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体育欣赏教学形式的实践分析

2014-05-30刘虹

东方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高校体育

刘虹

【摘要】纵观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主要是由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导致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缺失。实现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创新与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欣赏教学形式是顺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形式之一,为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分析了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实践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高校体育教学是衔接社会体育的关键,对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锻炼起着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形势下,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课堂教学中,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应用也较广,体育欣赏教学也是依托多媒体教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教学形式。体育欣赏教学形式不仅满足了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现代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体育欣赏课教学的具体实践形式

1.1强调体育教学与健康并重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对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生应熟练掌握体育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同时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欣赏教学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强调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与身心健康的高度统一与融合。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言传身教模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体育欣赏教学,将抽象、复杂的真实技术动作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1.2充分利用相关的体育新闻报导

将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与新闻报道相互结合,是当前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并且使得教学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更好的促进我国教学工作和体育事业的稳步发展。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应注意与时代同步,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社会发展。传统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脱节,这也是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高校体育理论课欣赏教学,教师可以经常关注体育时事新闻,并广泛收集一些符合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的新闻报导,实现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与社会体育的有效衔接。比如自从我国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人民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关注越来越高,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体育运动热情。因此教师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多播放一些振奋人心的北京奥运会赛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比如在讲解“篮球”的理论课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我国北京奥运会中男篮比赛的实况,然后针对中国男篮比赛的实际情况,详细解说关于篮球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比赛规则,详细的分析比赛过程当中的精彩环节和一些重要的内容,可有效提高篮球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1.3强调充分利用体育明星的高大、光辉形象

根据心理学家理论分析,很多大学生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会有意、无意的模仿崇拜偶像的一些行为,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这种偶像崇拜心理,注意利用一些体育明星的光辉形象,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明星个人的热情慢慢转移到体育明星所从事的事业或工作层次,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在现代化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应当合理的运用一些明星的效应,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改进,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保证了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田径”相关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家都广泛熟知的跨栏体育明星——刘翔的光辉形象,课前可以在网上广泛收集刘翔体育训练以及各种比赛的相关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田径理论课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体育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通过明星的效应,可以使得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教学的氛围更加积极,有利于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

1.4注重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相互结合,是当前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建设方向,教学的理论对于教学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二者结合起来,则可以增强教学工作的效益不断改进,使得理论可以真正意义上对现实的教学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实践,大部分体育教师都仅仅依靠口头语言上讲解分析技术上动作,但由于体育课程内容较多,动作技术较为复杂,尤其是一些高技术、高难度动作,即使教师讲解得再怎么详细、具体、基础,仍然会有学生反映看不懂、学不会。体育欣赏教学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体育理论课的实践教材内容,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关于体育理论课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比如足球的射门技术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同足球射门的运动轨迹展示给学生,包括正确的射门以及错误的射门运动轨迹(可在上面画一个滚动的足球),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标注,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射门的技术要领,也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在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语言描述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经过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体育欣赏改教学形式改革,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以及培养。同时在体育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体育道德以及体育价值,深刻感受到体育文化的魅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体育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对于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除了要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提高重视以外,学生“体育情操”陶冶的教学需求更为突出。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在采取了体育欣赏的教学形式后,学生不仅能够真真切切的观察到动作技术的真实演示,还充分体会到了体育文化氛围的熏染,学生对体育道德和体育价值通过自身体育文化的充实而发掘出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体育情操”起到了一定的培养作用,同时对学生体育文化魅力的感受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上述内容中不难看出,高校体育理论课程中体育欣赏教学的应用实践,对学生“体育情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其终身学习思想的培养和锻炼。

对于体育欣赏而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积极、能动、有所发现的一个过程,就这个教学意义而言,创造性的欣赏是体育欣赏的本质,而基础的体育理解则是必不可少的。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欣赏对象所蕴含的社会内容有深刻、强烈的理解,进而引发了更多的联想和想象。这样一来,新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新人格的塑造创造了创新环境氛围,活跃他们的学习灵感,让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为其今后的体育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学习。

综上所述,传统的语言描述性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体育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欣赏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常规教学模式,可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知刺激,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在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學过程之中还需要采用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思维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的思想进行转变,并且促进理念的革新,不断的增强体育教学工作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靳振洋.后奥运时代高校体育欣赏课程的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l1(6).

[2]胡公正,何迎花,上官福忠,等.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高校体育
浅谈电话交换机维护技术及其运用实践分析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