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

2014-05-30石方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频超声肺炎支原体诊断

石方

【摘 要】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在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病史与超声结果图像。结果 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多位于脐周与右下腹,淋巴结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或点状血流信号。所有患儿均出现腹部疼痛,其中右下腹疼痛14例,脐周腹痛12例,左下腹疼痛2例,剑突下疼痛2例;合并呕吐15例,咳嗽10例,周围淋巴结肿大8例,发热8例,肺炎7例,腹泻4例,头晕1例。结论 高频超声在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肺炎支原体 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 3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84-0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见于7岁以下的儿童,也是儿童腹痛中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1],所以难与阑尾炎、肠胃炎、肠套叠等疾病进行鉴别。随着近年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而造成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常见病因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我院对既往30例患儿的临床病史与超声结果图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高频超声在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6±3.4)岁;病程1~14d,平均病程(9.1±3.7)d。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右下腹疼痛14例,脐周腹痛12例,左下腹疼痛2例,剑突下疼痛2例;合并呕吐15例,咳嗽10例,周围淋巴结肿大8例,发热8例,肺炎7例,腹泻4例,头晕1例。经彩超检查提示肠系膜淋巴结长10~26mm,平均长度(15.8±3.6)mm。

1.2 检查方法

使用acuson antares彩超仪对患儿进行检查,探头频率控制在7.5MHz。检查时患儿取平卧位,对患儿的全腹进行扫查,首先排除是否出现肝胆胰脾肾脏疾病,并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有肠套叠、肠管扩张、腹腔内是否出现肿块等现象。然后改用高频探头对患儿的右中下腹、脐周区域、血管周围及患儿指定的疼痛部位进行扫描,观察是否出现淋巴结肿大,并根据彩超结果进行确定。检查时注意进行多切面的扫查,并仔细观察肿大淋巴结分布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包膜及内部血流情况等。最后仔细观察下腹部或髂窝处是否出现积液。

1.3 评价标准

根据国内外公认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标准进行判定[2],确定同一区域肠系膜上存在一个以上的淋巴结显示,并对淋巴结的最大切面的长径、短径进行测量。其中长径在1cm以上,短径在0.5cm以上,且纵横比值超过2以上,则判定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1.4 治疗方法

30例患儿均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给予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国药准字H43020028)20-30mg/kg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3~5d,,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阿奇霉素颗粒(国药准字H10970131)口服治疗,10mg/kg.d/次,1次/日,连续服用3d后停用4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3个疗程。

2 结果

2.1 患儿声像检查结果

30例患儿出现淋巴结肿大,其中脐周16例,右下腹12例,左下腹2例。淋巴结大小为10mm×5mm~26mm×16mm。且淋巴结均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声像表现为:形状呈豆狀或肾状结构,外部光滑完整,皮髓质分界清晰可见,内部回声呈中低回声。淋巴结与淋巴结之间呈现散在分布,或呈现串珠状分布,未见明显的融合(详见图1及图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淋巴结内供血呈现条状血流信号或是点状血流信号,经脉冲多普勒提示RI在0.51~0.62之间,其中合并少量髂窝积液患儿共4例,最深处可达2.0cm,使用高频探头频率扫查后更为明显(详见图3)。

3 结论

儿童发育时期的免疫系统活跃,但其机体发育并不完善,各种病原微生物都能通过肠系膜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男童发生肠道系膜淋巴结炎的比例高于女童,且以春冬季节常见,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或是肠道感染合并发作[3]。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毒素会随着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局部淋巴结出现肿大。而小儿肠系膜部位的淋巴结相对丰富,所以容易引发肠道内的病原微生物在回肠末端吸收,并进入淋巴管,导致淋巴结发炎,最终引发患儿腹痛。

由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再加上患儿的腹壁较薄,适合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正常儿童的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在2~5mm[4],淋巴结皮髓质结构清晰,且淋巴门不会出现血流信号。当肠系膜淋巴结发炎时,淋巴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通常长径增长在1cm~2cm,短径增长在0.5cm以上,且纵横比值超过2以上。淋巴结髓质的分界线基本清晰可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淋巴门出现血流信号[5]。肠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其中包括淋巴管、淋巴结与血管等。而淋巴结炎发生炎性病变容易造成腹膜发生局部渗出,出现腹腔积液[6],本组中出现4例患儿腹腔积液。由于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造成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特异性并不明显,所以应该与发生在结肠区域、回肠区域的疾病进行鉴别,特别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核、肠套叠、阑尾炎、恶性淋巴肿瘤等,均可以造成淋巴结增大。此时应该结合患儿的临床病史、体征、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纵横比继续全面的分析,以提高诊断率。

本次研究中,30例患儿均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提示所有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多位于脐周与右下腹,淋巴结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或稀疏血流信号。通过高频超声对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洪山,周艳萍,刘洪全等.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致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8):85-86.

[2]邓勇.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221-222.

[3]姚梦霖,连朝辉,杨传忠等.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不同年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6):38-40.

[4]王丙增,张宏.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26例临床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4):49.

[5]于谦.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腹腔积液7例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1):102-102.

[6]井夫杰,李金鑫,于全军等.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1023-1024.

猜你喜欢

高频超声肺炎支原体诊断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经支气管镜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高频超声结合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