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问题教学法的设计

2014-05-30赵兴康

东方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问题教学法设计

赵兴康

【摘要】笔者经过多年的远程教育教学以及实践,发现远程教育学生在学习时间、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独立学习等方面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协调。解决这一矛盾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就是采用“问题教学法”。本文就问题教学法的概念、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总结了问题教学法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远程教育;问题教学法;设计

在教育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应用过问题教学法,只是大多数教师没能把它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设计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教学法的方式、方法以及基本理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应该是每个从事远程教育教师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备的能力。

一、问题教学法的概念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自主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1、设计的问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简单的认为问题教学法就是给学生提问题。因此,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过于简单,一般只需要学生回答“是与不是”或“对与不对”即可。提问的目的是不让学生打瞌睡、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比如说,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什么是欧姆定律?”,这样的问题在教材中就能找到答案,问题太过于简单,而且就只有这样一个问题,问题设计太少,不够深入,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发展智力的目标。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设计出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目标的一组有关联、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

2、设计的问题缺乏关联性

任何一门课程,任何一个知识点,肯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或多或少与其它知识点、其它章节或其它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学习某一知识点时,不仅要考虑该知识点的内在关系,还要考虑其外部联系,才能更全面的掌握该知识点。在学习欧姆定律时,可以设计一组这样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欧姆定律? 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在生活中用电?我们如何使用地球的能量?通过这样一组由浅入深、相互关联的问题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可以教育学生合理用电,节约能源,帮助学生了解其他能源,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目标。

3、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主要采取说教式、填鸭式进行教学,学生已经习惯处在被动的位置,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再加上远程教育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烈,学习方式不正确,学习动机是为了拿毕业证,只注重结果,忽略了过程学习,以上这些方面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通过问题来设计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找回自信,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4、结果评价采取标准化结论

在上述设计的几个问题中,问题有难易、简单复杂之分,有的问题是需要学生识记的,比如说:什么是欧姆定律? 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有的问题设计是开放的,比如说:如何在生活中用电?我们如何使用地球的能源?识记的问题在教材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开放的问题是需要学生探究后才能作答,也可以说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然而,教师在学习评价过程中,不分难易、简单复杂,对所有问题都给出标准的答案,无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思维的人才,教师绝对控制问题教学的过程。

(二)原因分析

1、教育体制制约问题教学法的发展

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王金战曾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逼着“牛”和“马”赛跑,牛肯定要输,但这不能证明牛的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的无能,这样的教育体制只能看到马的速度,却不能看到牛的力量”。我国的教育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社会、教师、家长、学生看待“好学生”的标准就是考高分,看待“好教师”的标准就是能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分数,所以教师把精力花在研究猜题上,学生把精力花在做题上,这样的教育方法严重制约了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2、教师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以及学段、城乡分布结构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目前,我国教师特别是城乡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年龄层次普遍较高,受专业化、系统化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等要素影响,无法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革成一纸空文。

3、学校设施设备建设不能满足问题教学法的实施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学校设施设备的建设,无论是教师设计问题还是学生解决问题,都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材料,图书馆、网络教室等成为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基础。然而,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图书馆、网络教室等条件的建设根本无法实现,完全不能满足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与普及。

三、问题教学法的一般设计过程

上述设计的几个问题之间虽然有层次之分,但不是很明显,我们应该将它们分门别类,以便于学生区分,同时也有利于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內容,这就是框架问题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问题包括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

1、内容问题的设计

内容问题是指指向事实性知识与基础性技能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个知识点时,设计的内容问题可以是“什么是欧姆定律? 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这类型的问题设计一般来源于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直接支持学习内容,最关键的是这类问题有明确的答案,在学生学习与探究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为解决后续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设计的问题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2、单元问题的设计

单元问题是指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学生运用聪明才智才能够回答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个知识点时,设计的单元问题可以是“如何在生活中用电?”。这类问题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是建立在学科知识以内、与单元直接相关、为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而精心设计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并不是在学习每个知识点的时候都需要设计出来,可以是几个知识点或一个章节共用的问题,因为单元问题的解答需要内容问题的支持,离开了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就无法解答。

3、基本问题的设计

基本问题是指为了达到持久性的理解而设计的具有挑战的、更深层次的开放问题,它可以揭示一个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个知识点时,设计的基本问题可以是“我们如何使用地球的能源?”。这类问题和单元问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一样没有“正确”答案,它的范围比单元问题更广,可涉及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它孕育着其他更重要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是一门课程共有,或者几门课程共有的一个问题,它的解答需要很多的单元问题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我们在设计框架问题的时候,不必将精力花费在这个问题到底是单元问题还是基本问题上,在区分单元问题与基本问题时,可以利用“下位与上位”、“具体与抽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区分。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不是简单的提问式教学法,它是以系统的理论为基础,利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出有层次、有关联、由浅入深的一组问题。通过解决这样的一组问题,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美慧.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2]郭允运.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10).[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

[4]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中文 7.2版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问题教学法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激发思维灵感在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