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文章、课文、作品的区别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2014-05-30胡芃原
胡芃原
摘要: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是,对文学作品只知鉴赏而不知欣赏,重知识点的讲解和主题思想的提炼,把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大卸八块”,分析得肢离破碎,结果把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妙不可言的美感“讲解”得索然无味,让借助于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成为一句空话。
关键词:文章 课文 作品 区别
引言
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的口头禅是,“这篇文章啊”,“这篇课文啊”,“这篇作品啊”!那么这三种说法的内涵是一样的吗?如果一样,为什么是三种说法?如果不一样,区别又在哪里?
一、文章、课文、作品的概念区分
文章,泛指独立成篇的、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书面文字。外延广泛,既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科学论(文)著(作)、通讯报道、调查报告、产品说明书等。中小学课本上常见的文章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等。即使是小学生写的请假条,只要意思、格式完整,也算一篇文章。
课文,指教科书上的文章。文章多矣,但能上教科书的则少之又少。课文是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文章,是通过读者阅读实践的严苛甄别,选出来的文章,是民族文化的精品。一个民族的语言特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等统统凝聚在课文中了。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学习人类流传下来的各种知识,要接受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化,要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基础,为进入社会做准备。这一切,主要途径是借助教科书完成的。教科书是一个人,乃至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石和构架。可见,“课文”的地位是多么的高,价值是多么的大!
作品,是指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中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作品一般指的就是文学作品,从文体上看即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文章、课文、作品,三个概念,由大到小,一环套一环。文章是个大圆,课文是其中的小圆。课文中包含多种文体,而文学作品只是其中一部分,是小圆中的小圆。三个概念的区分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有什么意义呢?笔者以为主要意义在于启发语文老师要把文学作品当做艺术看,要教出文学作品的艺术个性来。作为教师,当遇到文学作品的时候,脑子里要立即出现一种明确的意识——文学作品不是一般性的文章、一般性的课文,而是属于艺术范畴的文章和课文。既然属于艺术,教师脑子里就要想到和艺术的基本特征相关联的几个常用概念:想象、虚构、形象、情感、个性、独创、象征、比喻、审美——有以上词语作为理论背景,教师就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性质,就会自觉地涌现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方法的意识。这一理论背景不一定马上教给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因为还不到火侯,但是教师必须有這一明确意识。有这个意识和没有这个意识是大不一样的。
二、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方法的区别
首先,在教课之前,先要布置学生课下充分阅读作品原文,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艺术信息,让学生心有所动、情有所感、意有所悟。学生与作品的艺术世界充分交流之后,心中的感受朦朦胧胧、混混沌沌、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不可语达,心中似有无限的话想说,但却说不出,急待教师给以梳理、引导、廓清的,这时候教师开始授课,效果会特别的好。
其次,在教课之中,对于某些词语、形象的理解,甚至主题的归纳总结,不宜说得太死,不宜说得太简单明确。“明确”是一般文章中词语、主题的特点,而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形象、主题有时候是多义的,所指是多向的,可以有广阔的解释空间,因而不宜用太简单明确的归纳把结论封死,从而阻碍了学生联想的思路,逼窄了学生理解的空间。
再次,同理,关于文学作品的某些作业题,答案设计也要符合艺术的特性,有时候不宜用简单的是与非、对与错来处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独立见解的空间。最好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把学生的创造性封死。
第四,教参上的结论未必就是最好的、最终的、唯一正确的结论。教参上的结论只是写教参的人对于作品的观点,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或者说,除了教参上的观点还应该有其他观点的存在。总之要解放思想,不要迷信教参,对于教参要持一种理性的、怀疑的态度。这不是狂妄自大,不尊重权威,而实在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来说,“诗无达诂”,“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话特别有道理。
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这里引一个资料供读者参考,即美国的文学课堂是怎样教学的。一篇署名沈睿的文章《学习阅读》(中华读书报,1995,10,04)介绍了作者在美国读书的情况。作者说,一位讲授“当代美国诗歌”的教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某诗人的全集,放在桌上,翻开,说“让我们开始读诗吧。”“读”是朗读的意思。朗读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然后教授问“读后有什么体会?今天讨论这首诗的抒情成分。抒情与朗读分不开,与音韵、音乐感分不开。”于是两个小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每一个头韵、尾韵。老师为什么那么强调朗读呢?因为文学作品既然是语言的艺术,就得从语言出发。语言中包含语气、语速,于是就得朗读。“念”诗与“读”诗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理解首先是个人的,而不是念别人的现成的结论。一句话,把握文学,先学会阅读。在美国,没有任何类似国内的教科书,全是教授开书单,让学生读原著去,获得自己的感受,带着观点来讨论。作者说,两个学期下来,我深深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处:它教你思考,逼你思考而不是叫你接受别人的现成结论。
笔者认为,美国这种讲授文学作品的方法,虽然是针对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的,但其基本教法、基本精神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是适用的。第一,它符合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文学中那些微妙的精神内涵,如果不通过读者的亲身感受与体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把握无法变为读者自己的精神营养的。与美国教学方法相比,我们往往缺少了在阅读中感受体验这一重要环节。第二,感受体验只是理解把握文学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感受体验之后是做技术(艺术技巧)层面的理性分析。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不但重视“说什么”,而且重视“怎么说”。有了理性的技术分析,感受体验就得到了深化,文学的深层意蕴就得到了开掘。第三,与此相关,它符合文学及各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先是学生自己学习体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集体讨论或老师讲解,这样“逼迫”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结语
没有分清文章、课文、作品的区别,没有弄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没有弄清欣赏与鉴赏的区别,把文学作品当做一般文章讲,没有意识到感受体验是把握文学作品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一上来就老套子地分段落,寻找知识点,总结段落大意,归纳写作技巧和主题思想,整个教学过程都在理性分析的层面上运行。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只记住了几个知识点以及所谓的“主题思想”之类,而对于作品中那些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不可语达的生命信息、心灵信息和情感信息没有任何感受和体验,这等于是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极大失误,不能不说是文学课堂的重大损失。如今,该是从观念上纠正这一错误的时候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