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社会性别角色的现状与教育

2014-05-30田嘉敏

2014年47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

田嘉敏

摘要:如今,性别刻板印象早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工作和学习中,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培养新型社会性别角色,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也能够促使性别平等,避免由于性别偏见而造成的社会不和谐现象。

关键词: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性别;教育;性别角色

一、性别概念

性别具有生理和社会两个属性,在英语中分别用sex和gender做以区分。Sex指的是个体在遗传和生理结构上的性特征差异,侧重于生理差别,gender则是指男女两性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侧重于心理差别。本文主要讨论的社会性别造成的影响更偏重于心理性别。

(1)生理性别与性别刻板印象

传统意义中的性别首先包括生理性别,即利用不同性别的生理属性特征作为手段来区分性别,这些特征包括不同的生殖器官以及激素和解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是不同性别与生俱来的,也就是生物学决定的,不会因社会等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其次还有人们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的看法。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都具有刻板的性质,是性别刻板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印象并不一定有事实依据,也不考虑个别差异,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并使人们认为某类性别角色具有某种特点的固定观念。

(2)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主要是指来自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最初“社会性别”指由社会文化产生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其后,经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对其分析运用最终将社会性别的定义总结为:“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气质和角色,及与此相关的男女在经济、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机会的差异”。

二、两性社会性别差异

不同于生理性别差异,当我们站在社会性别这个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性别时,不难发现由社会性别造成的两性差异往往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社会性别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造成不同社会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出生前不同性别就已经出现了生理差异。人体化学结构和器官功能上存在性别差异,两性在内分泌、肺活量、骨骼形态等表征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上存在区别。另外,由于两性体形、体重、身高、力量的差异,也有可能影响性别行为。这说明生理因素的确对性别差异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2)社会文化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的传统观念的沿袭、沉淀和演变。传统的角色分工被总结为:“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说男性扮演工作角色,女性扮演家庭角色,这种旧的社会分工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是造成和扩大社会对不同性别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索。尽管社会不断进步,男女地位差正在缩小,文化素质又普遍较高,但我们仍然无法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惯性。

(3)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的教材、测验工具、教师的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性别角色培养产生影响。其中对儿童及青少年影响最大。

三、社会性别角色

(1)社会性别角色现状

刻板的社会性别角色对限制了不同性别在社会中发展的多样性,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女性的职业选择上.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报告表明:“女性较多的集中在收入偏低的职业,在相同职业中女性的职务级别又比男性偏低,在各级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女性收入占同类男性收入的比例仅为57.9%和68.3%,低于平均水平。”在对男性和女性的职业期待中,父母也表现了明显的区别。武汉市1998年对全市中小学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父母希望女孩长大后从事教师和机关工作,而希望男孩子从事科研和军人警察等工作,而且对于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也有反映。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弱性别刻板印象,如倡导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树立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然而究其本源,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从社会性别自身入手,通过教育培养理想化的社会性别角色。

(2)理想社会性别角色的培养——双性化性别教育

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者看来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个个体身上同时体现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在人格特征方面,双性化个体在比其他三种性别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双性化个体兼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优势人格特征,分别为男性的领导性和女性的人际取向能力;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信心、情绪相对稳定、对环境持开放态度、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看出双性化是一种更为理想的人格模式。

开展双性化教育首先应从与学生进行直接接触的教师入手,教师自身应改变传统观念,摈弃性别刻板印象,根据儿童特点开展社会性别双性化教育。在评价标准上,教师应对不同性别的儿童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只要儿童身上出现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不能因为特定性别而忽视过错或是特别表扬。儿童早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缺少学习异性个体不同品质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设计需要男女共同参与完成的合作性教学活动,设定多种多样的人物角色,从而促进儿童双性化社会性别角色健康发展。

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开设的室内课程或是课外活动不应对性别加以限制,应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活动内容。学校还应重视在对教师培训时加入性别观念,引起教师对双性化社会性别教育的重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家长自身对性别角色的态度要产生相应的改变,在儿童性别角色转变上,帮助孩子了解传统性別角色的优缺点,提高孩子学习不同性别优秀品质的意识,促进儿童全方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家庭中的分工和地位应趋于平等,加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使其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改变父亲养家、母亲照顾家的传统观念,也使儿童更多的接触与母亲不同的性别特征。

在社会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根深蒂固的,儿童接触到的各种媒介上,女性角色多带有温柔、软弱、羞涩的特质,而男性角色多是勇敢的、助人的、强悍的,这在无形之中会扩大儿童对于两性角色认识的偏差。应运用大众传媒为儿童树立综合多种品质的双性化角色形象,通过大众传媒开展双性化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学生自身也应调整心态,注重培养自身所欠缺的异性性别角色特征。重新定位性别价值,调整性别职业期望,重新树立内心的性别形象。(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第二期中国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组.2001.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5),4-12.

[2]李少梅,2001.论青少年性别教育的重要性.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4(1),15-16.

[3]刘秀丽.2013.论科学的性别教育.教育研究,23(10),127-134.

[4]王国霞,王文,赵莹.2009.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5),232-236.

[5]王金玲.2012.论社会性别心理的重构与改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6(1),79-86.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