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2014-05-30何明菊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肺部感染

何明菊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护理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比较χ2=10.4357(P=0.0012);咳嗽程度评分比较χ2=3.3765(P=0.0011);痰液粘稠评分比较χ2=2.7799(P=0.00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风心病瓣膜置换术;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81-02

进行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时,患者需要在低温全麻且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插管、体外循环、手术创伤、术后呼吸机的使用均会对患者机体的内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引发术后肺部感染[1]。我院为提高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降低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对40例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2.6±3.1)岁;体质量48~76kg,平均体质量(62.3±8.9)kg。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1.9±3.5)岁;体质量48~79kg,平均体质量(64.5±8.1)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術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由于风心病患者于手术结束后需要终身服用华法林用于抗凝治疗,所以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对患者术后的康复造成了不良影响[2]。术前应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的意义、麻醉方式及手术过程,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不良心理。②术前对于出现肺部感染及有原发病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控制治疗,尽快对患者出现的感染源进行确定,在明确致病菌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体质较差的患者,应指导其调整饮食结构,使用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食物。③术前一周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同时进行健康教育。

1.2.2术后护理

①术后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尽快让患者脱离呼吸机,并尽早拔除气管。②给予患者无水湿化瓶氧气吸入,采用高压氧气导管与雾化罐连接,持续性对患者进行面罩雾化加压给氧。③按照无菌操作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并做到一吸痰一换管,每次进行吸痰的时间应在15s内,吸痰的同时注意操作的轻柔,动作迅速[3]。④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叩背护理,帮助患者排痰。⑤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⑥控制病房感染,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并对探视人员进行加强管理,防止病原菌进入患者的治疗环境。⑦对患者进行每日3次的口腔护理,指导患者进食后应采用清水漱口,降低食物残渣引发的细菌繁殖,从而造成肺部感染。⑧在对患者进行各类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观念进行操作。

1.3评价标准

1.3.1感染评价

患者于2d内出现2项以上即可判定为肺部感染[3]:①体温持续在38℃以上;②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③肺部出现湿罗音/呼吸音降低;④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出现脓性分泌物;⑤经痰培养结果提示致病菌感染;⑥经胸片提示肺部出现浸润病灶。

1.3.2咳嗽程度评价

患者于1d内未发生咳嗽则计0分,出现9次以下则计1分,出现9~20次则计2分,出现20次以上则计3分。

1.3.3痰液粘稠度评价

患者咳出的痰液量少、稀薄、色白则计0分,量中、稀薄、色白则计1分,量中、稀薄、粘痰则计2分,量多、粘稠、色黄则计3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自护理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各自护理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n;%χ±s;分)

分组 例数 肺部感染 咳嗽程度 痰液粘稠

对照组 40 10(25.0) 1.71±0.90 1.69±1.21

观察组 40 3(7.5) 1.06±0.82 1.05±0.81

χ2/t值 10.4357 3.3765 2.7799

P值 0.0012 0.0011 0.0068

注: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咳嗽程度、痰液粘稠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风心病患者由于长时间受到心脏血流异常的影响,造成患者的机体处于一种营养不良的状态,免疫功能随之下降,患者时刻处于易感状态[4]。在对风心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的过程中,由于手术需要使患者完全处于体外循环的状态下,再加上长时间的各类侵入性操作、瓣膜异体的置入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对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了更进一步的破坏。所以,风心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后常常引发各种感染,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当肺部发生感染后,对心脏的负荷进一步加重,对于疾病的预后极为不良[5]。另外,由于手术过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若长时间的使用呼吸机,或是呼吸机的使用不当,也会加重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

对于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护理,首先是要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错误认识,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给予患者信心战胜疾病。其次是要降低诱发肺部感染的因素,保证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术后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雾化吸入等治疗,促进患者痰液的稀释,便于排出,降低肺部感染的几率,同时促进肺部复张[6]。最后,加强各种基础护理的操作,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每日的护理,指导患者的饮食结构,帮助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整个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控,并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相关护理措施的调整,最终达到降低肺部感染的几率。

本次研究中,采用预防性护理的患者于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观察组咳嗽程度评分1.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分;且观察组痰液粘稠度评分1.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分;说明通过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咳嗽能力,改善痰液的粘稠度,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几率。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变化,通过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的有效交流,并进行相应护理的指导,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能自觉的进行康复训练,改善了呼吸功能,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智育.脑卒中患者预防性肺部感染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365-366.

[2]曾伟.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J].中外医疗,2012,31(11):156-157.

[3]覃文婷.预防性护理对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331.

[4]袁文萍.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6):116-117.

[5]王丽,冉小燕.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6):405-406.

[6]范文慧,宋淑平,刘颖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8):3540-3543.

猜你喜欢

预防性护理肺部感染
预防性护理在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预防性护理在普外科术后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两种不同排痰方法的比较及护理
探讨冠心病的预防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