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湘女性的精神特质

2014-05-30周少四

2014年51期
关键词:秋瑾湖湘文化

周少四

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修课的设置往往体现着一所高校的专业特点、教学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选修课的教学不仅对教师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是对教师独创性学术研究能力的一种考验。湖南女子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专业选修课《湖湘文化研究》课程。笔者在讲述这门课程时,不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湖湘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且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女校特色,从女性文化的角度阐释湖湘女性的精神特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程的教学实效。

一、湘女多情,坚贞不渝

自古湘女多情,首先表现为对爱人的痴情和专情。古老的楚地,远古时期就有舜之二妃娥皇和女英泪洒翠竹、沉湘以死的美丽传说,表现了她们对夫君大舜生死相随的至性、至情,成为坚贞不渝爱情的象征,君山、斑竹都由此得名,湘女多情由此说起。澧州孟姜女的形象,很好地表现了不受礼教约束的南方少女对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的大胆追求,她是在江南湘楚文化中孕育、成长的美女、贞女和情女。神话传说,表征了一种无意识的集体信仰,带有极大感动当地人民心灵的力量,带来余音绕梁的历史回响。据《中国女性诗歌粹编》载:宋人谭意歌,自幼随亲流落潭州。许身茶官张正字。两年后,张调官返里因慈亲内逼,另娶孙氏。谭闭门课子。三年后,孙氏死,张正式納彩,娶谭归京师,夫妇偕老。其《寄夫诗》云:“潇湘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愿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极相思令》云:“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绵。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其人其诗,生动诠释了多情湘女对丈夫的日夜思念与深挚爱情。楚人麻城董少玉盼夫归来的诗,“驿路花将发,离亭柳漫垂。凭栏无一事,日日数归期”,也是湘女清润婉秀,情意绵绵的生动写照。

正如《湘女多情》歌词“骄杨宁死犹坚贞”所言,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杰出女性杨开慧的身上,也很好地展现了湖湘女性多情坚贞的精神特质。1928年10月杨开慧写诗《偶感》,寄托自己对远在井冈山领导武装斗争的毛泽东的无限情思:“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翩,一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杨开慧在1930午10月被捕后,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各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在杨开慧、伍若兰(朱德妻子)等革命女战士灿烂的生命底色中积淀了一代代湖湘女性坚贞不渝的精神传承,在她们动人心魄的爱情绝唱中展现了对爱情和信仰难分彼此的无限坚贞。

二、善良敦厚,大情大爱

湖湘女性心地善良,以诚待人,热情好客,率真纯朴。大湘西是湖南国际旅游的第一品牌,有人说这里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山,不是秀水,而是这里的女人。肩挑的是女人,背伏的是女人,划船的是女人,在田间劳作的是女人,在街头叫卖做生意的还是女人。难怪大文豪沈从文先生描绘大湘西时称赞女子从来不惜笔墨。她们十分勤劳,她们十分纯朴,她们十分好客,在她们的身上沉淀的是湖湘女性善良敦厚的传统美德。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往往凝结为纯朴厚实的民间文艺。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湖南花鼓戏,剧目短小活泼,诙谐风趣,其内容多以反映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如“扯笋”、“打鸟”、“盘花”等,充分表达了湖湘女性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调和淳朴善良的民间风俗。

历来女子之作,多为柔弱之吟唱,极少关心社会生活,她们的“多情”往往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圈子,其内涵主要是创作主体在自我闭塞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的沉潜中,对个体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入微体验和精细品尝,这种近乎定型化的古代才女性格特征直至近代民主革命家和文学家秋瑾才打开新局面。这位祖籍浙江的湖南媳妇深受湖湘文化影响,是湖湘文化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她曾长期在湖南生活,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手足,亲如姐妹,都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鉴湖女侠”的大情大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爱国之情忧国之思。这是秋瑾情感世界的核心,也是最能体现秋瑾情感个性特征的部分。秋瑾于1900年庚子事变期间,怀着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写下诗歌《杞人忧》,其后《感事》诗中又有“东侵忧未己,西望计如何?儒士思投笔,闺人欲负戈”之语,爱国激情愈加强烈。秋瑾身为女子,却同样时时以民族命运为念,表现出以国为家、以身许天下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二是对苦难同胞的真挚感情。《同胞苦》每节开头都响彻作者动情的呼吁:“同胞苦,同胞之苦苦如苦黄连”。“愿我同胞振精神,勿勿勿勿再醉眠”也表达了秋瑾对全国同胞的殷切召唤。三是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同情。秋瑾对自己婚姻命运的不满和怨叹是伤感色彩最为浓郁的部分。她多次在诗词中倾诉苦衷,如“闺中无解侣,谁伴数更筹?”(《思亲兼柬大兄》),这是由于她具有比较鲜明的主体意识,渴望成就一番社会事业,却因不遇知音,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而饱受精神折磨。四是对亲情和友情的珍重。秋瑾对父母兄妹、亲朋好友怀着十分真挚的感情,她在不少作品中倾吐了对亲友的感怀思恋之情,尤其与吴芝瑛、徐自华、徐小淑等女友的酬答之作尤见情深。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她写梅:“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她写菊:“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其中无不渗透作者孤傲高洁、非同凡俗的气质情操和人格精神。这种大情大爱的感动力量和深远影响又岂止仅限于文学领域,事实上,它更成为湖湘女性伦理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动力。

三、性格火辣,义胆侠肝

湖湘女性性格火辣,爱憎鲜明,敢于对各种社会不公现象作出坚决斗争。在民国初年“女权”被摈斥于“民权”之外的历史条件下,“唐群英大闹参议院”可以视为湖湘女性对于男性权势压制女性政治欲求的性别不公现象的英勇抗争。虽然民初女子参政权请愿运动最终在民初政治民主化的严重制限下不免归于失败,唐群英等女权先驱仍以湖湘女性特有的火辣性格,坚忍不拔的意志,英勇悲壮的气概,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湖南人爱吃辣椒,反映到湖湘文学艺术上,多表现为火辣辣的激情迸发。土家人情歌唱道“不怕爹娘家法大,不怕县官讲王法。天要塌下一起顶,压死也要做一家”,“要吃辣子不怕辣,要交情姐不怕殺。刀子架在颈跟上,眉毛不动眼不眨”,“生也不服死不服,不爱他家油和肉。只要得到真心伴,无油炒菜味也足”,“爹妈找的我不爱,自己找的才能算”。这类勇敢控诉、大胆蔑视的情歌作品,反映了她们对不合理婚配的叛逆精神。大胆泼辣的性格表现融化在叛逆的火焰中,给人以振聋发聩的感染力量。

湖湘女性继承湖湘文化反抗强暴的不屈性格,具有尚武精神、侠肝义胆和英风豪气。秋瑾在不少诗文中多次颂扬秦良玉、沈云英、梁红玉以及花木兰等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巾帼英雄,“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题芝宪记》),“良玉勋名襟上沼,云英事业心头血。”(《满江红》)等。秋谨从这些人物身上所汲取的,主要是她们在男性中心社会里的自强精神,其着眼点在于肯定女子的社会价值,批驳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和要求男女平权的伦理支撑。

四、胸怀天下,敢为人先

以“胸怀天下,敢为人先”为内在精髓的湖湘女性文化传统,已经成为湘人足以骄傲自豪的又一理据。湖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之一,湖湘女性在革命潮流中生动诠释了“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女性文化特质。缪伯英、杨开慧、向警予、

蔡畅都是我党早期的女党员、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实践者和领导者,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第一”。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从大学时代起就矢志共产主义,力行女权运动,典型地表现出湖湘女性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态度、性别政治意识及行动模式。中共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是我国妇女界最早、最成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中国革命问题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妇女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发韧之功,始终忠于理想,严于律己,对革命身心以赴,具有崇高的人格,都是值得后来人称道和学习的。杨开慧7岁时破例入读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成为该校年龄最小的第一批女学生;19岁进入湘福女中读书,倡导大家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为此成为学校唯一剪短发的学生;之后与其他5名女学生一起进入岳云男子中学读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中第一批女学生,开创了长沙男女同校的先例。新中国第一任妇女主席蔡畅的母亲葛健豪年近50时开创祖孙三代五人求学长沙的一时佳话,1919年底她更以55岁高龄和子女们一道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进入蒙达尼女子中学学习法文,并学习马列主义书刊,投身革命事业。作为四位中央委员的革命妈妈,葛健豪的事迹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湖湘女性文化从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两方面,以文化传递——继承、传播——弘扬、选择——提升、创造——更新等方式对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自古以来湖南人民就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关怀。当代湖南女性牢记着自己的使命,表现着对人的关怀、人生的关怀、人性的关怀——包括对人的生存、生活、生命状态的关怀、现实的关怀。她们在生活中就算身处逆境也会关心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她们身上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染下的强烈主人翁精神,显示着女性的独特魅力和人性的不朽光辉。(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本文为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尚义:《澧州孟姜女形象的文化解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 李细珠:《性别冲突与民初政治民主化的限度——以民初女子参政权案为例》,《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秋瑾湖湘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谁远谁近?
A Study on the Far Wake of Elliptic Cylinders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秋瑾年谱的几个问题
湖湘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