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4-05-30郭华
郭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2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68例,采取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6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顺利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愈后良好。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17-0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炎周围脓肿。多见于青壮年,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转移性右下腹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的加强,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低下,且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和预后。外科护士在围手术期的重要职责:在术前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工作,使患者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和残障,实现早日全面康复的目标。[1]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3例,化脓性阑尾炎12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3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腹痛,腹胀症状,部分患者发现恶心呕吐,发热症状。其中48例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史,以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阑尾化脓或形成坏疽后,患者出现持续性剧痛范围扩大搏击全腹,体温明显升高,有脉搏呼吸增快,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
1.3 治疗 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既安全又可防止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应用抗生素的时间是预防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抗生素首次给药的时间以术前2h为宜,可在麻醉开始前或病人进入手术室前给药,手术结束后重复术前用药一次,术后每天用药一次,连用3天,严重化脓性阑尾炎,阑尾穿孔伴发弥漫性腹膜炎者酌情延长用药时间。[2]
阑尾周围脓肿一般先行非手术治疗禁食、补液、抗感染、局部理疗等。通过治疗,肿块缩小,体温正常者,3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体温日渐升高,肿块增大,疼痛不减轻者,应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口愈合3个月后再行阑尾切除术。[3]
2 护 理
2.1 术前准备
2.1.1 一般急性阑尾炎病人入院后禁饮食,绝对禁止灌肠 进行血、尿、粪等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检查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手术前常规皮肤准备,去除手术区毛发和污垢,为手术时皮肤消毒做好准备。做好器械,敷料与物品的准备。
2.1.2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正视患者的情绪反应,给予必需的心理诱导。比如患者害怕手术,担心手术做不好、术后刀口疼等特点,护士应耐心细致开导患者,举例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效果,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有效性及乐观的愈合,使之树立自信心,消除恐惧、焦虑的心情,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術。
2.1.3 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 注意大便、体温和脉搏等变化,让患者休息好。同时加强卫生宣教,吸烟者应劝其戒烟,指导患者翻身,有效的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早期活动的方法,以取得合作。有腹膜炎者应取半卧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腹痛部位,可促进炎性反应吸收,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2.2 手术中 手术体位的要求,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与安全的体位,有利于暴露手术野,方便术者操作。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医生以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2.3 术后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术后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坠引起气道阻塞。加强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有利于了解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麻醉清醒后,采取半坐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从而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症状。给予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有助于切口愈合和机体的恢复。
3 体 会
通过对我院68例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到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在围手术期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的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占武,刘顺寿,等.外科治疗老年阑尾炎40例的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药学大学学报,2009,11(2):126.
[2] 王银中.阑尾炎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疗效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2004年.2月.第1期.
[3] 郝树玲,王燕云.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