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

2014-05-30张银祥

学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教学思考小学数学

张银祥

摘要:在人类自然科学领域里,数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数学是学生日后学好物理、化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成为许多教师头疼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教学 教学思考

新时期,学好小学数学不仅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逐渐形成缜密的思维,还为以后学习物理、化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步,但它却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难点。怎样才能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将重点探讨这一问题。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一)学好小学数学应用题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应用题的思考与解答,小学生慢慢培养出清晰的逻辑。做好应用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小学生在活泼好动的年纪学好应用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渐渐形成缜密的思维。

(二)学好小学数学应用题为学好理化打好基础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说的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的重要性及生活中的种种具体应用,而小学数学应用题则是学好数理化的基础。通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为数理化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学好小学数学应用题能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慢慢接触社会。通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小学生对生活中的种种也有了具体的概念,逐渐了解学习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运用应用题知识帮助妈妈买菜算账,处理实际问题,让小学生走出困境。

二、新时期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面临的难题

(一)小学生面对复杂题的逆反情绪

由于小学生缺乏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习惯了简单的习题,简单的加减乘除,对于大段的文字叙述,马上会出现厌烦的情绪。许多小学生都是这样,对复杂习题的不接受导致知识越积越多,应用题越来越难,最终导致对整个数学的厌烦。

(二)教师的片面理论化导致课堂枯燥无味

传统模式下,教师“满堂灌”,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生被动地接受,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完全由教师主导,毫无生机,学生厌烦应用题。教师只是为了教学而教,未曾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

(三)形式主义害死“数学应用题”

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只注重形式主义,忽视学生的想法,背离了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宗旨。许多教师只片面追求一种情景模式,无论什么题都照搬照抄这种方式,缺乏对学生相应的引导,导致每次讲课都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教学方式单一,渐渐会使小学生厌烦,背离教学内容和目标。

(四)传统教学模式禁锢小学生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举例说明应用题,然后再给出个新的类似数学应用题。以后出现类似的应用题都按照那个例子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小学生的思维,其实数学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有许多,而只按照一种方法进行解答,缩小了小学生的思想空间,导致学生越来越懒惰,不愿意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探索

(一)教师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学生永远是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新时期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想法,从实际出发,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打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课堂上汲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指导学生慢慢学会自主获得知识的办法,使学生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对传统方法去粗取精,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课堂,但还有许多值得传承的地方,所以在摸索教学新方式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放弃传统方法。在新时期里,教学要坚持科学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对于传统教学中的重视应用题的地位,要求学生注意审题,着重训练小学生对应用题已知和未知的分析,把应用题中的抽象问题具体化,这些方法让学生对应用题不再惧怕,是值得赞扬的。还可以继承如反向思考,用正确的思考方法解答应用题,逐渐形成清晰的思路,掌握其基本规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情景模式来进行教学,大千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法,各种各样的信息,数学教师应该多从生活中来寻找讲课的源泉,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将数学应用题与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情景、画面、数据相结合,形象具体地表述了应用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通过让学生真正投入这个应用题,切身感受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激发学生对应用题的重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将小学数学应用题与生活实际结合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我们学习各种知识都是为了在生活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数学,但在小学数学教师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忽视将数学与生活切实结合,使教材空洞、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学与生活脱节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搬到课堂上,比如,全家要去烧烤,需要采购蔬菜,白菜半斤、菠菜一斤、油麦菜一斤,市场上白菜一元一斤,菠菜两元一斤,油麦菜三元一斤。问采购青菜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具体而贴合实际的应用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数学应用题与生活充分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使教学题材生活化,更利于学生学习。

(四)教师还要注意定期总结,因材施教

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所以教师要定期对应用题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归纳整理后,可以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已有知识。还可以进行课堂总结,或者课堂小测验,测验学生的理解能力與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的发展都不一样,学生的优缺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新时期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率,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接触新鲜信息,不能故步自封,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应用题与生活相结合,使应用题更具“人情味”,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杰娜.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学周刊,2012(29).

[2]降伟岩.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现状和策略[J].学周刊,2011.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教学思考小学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研究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