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

2014-05-30刘艺娇

学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渗透美育语文教学

刘艺娇

摘要:美育是指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品格、情操、素养,让学生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美德最根本途径是美育。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不能单靠对他们灌输进行的,教师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美育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因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够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生素质培养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美育

小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当今小学语文课改教学中颇为重要的方面。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课文的表述与其内涵意义都存在美的因素。教师的角色具有双重任务:教师不仅要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领悟到美育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呢?下面结合我在农村十几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教师展现给学生语言美

教师上课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评价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言美。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上课时,我们先要做到语言美。一方面,教师亲切温和的语文教学语言,可以使学生百般回味。另一方面,教师幽默风趣的语文教学语言,会给学生带来快乐;教师果断有力热烈奔放的语言,能够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激情。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美呢?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言之有序。所谓的序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如果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就会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如果要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们的语言不仅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而且需要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吸引力等。教师要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必须动人并且感情真实,带给学生一种语言美。

二、教师要多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强的人文性。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极为重要。一方面,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更是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它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集中课堂注意力,便于学生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非常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品质最为重要的学习载体,也是连接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虽然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一个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语文教学情境,教师都要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能够更好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情境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神奇与美,他们才可以获得美的感染與熏陶。

三、教师通过启发想象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整体美

语文教师的启发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语文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启发诱导办法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启发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方法,还是一种教学思想,更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得出解决答案。正如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启发学会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给了他们通向独立和成功的钥匙。教师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抽象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意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唤起学生的想象,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丰富。

四、教师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教师上课离不开板书。教师板书的条理美,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板书的简洁美,高度地概括和浓缩课文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教师板书设计能够融板书的整体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样就可以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课堂氛围,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字不仅要写得工整,而且需要注意板书结构合理。如果教师做到了这些,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板书工整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所以说板书结构美,对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前提之一。

五、学生朗读中感受到语文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意境是指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判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语文朗读水平的高低,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训练,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所以教师为学生创设美好语言意境最主要的形式是朗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训练也包括朗读,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法宝。学生朗读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获得思想熏陶,它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朗读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地领悟语文的意境美。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渗透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都应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切实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为实现当今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进而很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为了祖国下一代,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尽自己的绵薄力量。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渗透美育语文教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