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刺激治疗神经肌肉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

2014-05-30陈灿旭陈益樑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脊髓损伤临床疗效

陈灿旭 陈益樑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康复科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接收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不但给予常规治疗而且还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经过为期8周的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24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以及ASIA评分。结果:观察组无论在治愈率还是在24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ASI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治疗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068-02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多见于脊髓损伤引起的并发症,该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和不便[1-3]。我院康复科于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接收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康复科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接收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4-56岁,平均45.1±2.6岁,按Yongchi分类:大脑皮层型17例,脊髓协同型(s型)11例,截瘫型(f型)8例,病程2.1±0.3年;实验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2-56岁,平均44.4±1.5岁,按Yongchi分类:大脑皮层型18例,脊髓协同型(s型)12例,截瘫型(f型)6例病程2.2±0.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Yongchi分类以及病程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低频脉冲疗法(非损伤性脉冲疗法),治疗地点在美国Chattanooga电疗组合的工作站进行,使用Tens仪其脉冲电流控制在1000H频率以下对患者电刺激治疗,将电极放置于膀胱区体表,以三角波为主,脉宽 0.01-300毫秒,输出频率 1-1000Hz,治疗时间 0-60分钟,2次/日。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患者使用间歇导尿或连续引流,且应用α受体阻滞剂麻黄素(内蒙古盛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5mg/片,生产批号20101218)25mg/次,2次/日。

1.3 疗效评价标准[4-5](1)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2)观察两组的24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3)计算两组的ASIA评分(包括感觉加运动评分)。

1.4統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相关数据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

由表1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优于对照组。

表1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组别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4(66.67) 11(30.56) 1(2.78) 35(97.22)

对照组 12(33.33) 8(22.22) 16(44.44) 20(55.56)

2.2观察两组的24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以及ASIA评分

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24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ASIA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是值得医学专家们重视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以车祸、外力损害两种情况为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不同节段、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引起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和其它全身并发症,因此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法对该疾病都是至关重要的。

表2观察两组的24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以及ASIA评分

组别 24h排尿次数(次/d) 每次排尿量(ml) 残余尿量 ASIA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1.07±3.83 5.12±

1.19 114.21±

10.14 189.90±

11.35 139.86±

9.74 90.15±

2.37 187.43±

11.25 170.04±

9.37

对照组 10.98±3.79 8.34±

2.17 113.79±

10.26 145.27±

10.83 138.97±

9.91 110.09±

3.32 186.54±

10.94 172.49±

8.95

据有关研究报道,针灸治疗和电刺激治疗已成为医生们重点研究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临床疗效显著。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神经肌肉电刺激,其作用机制为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病变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与淋巴系统回流,延缓病肌萎缩的时间,促进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系统的恢复,以其机械效应、热效应、理化效应起到治疗作用。它本身低压、低频,无电解,有对感觉、运动神经产生强烈的刺激的特点。

本研究课题发现,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论在治愈率还是在24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方面均优于常规疗法。只有ASIA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治疗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庞日朝,张安仁,王画鸽,等.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作用[J].西南军医,2008,10(2):44-45.

[2]黄素芳,陈秀英,黄丽葵.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9,9(9):68-69.

[3]沈雅萍,胨秋雁,董力微. 突发电刺激结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9):2961-2962.

[4]杨幸华,燕铁斌,彭树秀,等. 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8(24):715-718.

[5]贾党培,潘一一,李莉 .电刺激骶神经结合视觉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53-55.

猜你喜欢

脊髓损伤临床疗效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