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之巧用学具
2014-05-30陈燕萍
陈燕萍
【摘要】 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学具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巧用学具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6-038-0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象、色彩、声音和触觉来思考的。”采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进入直观教学所创设的情景之中,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思考,为学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数学生活经验,课堂教学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学具,可以使学生轻松的理解算理,掌握知识,加深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
一、巧用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贪玩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数学课都由计算题、应用题等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占据,孩子一定会对数学课产生抵触情绪。为了让孩子喜欢上数学,我常常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环节。如《什么是周长》一课,课件一开始就在轻快的音乐背景中播放了一只蚂蚁沿着一片树叶的边线爬行了一周的视频。孩子们觉得这样的数学课很新鲜,怀着兴奋的心情看完视频,然后叽叽喳喳的讨论个不停。我提问:“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蚂蚁在干什么?”一开始孩子们说得不完整,我耐心的引导后,学生能完整的说:“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行了一周。”我小结: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师:“除了树叶有周长,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也有周长。请同学们找一找,跟同桌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摸一摸它的周长,然后用一句话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孩子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如:“三角尺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尺的周长。”“红领巾一周的长度就是红领巾的周长。”“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桌面的周长。”“……”这些信手拈来的学具让孩子们轻松快乐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二、巧用学具,让抽象数学算理深入浅出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具操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多给学生创造动一动学具的机会,帮助学生从操作学具中,去发现算理、理解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很难理解严密的算理推导,所以在教学中我从不机械地告诉学生某一定理或运算方法,更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归纳和发现某一方法及运算法则,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的本领,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在出示了42+35后,我首先让学生拿出42根(4捆2根)和35根(3捆5根)小棒;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怎样把他们合在一起,这时学生有的先把4捆2根和3捆合起来,再加上5根;
有的先把4捆2根中的2根和3捆5根合起来,再加上4捆;
有的先把4捆和3捆合起来,再把2根和5根合起来,最后把7捆和7根合起来或先把2根和5根合起来,再把4捆和3捆合起来,再把7根和7捆合起来……
接着小组进行讨论,哪一种方法较简便,你喜欢哪一种。这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使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体会到应该成捆的和成捆的合在一起,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直观上初步理解算理、算法;最后让学生结合摆学具的过程,分组讨论“怎样写竖式计算,为什么这样写?”,教师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出算理。以上教学过程通过摆小棒、同桌讨论、小组讨论,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在摆一摆、议一议中,使学生理解了“笔算两位数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学生理解、记忆法则,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的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悦。
三、巧用学具,让复杂问题形象化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自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操作学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答较抽象的几何形体的拼、割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解答这一题目,需要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让他们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原来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不难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2×5+5×2×5+5×5)×2=250(平方厘米)。这时,我们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又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5×2×5×4+5×5×2=250(平方厘米),5×5×6×2-5×5×2=250(平方厘米),5×5×10=250(平方厘米)等算法。接着引导学生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哪一种既简单又合理。通过讨论,学生们都的目的。认识到了5×5×10=250(平方厘米)这种算法是最简单,又合理的。可见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寻找到既简单又合理的算法,达到正确解答问题的目的。
四、自制学具,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并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教具和学具,不但可以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扩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操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意义和创造的愉快,使学生从中得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数学课,我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好萝卜和小刀,边听老师讲课边跟着做。
师:“请同学们将萝卜切成两半,看看切开的面是个什么图?”生:“是一个平面。”师:“用手摸一摸切开的平面。取其中的一半萝卜放在桌面,沿着和平面垂直的方向再切一刀,看一看每块形成几个平面?”
生:“形成两个平面。”
师:“请用手摸摸两个面相交的边。两个相交的边叫做“棱”。请同学们沿着和第二刀垂直的方向再切一刀,这时我们切出的是几个平面?几条棱?”
学生操作完后回答:“切出三个平面,三条棱。”
师:“请用手摸摸三条棱的相交点,这个点就是顶点。”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长方体。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有很多,谁能说一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生:“牙膏盒是长方体。”
生:“医药箱是长方体。”
生:“……”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到来的长方体纸盒平放在课桌上,并在每个面上分别根据所处的方位标出‘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右‘右面。”
学生动手操作,边看书边对照学具自学,然后解答提纲问题:
1. 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 什么叫长方体的棱?长方体有几条棱?
3. 什么叫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切一切,画一画,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从感官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尊重儿童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探索、观察、分析、判断、归纳……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学具,不仅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探究新知识,而且通过手、身、耳、目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适当地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