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4-05-30李建芬
李建芬
摘要:阅读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我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最便捷的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呢?笔者通过本文试做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效率 方法
一、教师必须适时引导学生的行动及思维,从而激发兴趣
我們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能激发起学生的强大内驱力,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潜在的智慧和毅力,从而使其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悬念、开展合作互助、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除了要引导他们明确各学科的学习目的,还要适时调动他们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因为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的自制力相对比较弱,某一行为的持续时间较短,表现时“冷”时“热”,因此教师必须适时引导。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遇到阅读障碍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豁然开朗;当学生对阅读内容一知半解时,追问一些问题,辅助他们加深理解;当学生产生思维惰性时,针对当前阅读内容有争议的环节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当学生停滞不前,认为自己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所阅读的内容时,教师再针对阅读内容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通过这些步骤,一旦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就能主动地进行阅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经常性地、适时地提醒学生,也可以结合相关活动——阅读大赛、读书评比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这些多种渠道和形式来进行阅读教育,对提高语文阅读效率有很大帮助。
二、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环节不可或缺。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小学生为以后的各学科学习及日常生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被培养起来,他们便能受益终身。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例如边读边记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热爱阅读的习惯、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与培养。比如教学《花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翻阅课外书籍或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总结和汇报。我对于总结全面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激励那些没有准备好的学生下次更加努力。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在应用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为他们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了好的基础。
三、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减少无效劳作,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通过质疑、释疑,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内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从学生角度来讲,质疑也更能够激活其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究。
从阅读教学扩展到语文教学,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都应该不断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踊跃释疑、积极寻疑,让质疑、释疑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那么,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设疑呢?一般来讲,在关键处、重点处、难点出设疑比较常见。比如学习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时,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什么是陨石?”“第四季冰川活动的遗迹指什么?”等等。等学生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分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四、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放下“唯我独尊”的教师架子,把自身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平等地进行阅读、教学、研究……学生在平等的角色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注意倾听学生心声和意见,让学生的不同想法尽情绽放。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敢说、爱说,学习也就更加主动、积极,创新和创造性学习也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五、阅读与写作互相结合,共同发展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体。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为写作打基础。写作又能反作用于阅读,为阅读增添动力。为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加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训练。除作文形式外,还可以通过日记、读书笔记、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些形式的提出势必能推动学生自觉收集材料并进行阅读和课外阅读。
总之,阅读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我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最便捷的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合理指导学生阅读,并通过以上多种渠道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