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简论
2014-05-30谷翠峰宋英智
谷翠峰 宋英智
【摘要】汉字与书法是一种孪生关系;单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是两回事。书法的产生与汉字息息相关,它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相反,书法表现对象是汉字,它的发展必然也促进汉字的发展
【关键词】书法;汉字;相互促进
书法是书写汉字,以汉字为表现素材的一种造型艺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可见,汉字与书法,是紧密相连的,相互影响的。汉字发展、演变的角度说,汉字与书法是一种孪生关系;单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是两回事。书法的产生与汉字息息相关,它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相反,书法表现对象是汉字,它的发展必然也促进汉字的发展。
(一)汉字促进了书法艺术发展
自从人类从“结绳记事”后,有了汉字,书法也随之发展。后来,随着汉字的不断演变、发展,书法的发展也逐渐丰富起来了。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留下的遗物。大都刻在龟甲、兽骨或铸刻在钟鼎等器物上,即所谓的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是一种发展很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的书法亦方扁多变,错落相生。金文与甲骨文几乎同时存在,或许稍晚一些,金文的体系更趋向成熟与完备。所以,它也更有书法的韵味。。代表作品有《散氏盘铭文》长达三百五十七字,书法風格浑厚雄伟;《毛公鼎》文长四百九十七字,书法奇逸飞动。再有如《大盂鼎》、《令尊》、《虢季子白盘》、《墙盘》等都别有特色,这些不仅是汉字发展研究经典的资料,同时也是书法学习上的范本。可见,汉字的发展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后来的的各种字体的发展演变也都推进了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每一种字体的研究资料,又都是书法学习的经典碑帖。这一点,已为广大汉字研究者与书法学习者所熟知。
(二)汉字规范了书法的发展
1.汉字书写需要规范性
“六书”是传统文字结构的基本要求。但真正的造字及结构方法却只有“四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无论写字,还是讲求艺术性的书法,都是离不开这“四书”的,都要严格遵照 “四书”的规范要求。尽管书法是为了更好“立象以尽意”,更多的表现线条的生命美,可以对汉字进行造型。但这种造型,始终要遵循文字本身的规律,也就是要遵照“四书”所要求的规范。如果“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只留线条,只讲线性,汉字就失去了其自身的结构之美,成为一种和抽象艺术没有区别的线条构成。也就没有了文意,汉字也就不成其为汉字。没有汉字,我们就认为没有书法。所以,书法取象要在汉字自身的规范内进行。
2.文字使用的规范性
刚刚有汉字之时,字数较少。往往是一字多义;一字而又有数形。这可以从甲骨文、金文随处可见。然而,汉字的使用是有一定要求的。那就是要遵循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特别是在用甲骨文、金文进行创作的时候,常有当时还没有出现的字。这种字的意义会由其它字来表示。要找到这个没有出现的字的意义的字,就要借助于转注或假借的用字方法来完成书写。
(三)书法推动了汉字发展
书法的创作素材是汉字,但书法是更好表现汉字的艺术素质。这种艺术创造便推动了汉字书写的进一步发展。从文字史、书法史来看,每一次字体的发展、演变、定型都是书法家来完成的。现举例说明如下。
1.秦统一文字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异体纷杂,不利于书写与交流。于是“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李斯“精大篆,为小篆书之祖”。其所书峄山、碣石、琅琊台、会稽等刻石已经后人摹刻,原作已面目全非。惟有《泰山石刻》可以一睹当年李斯的书写原貌。
2.楷书的形成
楷书字体在书法家钟繇的手中完成。他的代表作很多。《宣示表》《贺捷表》等字体显然是从早期行书脱胎而出的。如果把比较规整的行书写得端庄一点,把早期行书里已经出现的横画收笔用顿势的笔法加以改造和应用,再增加一些波磔和各种钩的使用,就会形成《宣示表》那种似隶似楷的字体。钟繇的行书和早期的行书的风格十分相似。他这种字体应用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在给皇上上奏章的时候,把字写得比平时所所写的字更端庄、清楚一些,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楷书字体。以上所说如果基本符合事实的话,我们简直可以把早期的楷书看作早期的行书的一个分支。明人孙鑛在《书画跋跋》中说:‘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这是很精辟的见解。‘钟王中的‘王指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跟他的儿子王献之的楷书,是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显得更为清秀、美观”。其他各种字体的演变也是如此。所以,书法艺术发展又在不自觉中推动了汉的演变与发展。
(四)“翰”与“辞”的融合
汉字的造型是通过书法艺术的创作来表现的,书法是来表现汉字的一种艺术。它们的结合点是汉字的“形”与“义”,或者称之为“翰”与“辞”。这里所说的“形”是指书法艺术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义”是指书法所写汉字的内容,即文意。书法只有达到“辞”与“翰”的结合,方可成为经典之作。“书家没有对所书写的文辞的思想内容进行整体理解,是不可能情深调和地进行书法创作。学书者的经验可以说明这一点,单字临习,只能习前人书法之形迹,不可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只有“翰”与“辞”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加完美地达到书法表情达意的效果。颜真卿在写《祭姪文稿》时,身遭家国之痛,心情沉重。他正是把这种情感完全注入到了二百三十多字的祭奠文稿中,才有了文稿那种震撼心魄的力量,才成为了“天下第二行书”。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反映了他在“乌台诗案”后横遭流放时心境的写照。这简直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一种殊途同归之妙,同时也就有了“天下第三行书”的诞生。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祝敏申.大学书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