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生实习期间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纵向研究1)

2014-05-30周冬梅

护理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条目效能量表

周冬梅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沟通能力在护理人员的工作中愈来愈具有重要的地位[1]。国外对护理人员要求的第一素质就是沟通能力,甚至认为与病人、同事、管理者的交流与沟通比技术更重要[2]。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用70%的时间与服务对象及工作伙伴进行沟通[3];有效沟通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需要[4]。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成为合格护士的关键环节[5],而临床实习期也是培养护生沟通能力的关键时期[6]。本研究调查了护生实习期间临床沟通能力的变化,期望为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2年7月—2013年3月完成实习的中职和高职护生263人作为研究对象,有部分护生中途因升学等原因流失,4次调查均完成的护生共161人,其中高职护生58人,中职护生103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护生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班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抚养其长大的主要家庭成员、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参加课外活动的频率、与同学关系、与带教老师的关系、以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工作等内容。

1.2.1.2 一 般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表最早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Schwarzer教授与其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7]。有10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1级~4级评分,完全不正确计1分,有点正确计2分,多数正确计3分,完全正确计4分。该量表为单维度量表,只统计总均分,将所有10个条目得分相加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反之越低。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Zhang等[8]于1995年在香港大学生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1周间隔的重测信度为0.83,10个条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系数在0.60~0.77。

1.2.1.3 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 该量表由杨芳宇等[9]研制,分为6个维度,28个条目。其中建立和谐关系6个条目、敏锐倾听5个条目、确认病人问题5个条目、共同参与4个条目、传递有效信息3个条目、验证感受5个条目。该量表采用4级计分法,从不、偶尔、经常、总是,正向题从1分~4分,反向题从4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沟通能力越强。该量表的CVI为0.84,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46,重测信度为0.84。

1.2.2 资料收集和统计方法 由研究者或经过培训的老师发放调查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并取得其知情同意。于实习前、实习1个月、实习4个月和实习结束时分别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第1次共发放问卷272份,有效回收263份,有效回收率96.7%;263名护生中有效完成第2次问卷者247人;完成第3次问卷者221人;完成第4次问卷者161人。最终4次问卷均完成的有效问卷161份。

1.2.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6.0建立数据库,应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对护生的一般资料、一般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进行描述统计,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中职、高职护生不同实习阶段临床沟通能力的变化趋势。

2 结果

2.1 护生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护生一般资料 人

2.2 中职、高职护生不同实习阶段一般自我效能得分 比较(见表2)

表2 中职、高职护生不同实习阶段一般自我效能得分比较±s)分

表2 中职、高职护生不同实习阶段一般自我效能得分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实习前 实习1个月 实习4个月 实习结束时高职58 2.40±0.46 2.46±0.42 2.47±0.47 2.38±0.55中职 103 2.36±0.50 2.45±0.53 2.53±0.53 2.59±0.56 t值 0.573 0.141 -0.867 -2.279 P 0.567 0.888 0.387 0.024

2.3 中职、高职护生不同实习阶段临床沟通能力比较 (见表3)

表3 中职、高职护生不同实习阶段临床沟通能力比较±s)分

表3 中职、高职护生不同实习阶段临床沟通能力比较±s)分

组别 人数 实习前 实习1个月 实习4个月 实习结束时 F值P高职 58 81.17±8.57 86.05±8.01 84.38±8.53 82.53±7.75 15.374 <0.05中职 103 82.80±8.71 86.69±9.16 84.84±8.21 82.96±7.85 15.697 <0.05 t值 -1.303 -0.196 -1.859 -0.111 P 0.255 0.658 0.051 0.740

表3显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高职和中职护生实习前、实习1个月、实习4个月、实习结束时临床沟通能力得分,结果显示高职和中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但不同学历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分组这两个因素间无交互作用(F=1.586,P>0.05),说明不同学历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实习有助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实习阶段中职和高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P<0.05)。这与康凤英等[6]证实实习有助于提高护生总体临床沟通能力的结论一致。在临床工作中,护生能将课堂上学到的沟通技巧应用于护理实践,有较多的机会与病人进行沟通,其临床沟通能力也因此得到提高。无论高职还是中职护生,实习1个月后沟通能力增高最明显,实习4个月和实习结束时虽仍高于实习前,但比实习1个月有所下降。分析原因,本研究中护生均为“90”后,接受能力强而缺乏恒心,且性格开朗者占多数,刚进入医院实习时,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场所,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积极融入新情境中,因此实习1个月时沟通能力增高最为明显。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逐渐熟悉了各科室的工作内容,新鲜感减退,工作积极性不能长久保持,沟通主动性也随之下降,实习结束时下降尤为明显。值得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深思,护生沟通能力经过短暂的实习已经出现下降,是否与当前护士较高的职业倦怠和流失率相关?其根源和深层次的原因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学历护生实习期间临床沟通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劳利迪等[5]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该研究于实习后期对本科、专科和中专共108名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调查,认为不同学历护生临床沟通能存在差异,专科生优于本科生,本科生优于中专生。该研究中本科生样本量较少,且为调查性研究,未考虑时间因素对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故研究结论须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3.2 实习期间护生自我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习前、实习1个月、实习4个月中职和高职护生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习结束时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职护生高于高职护生,分析原因可能与高职护生对工作内容期望过高有关。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是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该理论认为,能力的充分发挥既需要技能,也需要有效运用技能的自我效能信念[10]。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自己拥有成功执行某种特定行为能力的自信[11],在医院里,高职和中职护生往往共同在病房实习,实习内容也大致相似,而高职护生对自己的期望高于中职护生,对于完成与中职护生相似的工作内容产生的自信要低于中职护生,随着实习的深入,这种自信更加不明显,反而有失落感,因此在实习结束时反而低于中职护生。护生自我效能的提高与临床沟通能力密切相关,本研究提示,今后的研究应注重护生实习期间自我效能的提高,尤其是针对高职护生。

4 建议

实习阶段是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关键时期,实习初期和中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提高较明显,实习结束时有所下降。学校应开设专门的人际沟通课程,可对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医院开展各种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讲座,带教老师应加强培养护生沟通意识,言传身教,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在培养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时应抓住实习后期这一关键时期,注重培养护生对职业的热爱和耐心的工作态度,使护生积极主动地与病人有效沟通,进而提高整个实习期间的临床沟通能力,为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夯实基础。

[1]于文永,景晓荣.本科护生沟通能力的分析与培养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10C):2811-2812.

[2]Rosenstein AH.Nurse physician relationship:Impact on nurse satisfaction and retention[J].Am J Nurs,2002,102(6):26.

[3]梁芳,王磊,刘艳华.培养护生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8B):2171-2172.

[4]王蓓,俞群亚,于冬梅,等.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做法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A):70-71.

[5]劳利迪,江爱玉,金技丽.护生实习后期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92-93.

[6]康凤英,闫丽娟,陈晓莉,等.护生实习前后临床沟通能力的比较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9):1202-1204.

[7]Schwarzer R,Bassler J,Kwiatek P,et al.The assessment of optimistic self-beliefs:Comparison of the German,Spanish,and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Appl Psychol-Int Rev-Psychol Appl-Rev Int,1997,46(1):69-88.

[8]Zhang JX,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Psychologia,1995,38(3):174-181.

[9]杨芳宇,沈宁,李占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的初步研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3.

[10]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59.

[11]陈烨,易淑明,戴肖松.大专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5C):1434-1436.

猜你喜欢

条目效能量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