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中职设计专业的应用

2014-05-30龚碧辉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评价课程目标

龚碧辉

摘 要:早在2004年,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方案重点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要求职校教学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在社会上,有不少人质疑中职的设计专业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是否能适应和符合企业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职学校设计专业现有的课程设计和学生培养目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目标 课程设计 目标行动导向 课程评价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

早在2004年,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方案重点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要求职校教学以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职教专家姜太源教授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中,很详细地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职教中的作用和实施方法。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新模式,首先要求学科课程的设计要具有职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又要体现较强操作教学性的特点。其次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要较为突出的社会经历,具有在课堂上模拟工作环境和角色引导转化的能力。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在中职设计专业的运用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具体实践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但是对于设計类专业而言,任何设计公司不会也很难同时大量地接受学生实习,所以,工学结合并不能完整地体现在设计专业上。那么,设计专业如何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呢?笔者认为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成立虚拟的设计公司。

虚拟设计公司以专业或者班级为单位,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则是公司员工,以具体案例作为课程目标,围绕该项目制定课程、选择教材,通过项目的推进,完善各个过程的专业要求,以达到教学目标,最终使学生了解完整的工作过程,掌握专业技能,从而能符合和适应行业要求。

1、课程设计

(1)行业要求导向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我们在课程设计时,要加强对当今行业的全方位了解,并根据行业的需要、行业人才的特点进行模拟情景设计,务求达到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的学习”环境。

(2)典型案例导向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要选定行业典型案例,以实际案例为课程载体,预见在完成该案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而设计相关支撑专业知识,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课程。

2、过程设计

过程设计是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中最核心部分,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设计

既然是虚拟的设计公司,那么我们就必须按照一般设计公司的岗位设置,在班级设置相应岗位。在岗位设置完毕后,我们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招聘”学生。

(2)学生能力分工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发展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过程。在过往,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智能,而忽略其他才能。就设计专业而言,智能只是专业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设计类别,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我们结合典型案例,按照学生的能力倾向,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尽其所能,发挥其专业个性,最终让学生重建信心,将其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

(3)知识点支持

任何一个专业都不是单一的,必然是不同专业的集合体。简单而言,设计专业可以分为基础和专业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基础部分的绘画能力和专业部分的设计理论与软件操作能力等。在这两部分中可以继续细分,比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设计构成;比如软件可以分为PHOTOSHOP、3DSMAX等等。所以,我们在推进专业典型案例的时候,需要哪部分知识的支持,我们便选择相关教师参与,让专业教师补充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而进一步推进项目,直至项目完成。

三、课程评价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否能适应我们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要求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论证。

1、是否符合企业要求。我们知道,一个健全的设计公司是按照不同的专业设置岗位的,大量的任务必须协同工作,这就要求员工必须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符合岗位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不是培养全才学生,而是培养专才,让学生最少掌握一门技术,这是符合企业要求的。

2、是否符合学生个性能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最为明显的,学生们具有各式各样的才能。但是,在突出智能的传统教育中,他们往往是一个“失败者”,为了取得优秀的“成绩”,只能压抑个性。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参与不同的岗位,学习符合其个性发展并能发挥其所长的知识,因材施教,最终将慢慢重建其对自身发展的信心。

3、是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我们是按照学生的特点分配岗位,发挥其所能,让学生逐渐发现其专业优势,进而培养信心。有了信心和兴趣,学生自然会将精力放在学业上,专业技能自然得以提高。

4、是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许多学校我们的课程与学生是单向的,学生没有互动的权利。打个比方,一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很好,但是在课程设计上,这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是语文、数学等课程,等绘画课程开始时,这个学生已经迷失了,最后什么都没学好。这样的教学是否有效?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最基本而言,我们的案例要求学生需要怎样的专业知识,我们则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就是有效的。

5、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有两个任务,一是教会学生做人,然后是教会学生技能。中职教育德育为先,而德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活动德育正被人们所推崇。我们可以将专业教学作为活动德育的一部分,让学生将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来,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的要求塑造、健全其人格,转化后进生,为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创造条件。同时,具有良好技能的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树立良好形象的表现,是学校实践社会职能的途径之一。这都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潜在趋势。

6、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以人为本。我们不同的岗位设置便是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发展其优势,发挥其所长,是符合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

四、结论

通过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论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在设计专业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的,是一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不仅让学生实现了专业实践,还给教师提出了教学必须贴切行业要求的新课题,促进了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让教师走出校门,走进社会。

所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在中职设计专业上的应用是具备一定合理性和现实性的,是教师与学生增强互动,相互促进的教学平台,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健全人格、树立信心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姜大源研究员的讲座.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杨明.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评价课程目标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基于学徒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