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祖宜:做厨师的人类学博士

2014-05-30依江宁

职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类学家做菜厨艺

依江宁

30岁时,庄祖宜已是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候选人。然而路边的一个发现,却让她顿悟了自己内心的真正志趣所在,毅然转投厨房。

成为博士未必就是成功,成为厨子未必就不快乐!她在美国的厨艺学校度过了最快乐、最充实的一年后,随先生来到香港、上海,一路分享美食,同时观察风情,用人类学家的方式剖析厨房,用跨界的思维传播美食,为她赢得了一大批白领粉丝。

吃饭和做菜,才是内心志趣所在

8年前,庄祖宜辞去台湾一所中学英语教员的稳定工作,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攻读人类学的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完硕士后,她又考取了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的博士。

读博期间,她意外遇到了瓶颈。当初选择人类学的热情在枯燥的学习中渐渐淡去。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不管她如何努力,却总是写不出让自己和导师满意的东西。用了两年拿下硕士学位的她,却读了整整六年的博士。

这个夏天的早晨,她接到了一个让她深受打击的电话,她申请的博士论文奖学金没有通过,而做教授的美梦也仿佛破灭了。

回到租住的地方,庄祖宜做了一顿美食犒劳自己的胃,这是她释放心情的方法。研究所里人人都有念不完的书与写不完的报告,为了纾解压力,有人跑步,有人练瑜伽,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对庄祖宜来说,还真没有另外一种活动比洗菜切菜、淘米腌肉这样熟能生巧的机械性动作更能安抚焦虑。宿舍里的同学们偶尔进厨房泡咖啡、热比萨,见庄祖宜捧着一盆豆荚摘新鲜豌豆,都大呼不可思议。他们怎知庄祖宜盯着计算机老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时,十分钟摘一大碗豌豆是多么有成就感!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着,闻得着吃得到。看着葱蒜辣椒劈劈啪啪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后立即升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

博士论文还要继续,心情郁闷的庄祖宜想换个地方,做外交官工作的先生正好要在哈佛大学进修一年,她便随同先生去了波士顿。她想:“在这么有学术氛围的大学校园里,老公念书我也念书,互相鼓励,肯定有办法将论文完成的。”

由于没有申请到宿舍,到波士顿的第一个礼拜,他们暂住近郊的旅馆。为了尽快找到理想的公寓,他们便去视察哈佛校园周遭的环境。在找房子的路上,庄祖宜看到一排透明的橱窗,门口木制的横匾上写着金光闪闪的“剑桥厨艺学校”几个大字。这种学校她还是头一回看见。透过玻璃窗,一间教室里规规矩矩坐着的十几个身穿厨师服的学生正拼命抄笔记,一个戴高帽的讲师站在一张意大利地图前高谈阔论。另一间教室的后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一间摆满不锈钢器具的厨房,一群学生正在里面忙碌着。

庄祖宜忍不住站在窗口看了好久,“那种感觉大概有点像临死的人看到光吧”。身后漆黑的长廊充满了现实的压力与苦恼,眼前的世界奇幻美好,似乎有无限的可能。那天傍晚折返回来,庄祖宜又忍不住晃到那条路上。透过窗口,她看到厨房里有一个东方面孔的女孩,大概是个日本人,穿梭在一群白人之间,格外显眼,她心中一股莫名的震撼,心想:“那也可以是我呀!”

在别人看来,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突然冒出要去做厨师的念头实在太荒唐了。但庄祖宜却越来越坚定。是的,她咬紧牙关,论文固然迟早可以写完,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可是内心的快乐呢?她怕的是拿到学位后的未来,她会失去一辈子贡献于学术事业的热情,这是最要命的。但厨房点燃了她心中的另一种热情,吃饭和做菜,才是她内心的志趣所在。

职业无贵贱,快乐最重要

两周后,她如同彻悟的佛家一样,毅然决定:博士学位且让它慢慢“候选”吧,剑桥厨艺学校的入学申请表格要麻利填好。

去厨师学校前,庄祖宜给爸爸妈妈打了一个电话,他们出乎意料地非常体谅与支持,妈妈说:“博士不念完当然很可惜,但我希望你不要遗憾终身,快乐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庄祖宜穿着白色的厨师服进入了厨艺学校。这次人生大转弯的经验让她意识到,职业无贵贱,而且她发现,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苛。一开始她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另类选择告诉研究所的老师和同学,没想到他们知道后,连连表示羡慕和赞叹。老师都说,抛弃枯燥论文一身轻松的庄祖宜,此后的生活简直无往不利,人们对吃饭做菜的兴趣远比人类学的兴趣大得多。

从厨艺学校毕业后,庄祖宜又随先生到达派驻第一站的香港。谁也想不到,这位外交官夫人,竟变成了五星级酒店的打杂实习生。

在香港有名的“琥珀”餐厅里实习时,因为采购到的甜菜叶过季了,掌心大的叶子得按纹理修剪成指尖大小,庄祖宜一个人蹲在角落里修到崩溃,但她并未抱怨半句;摆盘时为保持菜品及盘子的温度,徒手拿温度很高的菜和盘子,烫出一排水泡,还撩起袖子故意让人看手上的刀伤、胳膊的烫伤,像展示勋章一样得意洋洋。当实习生的这份艰辛与枯燥,磨炼了这位卧底厨房的人类学家的心性。正如武侠小说里偷练秘籍的扫地僧,终会有朝一日威震江湖一般。

自打人类学家转行当厨师后,庄祖宜自然就把田野调查从民族部落搬到了厨房。她开了一个博客,用人类学家的思维去研究。她基于中国文化背景,对比西式厨房,探索中式专业厨艺的走向。这种独特的视角让她赢得了一大批粉丝。

从大厨房到小厨房

2010年,庄祖宜搬家到上海,当她准备挽起袖管在真正的中餐厨房里大干一场时,两个孩子的先后出生只得让她暂时搁置大厨梦。庄祖宜同样看得开,她觉得学来的一手好厨艺,仅仅用来为爱人做一顿晚餐就已足够美妙。对她来说,做菜不是谋生手段,而是充满乐趣的生活态度。

做了母亲之后,庄祖宜从对厨技的追求中跳脱出来,开始更加关心食材的来源以及烹饪的过程。她向家里的两位阿姨请教上海菜做法,2013年的春天,她迷上了上海的传统美食腌笃鲜,就成天蹲在地上和阿姨学打百叶结,每次都乐此不疲直到腿快失去知觉。每到早上,她又专门去附近的菜场里搜罗时令鲜蔬。在她看来,认识一个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它的吃食,一举便得以体验此地的口味、人情、物价和地理方位。纽约、西雅图、台湾、波士顿、香港、上海一路走来,庄祖宜既是在观察饮食里折射的文化与风土,也在各地的食肆文化的熏染下融会中西。

带两个孩子的庄祖宜,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学厨固然很累,但是怎样也比不上带小孩。好在孩子永远是大人的开心果,有了孩子后无论做什么似乎都更具能量了。面对喜欢的事,她总能够找到各种平衡的方法。有时她在做菜,孩子就在一旁玩打蛋器,说不定这也是对未来美食家潜移默化的培养呢。她并不求孩子未来“前进哈佛”或“迈向斯坦福”,却期许他们能够成为对各国食物都开怀接纳,对各种烹煮方式都张嘴欢迎的小小美食家、快乐国际人。这种在亲子间传递的对美味的体悟,不仅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付出,更是对世界的豁达与热忱。

有时候,她和身边的白领朋友们聊天,发现很多人其实想要学做菜,但怎么就不会呢!做菜这么快乐,庄祖宜就不自觉地想跟大家分享,怎么给家人做一道好吃的小菜,怎样选取最好的食材,如何减少营养流失等等。

从大厨房退到小厨房,给了庄祖宜从容的思考空间。她准备把《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做成系列示范视频,每期介绍一道菜。庄祖宜希望用这样一种简单的形式,跟年轻白领、学生沟通,同时分享对生活、对美食的热爱。一帮年轻人听说她的计划后,义务加入她的拍摄团队,很快,这个系列就上线了,白领一族爱不释手,视频在微博上被转发了一次又一次。

2014年,庄祖宜又将随先生前往印尼首都雅加达。对于庄祖宜来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等到先生退休的生活,“那时如果定居美国,我们就经营一家属于自己的拉面小館。在古色古香的小店中,高汤在一旁的炉火上咕嘟作响,我一身素白站在餐台边,为客人现点现拉一碗地道的西北面;或是定居台湾东海岸,吹着湿黏的海风,做简单的烧烤与西餐,喝先生自酿的啤酒,与老友们一起看日落……”

猜你喜欢

人类学家做菜厨艺
第一次做菜
Module 3 Foreign Food
巧用做菜推销自己
2020年的意外收获——厨艺
玛格丽特·米德: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
不长厨艺只长肉
反思盲区:论人类学家主体性及其概念处理
做菜
小小厨艺大师
寻找源头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