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进展
2014-05-30刘世敏
刘世敏
【摘 要】通过了解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关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达到提高人们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了解目的,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近期目的是保证更多的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远期目的是为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对怎样预防和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加以综述,希望能够在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1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的发病群体是3个月至2岁左右的婴幼儿,因此通常又被习惯性称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是由营养缺乏导致的,发病比较缓慢,初期不容易被察觉,初期只是表现为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因此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骨骼改变,如方颅,佝偻病串珠,手、脚镯,郝氏沟,鸡胸,漏斗胸以及“O”、“X”畸形腿等,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会导致婴幼儿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肺炎、腹泻等疾病,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况且从长远来看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1-3]。
1.1 阳光照射不足和没有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是导致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阳光照射不足和摄入的维生素D不足是导致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在通过直接照射皮肤,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成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形成的主要渠道。家长一些不当的养育方式容易让婴幼儿缺乏阳光的照射,即缺乏紫外线与皮肤的接触。许多家长的错误观念,如认为室外空气污染会伤害到婴儿的身体健康,因此会让婴儿长期呆在室内接触不到太阳,或者是在室内隔着窗户进行日光浴;或者家长经常带婴儿出去散步,却因为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阻碍了紫外线的照射,影响到紫外线与皮肤的接触;也与地区因素有关,有的地区因为太阳照射的时间少,阴雨天气、大雾天气多而导致日光照射时间相对较少。这些因素导致了婴幼儿被紫外线照射的时间相对有限,阻碍了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婴幼儿的维生素D不足除了与日光照射有关,还与食物结构有关。婴幼儿的食品除了母乳、奶粉外,主要是鸡蛋、肉类、面食及一些蔬菜,这些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不够丰富,导致了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摄入量满足不了婴幼儿自身的需求,再加上家长没有给婴幼儿补充维生素D的意识,造成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4-7]。
1.2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其他相关性因素 除了上述的两种主要原因外,孕妇在妊娠晚期的户外活动及保健情况也对婴幼儿在胎儿时期维生素D的吸收产生影响。有些孕妇在妊娠晚期可能会忽略妊娠期的保健而没有补充维生素D的意识,或者由于身体的原因,不愿意到户外活动而减少日光照射都会影响到胎儿对维生素D的吸收,也就间接造成出生后的新生儿自身的维生素D的缺乏。婴幼儿自身身体素质也影响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有些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双胞胎儿或者多胞胎儿,在出生时体重较轻,或者由于这些婴幼儿身体较弱而患上肺炎、腹泻、营养不良等疾病,或者由于生长速度较快使体内的钙不足以满足自身成长的需求,更容易导致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除此之外,婴幼儿的出生季节(如出生在冬天的日光照耀时间就短),年龄(如两岁之前的婴幼儿更容易患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长期使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等药物都可能影响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8-10]。
2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2.1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般治疗方法 补充维生素D的办法最有效的就是经常让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日光照射的机会,或者人工进行紫外线的照射;进行母乳喂养,及时调整食物结构,侧重于蛋黄、动物肝脏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激期阶段要预防患儿的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除此之外要坚持服用钙剂对婴幼儿进行钙的补充。
2.2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医学上的治疗方法 在医学方面,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对婴幼儿进行维生素D及钙剂的补充。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时采用每天口服维生素D1000~2000IU及钙剂200mg/日,持续一个月,改为预防量;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前期坚持口服维生素D2000~5000IU及钙剂200mg/日,坚持一个月,然后再改为预防量;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即重度时期坚持口服维生素D5000IU及钙剂200mg/日,然后坚持一个月再改为预防量。若是在临床或者生化检查时发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延长投药时间,再改为预防量。若是婴幼儿出现腹泻、黄疸、急性传染病等疾病或者口服有困难时就改为一次性肌注维生素D15~20万IU后改为预防量的方法,在肌注前必须注意的是先口服10%氯化钙(钙)4~5天,避免发生医源性钙惊厥。在治疗期间要限制婴儿坐、立、走,以避免加重脊柱弯曲,导致“O”或者“X”畸形[11-13]。
2.3 矫形疗法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后遗症一般为骨骼畸形,因此在婴幼儿三岁以后要对其进行矫形治疗的方法,以矫正骨骼畸形。对鸡胸或者肋外翻要加强胸部扩展,采取的方法是扩胸运动、俯撑或引体向上。治疗轻度“O”或“X”型腿时可按摩相应肌群,如“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X”型腿按摩内侧肌群,可增强肌张力。游泳活动是最好的矫形方法。重度后遺症或影响生理及体形者,应该在青年期考虑外科矫形手术。
3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3.1 要提高家长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了解,加强家长对此病的预防意识 由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点就是早期表现不明显,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对此病的了解也不够,更不知道此病的危害性,会忽略对此病的预防。因此要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们了解此病的严重危害性,有预防意识且知道该如何预防,如多带婴幼儿进行阳光浴,且了解隔着玻璃照射会阻挡紫外线和皮肤直接接触是没有效果的,在食物结构方面注重对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动物肝脏、海水鱼如沙丁鱼鲱鱼、蛋黄食物的侧重。了解坚持母乳喂养的好处,并在母乳喂养期间及时添加辅食[14-16]。
3.2 孕妇应加强在妊娠时期的预防 有关报道表明婴幼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维持体内正常需要的维生素D的来源是胎儿时期的母体。妊娠期最后三个月是胎儿在宫内钙储存的最后时期,也有相關报道称足月儿的钙储备80%都是在妊娠后期从母体内获得的。因此在妊娠时期孕妇也要注重加强维生素D的补充。而维生素D的大部分来源是日光照射。孕妇在孕期应该加强户外活动,同时注重妊娠期的保健,适当补充鱼肝油及钙,以降低胎儿出生后患有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机率[17-20]。
3.3 加强对早产儿、双胞胎儿及多胞胎儿的维生素补充 由于早产儿、双胞胎儿及多胞胎儿出生时体重较轻,体质相对较弱,生长的速度也较快,因此对维生素D的需求也大,患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机率也就更大些。要特别注意对这类婴幼儿的维生素D的补充,及早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这类婴幼儿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正常生活需求的同时已经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用怎样的方式让下一代更健康地成长。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特别注意对小孩体内如维生素、钙等各种元素的补充以预防成长中各种疾病的发生。随着人们这种预防意识的加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降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此病的关注。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了解相对较少,意识不到此病的严重性,因此积极预防的措施就相对较少。发病率也相对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所以我们在加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欠发达地区或者山区的关注,加强对这些地区的人们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意识,减少此病的发生率才能从根本上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邹玲,徐庆玲,傅大干.防治200例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4):3420-3421.
[2]朱晓华,方拴锋,焦敏等.郑州市市区儿童佝偻病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16 (27):2502-2503.
[3]刘静,武琨,施红艳.幼儿园集体儿童佝偻病普查普治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3):201.
[4]朱丽,潘发明,甄琴.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6):960-962.
[5]王敏.不同药物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8(34):179.
[6] 向伟.维生素 D 缺乏和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防治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6(3):195-197.
[7] 黎海芪.正确认识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J]. 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6(3):161-163.
[8] 裴敏昕,唐巧云.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9, 7(7):53.
[9] 徐凤兰,于晓波, 孙广丰等.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5):357-360.
[10] 董海霞.1190 名 7 岁以下儿童佝偻病调查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5):603.
[11] 徐风兰, 吴云, 邢玉风等.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2):95-97.
[12] 周建烈, 陈炜俊. 美国儿科学会预防佝偻病和维生素 D 缺乏 2008年指南简介[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09, 17(3):184.
[13] 杨侃. 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 华夏医学, 2008, 21(1):45-47.
[14] 何方,司春婴, 秦立权等. 南阳农村婴幼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流行病学及病因调查分析[J]. 临床荟萃, 2010 (11):991-993.
[15] 钟军海.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相关性探讨[J]. 海峡药学, 2010, 22(11):102-104.
[16] 邵洁. 儿童维生素 D、钙营养与骨健康 儿童维生素 D、钙营养与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判定与评价现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3):161-165.
[17] 王国海, 梁亚丽, 杜全宇. 儿童佝偻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 现代临床医学, 2010, 36(1):3-4.
[18] 陈海燕, 许虹波, 汪丽琪等. 婴幼儿家长佝偻病防治知识及防治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 上旬版), 2008, 22(7):1728.
[19] 吕娜,魏素芳,乔玉巧等. 儿童低磷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23 例[J]. 临床荟萃, 2008, 23(3):205-206.
[20] 李建平, 郭彩玲.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诊治中的探讨[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5(24):4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