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新教育的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思考
2014-05-30王芳
王芳
【摘要】本文是针对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问题的探讨。经济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工具,它对于其它相关经济专业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相关问题,然后就具体的课程创新与改革途径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应用
前言:经济数学的基础课程通常是由《线性代数》、《微积分》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构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在高等教育方面投资力度的增加,经济数学作为一门定量分析的工具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同时,我国各高校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方面的现存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与经济数学相关的专业人才发展。为此,本着努力创新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原则,积极改善现有的经济教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弊端,应当是未来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经济数学课程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经济数学都被各高校看作是经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与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这几门课程的必备数学工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各门专业课程也在摸索中不断改革与深化。这其中,经济数学可谓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例如,许多高校认为过去的教程太过于深奥,删减了不少专业强度大的教材内容,相应的教学时数也有所减少,教学要求相比于过去降低了许多,还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经济数学课程。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高校学生数学底子薄,数学素质下降,也为与此相关的其它数学课程教学增加了难度。
在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方面,主要又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
(1)教学手段简单,形式枯燥
目前高校教学形式虽然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许多学校教学模式仍旧延续着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其特点在于教师满堂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互动,最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连讲课内容的10%都学不到,效率极其低下。而且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多是依靠传统的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影音教学等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消极、被动的心态,影响教学质量。
(2)课程内容与其它专业课程脱节
经济数学作为一门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为其它专业所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重视该课程的工具和怎样应用的特点。但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在理论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显然要高于实践应用教学,如课堂教学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很少涉及到具体的应用和实践教学,考试内容也多照搬书本例题。学生虽然考试都能通过,甚至考试成绩很高的优等生,面对实际的应用案例仍然是无所适从,进而不免会产生所学无用的消极情绪。
(3)教师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因高校学习环境过于宽松或其它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够端正态度,使得教学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加上许多高校教师都是外聘的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像是在单纯地履行一种义务,而没能够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认真授课。其次,高校教师容易受到重科研而轻教学趋势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深奥的理论性知识降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数学基础。另外,现阶段许多经济数学课程教师多为数学专业的优秀人才,而对于经济管理类的内容了解很少,这样就使得教师往往会从纯数学的角度来授课,没办法将数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教师本身实践能力的缺陷问题。
二、面向创新的经济数学课程改革途径
(1)经济数学教学目标的改革
经济数学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创新,应做好以下几点:①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数学这么工具来解决经济概念和经济问题的能力;②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数学建模训练,逐渐锻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解决的能力;③教学过程应结合数学软件包,以便于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④完善教学课程的设计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
(2)建立多模块的教学模式
针对高校中学生彼此数学基础差异化的问题,经济数学的教学也应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建立多模块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同一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分层次、分目标的教学活动。首先,基礎模块作为经济数学的基础内容,是学生的必修课,所以其教学内容应保证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数学的需求。其次,针对想要继续深造或对课程内容有更高要求的学生,可设计提高模块以满足其需求。此外,还可设置拓展模块,其内容应包含两方面内容:①保证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经济问题能够紧密联系起来,可通过案例分析、课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到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巧。②应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深层次教学,为考验的学生奠定基础。
(3)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其考核方式也应当充分体现出对于学生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测试,而非单纯的理论知识。为此可将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即首先是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定义的掌握与熟练程度的考核;其次,考核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还需要对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过程(如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予以考评。针对这些内容的考试内容应为:过程考试(给出案例,进行讨论),平时成绩(平时作业及出勤情况),笔试成绩占 40% ,过程考试成绩占 40% ,平时成绩占 20%。
(4)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为此要加强校方师资力量的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尽量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要求教师除了本专业经验之外,还应涉及相关的会计、经济、计算机等辅助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很好的将各专业之间有效的衔接起来,并让学生也掌握到经济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看作是授课过程的核心,努力寻求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自己制作一些生动、有趣且能充分体现教学难点和要点的课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尤其是一些解题的思路,需要将整个推导演算的过程一步一步展现出来,并结合板书的使用,从而刺激学生各感官协调运转,增强其记忆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经济数学的课程创新改革应当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将数学教学活动与实际的社会经济问题联系起来,以典型的经济活动案例导出数学理论来,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期末的实践考核等一系列手段,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好这门应用课程的全部理论内容和实践技巧。
参考文献:
[1]胡宗义.略论经济数学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4):122-124.
[2]严士健.数学思想与数学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J].数学与教材研究,2011年12月(下)。
[3]粱翠.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