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点,科学教学的金钥匙
2014-05-30戴小林
戴小林
著名剧作家陈汉元说:“90分钟的好电影应该有27个兴奋点……一些海外的电视剧先不说其思想如何,但它在50分钟内必定有很多兴奋点,使人愿意看下去。”心理学告诉我们,兴奋是脑神经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激发的较活跃的神经系统,课堂教学的兴奋,主要表现为视听觉的兴奋,以及由视听觉神经传导引起的认识和记忆等中枢神经的兴奋,课堂教学的兴奋主要强调高潮和高潮的持续,以及有消退(抑制)后的再次激发,所以刺激不仅要强,而且要以多的刺激来不断强化。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设置各种情境和活动,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兴奋点。同时适时抓住兴奋点,吸引学生的注意,能使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悦,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果。
一、有效探究:调动“兴奋点”的好旋律
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像科学家一样完成探究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成功探究的过程,这就需要有效的探究材料的支撑。因此,在科学探究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做好“下水实验”,做到学生利用探究材料都能较好地完成探究,让学生享受探究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探究的过程和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能让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这就是学生的兴奋点。试想教学时由于材料的原因导致学生探究不能顺利进行,这又怎能让学生开心起来,更不消说兴奋点了。
《抵抗弯曲》一课教学时,学生要通过比较同一种纸的宽度、厚度的不同探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不同,为让学生在探究中能看到较好的效果,课前对不同的纸张进行比较,发现普通的文件纸在宽度不同的探究中没有明显的区别,学生也就不能较好的得出纸张宽度与抵抗弯曲能力之间的规律,比较发现卡纸的厚度、硬度比较合适。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时,比较直观、明显的看到了不同宽度、厚度卡纸在抵抗弯曲能力的差异。尤其是厚度的增加,卡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明显提高,有的地方超出了学生探究前的预测,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把自己小组在卡纸上放置的铁圈个数大声报出来,兴奋到了极点。相信这个探究过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寻求共鸣:引发“兴奋点”的好助手
科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正是这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加以利用为教学服务,借学生的生活实践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情绪上的兴奋点,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建高塔》一课教学时,生活中的高塔都是高高牢固的矗立在我们的周围,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高塔稳固度的认识,在课堂教学时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不倒翁,并演示不倒翁不倒的情形。学生一下子被熟悉的不倒翁所吸引,纷纷把自己知道的有关不倒翁的知识表达出来,当然也不排除联系新学类似高塔原理的知识,上轻下重是高塔稳固的一个重要原因,取得良好的课堂巩固和教学反馈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通过展示不倒翁于教学中,一下子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凝聚到教学过程来,形成一个小高潮,还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以巧制胜:产生“兴奋点”的好方法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们往往会对新奇的事物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以能一睹为快的感觉,尤其是生活中常见事物以另一种样子出现时,学生就会更加好奇,引起学生的注意。赞可夫先生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努力寻找切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四两拨千斤,以巧制胜。
《建高塔》一课教学时,高塔的稳固还和它良好的抗风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比较钢结构高塔与实心高塔的抗风能力不同,教学时用兩个一样的塑料饮料瓶模拟高塔,其中一个饮料瓶加工成类似高塔的镂空,借助电风扇的风力进行比较,结果是很显然的。在教学中学生对镂空饮料瓶的出现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后围着这个饮料瓶进一步观察,有的还在追问镂空饮料瓶的制作方法,正是这个模拟钢结构高塔出现,牢牢的抓住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出贡献。
四、见证奇迹:激发“兴奋点”的好窍门
著名的魔术师刘谦在舞台上表演的魔术让许多观众见证了奇迹,也让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不是魔术表演,但也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来见证事实,让他们的猜测、推测得以证实,这着实引起学生不小的惊喜,有点类似魔术奇迹见证效果。
《磁铁的磁极》一课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表演了一个“小魔术”:讲台上预先放置一个演示用的指南针,教师的手臂靠近指南针并转动,只见指南针跟着手臂一起转动,而且方向一致,手臂停在哪个位置,指南针也会跟到哪个位置,好像指南针听手臂的话一样。学生一下子被这个表演给吸引住了,纷纷要揭开其中的奥秘:“手臂中一定藏着东西。”“手臂中可能藏着铁块。”“手臂中可能藏着磁铁。”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产生兴奋点,揭开手臂中的奥秘成了学生迫切的需求。
激发学生兴奋点的方法有多种,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没有一种方法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种方法使用多了都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定势,产生一种惰性的平衡。因此,教师要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组合,组合出新花样,在学生心中不断产生新鲜感,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兴奋点,犹如湖面的波浪,一浪涌过一浪,推动教学往前,师生互动,让科学的课堂成为师生身心愉悦的地方,科学教学和学生科学品质培养的有效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