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高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的研究
2014-05-30李志伟
李志伟
【摘要】一直以来,高校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随着计算机、手机等各种工具的出现,大学学生很少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在这种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师肩上的担子是越来越重,研究课堂管理行为十分重要。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优化课堂管理行为措施。
【关键词】优化;高校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行为
1 前言
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其水平高低就是通过学生的体育成绩、比赛运动成绩等各个体育方面的好坏。要想获取到这些成绩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高度。尤其是现在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怕吃苦,因此优化高校中的体育教师课堂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2 高校中体育教师管理课堂现状分析
现在高校中的体育教师管理课堂上大多数还是采用权威型的方法。相关部门统计可知,大约75.3%的高校体育教师依然采用权威型的课堂管理行为。因此,对课堂管理行为进行优化是发展必然趋势。
2.1 树立出全新课堂的管理理念
高校中的体育课堂和其他的课教学存在差异,所以课堂管理并不是简单进行控制。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特殊性就是教师一定要具备夯实的基础知识,要有创见、有活力以及有新意。对体育课堂的管理,就需要改变管理的理念,摆脱传统体育教师的控制者、中心人物以及主宰者等各种角色,成为新型管理者。从高校的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现状发现,传统管理行为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课堂气氛也十分沉闷,缺乏应用活力。所以,高校中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管理,端正自身位置,尊重发展学生个性。高校中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其思维也和体育教师相差不大。教师应该换位考虑学生所需、所期待,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深入到学生中去,只有在这样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够获取到创造性发展空间,才能够提升学习体育的效益。
2.2 对课堂管理行为进行改革
其一,应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教学任务,加强学生体质及健康,还必须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及锻炼能力,树立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对学习体育具有主动性与积极性,将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融合在一起,并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使用探究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就能够自我解决,有效挖掘其自我管理能力。
其二把教学方式和管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作为课堂的管理者,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建立课堂环境,让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有机结合。采用新型管理教学模式,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才便于组织管理。采用这种结合模式,不但能够发挥体育骨干所起带头作用,和学生打成一团,还能够扩大学生参与面,提升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体会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还能够整顿课堂秩序,提升管理效率。
2.3 创新课堂中的多元互动模式
对体育课堂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反馈问题,反馈不但属于一个系统,更是信息交流、物质流动以及情感融合的保证。通过这种互动,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管理具有指导作用,能够激励参与管理者与接受管理者。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学生评价体育教师非常重要,但是评价教师并不是唯一课堂评价模式。评价功能主要表现在对课堂教学与管理所提供的信息,给体育教师提供可靠的信息,还可以给管理的效果提供相应的验证性,这样才便于体育教师对管理行为及时调整。因此评价也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评价方式朝着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发展。通过这种互动模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我的管理意识及责任意识,还能够让体育课堂呈现出一种和谐氛围,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在体育课堂上感受到愉快情绪体验。
2.4 让体育课堂上的隐性管理与显性管理有机结合
从研究中可知,体育课堂管理划分成两个大类,就是隐性管理与显性管理,显性管理就是高校中的体育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对教学目标进行控制,控制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间接对学生心理状态及行为产生影响。在高校中的体育教学,其实就是教师管理学生的过程,在體育课堂上,教师就是经过体态言语、有声语言将思想与知识信息传递出去,除此之外,高校中的体育教师还能够无声无形调控动作、情感、言语、视觉、以及环境等等,对课堂管理行为的偏离现象进行潜在纠正,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管理中。并且大多数体育课都是在室外上课,因此对课堂干扰的因素比较多,其教学具备了特殊性,必然给体育教师造成一定管理困难。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就必须要结合课堂显性与隐性,这样二者才会相得益彰,才能够优化体育教师的课堂之高校管理。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体育课程不仅仅锻炼其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心智。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情况,优化课堂管理行为,才能够实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庆华.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李建国.当代体育教师能力构成之研究[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3]王猛.对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8(10).
[4]包秋.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中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