡土地理较熟悉,乡土地理材料形象直观,能给人以亲和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乡土地理能成为初中地理教学有效的手段。但是相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每周只有两课时的状况,如何能有效利用乡土地理提高课堂效率呢?把感性的乡土地理材料编成案例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尤其是原理性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是具体的教材案例如何编写呢?

一般来说,乡土地理案例取材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资料汇总或者是小论文;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学生进行的社会调查资料:三是教师通过阅读当地报刊、电视新闻、网络、书籍等收集。目前,我们主要采取第三种方式。如在讲工业时,先讲解书本上已有的内容中国四大工业区,让学生对中国的工业布局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据教师查阅资料并编写的结合阜阳工业的实例进行讲解。从效果上看,教师编写教材案例,吸引学生兴趣,能有机结合教材,基本能做到授课内容都“有本可依,有章可循”。

但不可否认,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处于一种“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鉴于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所限,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处理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端。如果能将任务以选择性方式提前分配给学生完成,让學生提前查阅资料或者实践调差研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也利于教学相长。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地的自然景观,包括位置、面积、形状地形等,以及人文方面,包括农业、工业都可以作为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但是,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科书的补充,要紧密联系教科书目。因此,在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引人和选择时,一定要考虑联系教科书内容,不必面面俱到。

(二)现象与原理如何有机结合

气候章节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阜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鉴于初中生的已有基础和学习能力,多数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在授课时,教师可以找出大量图片和数据展示给学生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如阜阳全年平均气温14.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5℃,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6℃左右。但为什么把这种气候叫做温带,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在这种已有的现象基础上一定要对原理进行阐释。如本问题的答案是一月均温大于0℃,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并且阐述五带中的北温带又可以细分为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至于为什么属于季风气候,同样以降水的时间空间差异让学生理解。再如寒潮、台风、梅雨、伏旱等特殊天气地讲解都需要结合现象讲清原理。

(三)乡土情感如何不浮于表面

初中地理教学中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主线,主要阐述了人与环境之间方方面面的关系。当今世界,特别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中国,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地理教师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但是,现在的学生习惯在奢侈浪费生活中长大,根本没什么节俭意识,而且大多数人认为,环境问题只有靠国家政府来解决,与自己的行为无关或者说影响不大。这种思想是不负责任的想法。但是如何让学生真的有环境意识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如何让学生做到因为真心热爱自己的家园而去自愿改变一些行为呢?

在讲授大气污染时,教师可以搜索很多关于阜阳过去景象与现在的比较;在水资源保护中,教师可以搜集大量图片资料证明阜阳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学生有所体悟,部分学生行为明显有所改善,基本能做到不开无人灯,节约用纸及时关水龙头等。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改善,这也意味着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师必须持之以恒,不能让乡土情感只浮于表面。

总之,在乡土地理教学具体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譬如实践活动如何安排、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等,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总言之,乡土地理素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有利于培养和扩展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与总结反思。

四、结论

随着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地理课程评价方式的特殊性——与升学考试关系不深,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抓住这个优势,努力尝试乡土地理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方法。使地理教学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地理这门课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永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李植斌.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特点与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1997,(4)

作者简介:

慧永红(1976~),女,安徽阜阳人,中教高级,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和乡土自然文化基础研究。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2012JCJY11)(2012JCJY12),阜阳市社科课题(FSK2013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70003),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020503081),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开放基金(ZH201305),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337),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W113),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09160)。

猜你喜欢

沙河阜阳乡土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白沙河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流域汇流计算方法在风峪沙河段的应用探讨
芬芳乡土行
关于把阜阳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