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孩子 共同成长

2014-05-30完晶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社会性指南

完晶

我园长期开展《关注混龄环境中的幼儿交往》这一特色教育活动,所以,我对《指南》中五大领域的社会领域尤其关注,反复的学习和思考之后欣喜地发现,《指南》中有关幼儿交往的部分正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理论支持,而许多的教育建议则给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灵感与源泉。下面,让我们在《指南》的引导下,共同学习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指挥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摘自《指南》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之一,所以,绝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与之交往,家庭的骄纵和过多的保护,造成现今的幼儿都不善与人交往,唯我独尊更是大部分幼儿的主要心态。还有很多家长把早期教育片面的理解为单纯智力开发和技能性训练,却忽视了幼儿情感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孩子一生的性格缺陷。近期屡见报端的名牌大学投毒案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天之骄子”哪个不是智力超群、才华横溢,却为何偏偏倒在人际关系这块绊脚石上呢?如今的孩子长大之后将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更趋复杂的多元化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会是他们将来的立足之本。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摘自《指南》

幼兒在幼儿园中最主要的交往对象就是老师与同伴,培养幼儿的社会性,首先应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指南》在目标1——喜欢交往的教育建议中提出:“应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长辈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作为老师要一视同仁,关心爱护不同类型的幼儿,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做到和蔼可亲、耐心细致,因为老师的精神面貌,一言一行,幼儿都会将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转化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摘自《指南》)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途径。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摘自《指南》

在日常工作中,总有一些让老师特别“操心”的孩子,不是性格乖张具有暴力倾向就是沉默寡言、胆小懦弱,老师用尽各种方式进行引导都收效甚微,是孩子天生如此还是教育方法不对?问题的症节到底出在哪里呢?学习《指南》之后,我们的心中豁然开朗,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只凭老师们单方面地努力去改变无异于隔靴搔痒,只有家园共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有人说,家长是自己孩子经常读的一本“书”。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怎样写好这本书,成为孩子品格养成的“偶像”,则需要家长朋友们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丰富的教育知识,这或许正是《指南》的适用对象从单纯的幼教工作者扩展到家庭、社会的原因吧。

编辑 代敏丽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社会性指南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指南数读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