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影响1)

2014-05-30崔妙玲钟博华

护理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戒烟量表病人

赵 琳,崔妙玲,钟博华,马 娟,王 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具有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临床特征。COP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均是多发性疾病,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OPD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也成为COPD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综合干预包括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合并CVD的COPD病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1年3月—2012年12月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且合并有CVD的病人74例,选择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2007年COPD治疗指南》[1]对病情知情并自愿参加及愿意配合随访的病人。在本研究中,COPD合并CV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内容:①为病人建立档案,定期随访;②鼓励和劝导病人戒烟;③对病人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建议体重超重的病人减重的速度通常以每周减重0.5kg~1.0kg为宜;④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⑤运动方案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要求病人自数心率来监测运动强度,不超过目标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60+安静心率][2]为宜,运动时间和频率可以根据病人个人情况调节,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3个项目[3];⑥制作吸入技术操作手册,包括常见吸入器的使用技术,配合使用安慰剂的吸入装置,使病人掌握吸入技术;⑦鼓励病人每天坚持15h以上1L/min~2L/min的低流量吸氧。

1.2.2 研究工具及观察指标

1.2.2.1 病人一般资料量表 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

1.2.2.2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4]用MMRC量表评价病人的呼吸困难情况。

1.2.2.3 生活质量问卷 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5]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 (SF-36)[6]。SGRQ能较敏感地反映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变化,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评估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SGRQ分别对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3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值范围为0分~100分,分值越低代表COPD病人的健康状况越好。SF-36作为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生存质量,广泛应用于评估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8个维度36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病人的健康状况越好。

1.2.2.4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7]0分~7分代表正常;8分~10分表示轻度抑郁/焦虑;11分~14分表示中度抑郁/焦虑;15分~21分表示严重抑郁/焦虑。

1.2.2.5 疲乏量表-14(FS-14)[8]疲乏量表 FS-14由14个条目组成,其中8项反映躯体疲乏(physical fatigue),6项反映脑力疲乏(mental fatigue)。根据其内容与受试者实际情况的符合与否,回答“是”或“否”,回答“是”为1分,“否”为0分。

观察病人肺功能:包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1.2.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 Windows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方差齐时采用两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时作t’检验。各组数据所得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 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 对照组男34例,女3例;年龄(66.41±9.9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或中专11例,专科及以上7例;病程(11.21±5.28)年。干预组男33例,女4例;年龄(68.24±10.3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或中专11例,专科及以上6例;病程(11.31±7.10)年。

2.2 两组各量表得分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各量表得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s) 分

2.3 两组肺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比较

2.4 两组吸烟、戒烟情况 干预前吸烟情况:对照组7例病人吸烟,干预组6例病人吸烟;干预后戒烟情况:对照组3例病人戒烟,干预组病人全部戒烟。

3 讨论

一项对COPD急性加重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39%的病人死于心力衰竭,仅14%的病人死于呼吸衰竭[9]。一项研究对接受长期氧疗的COPD病人随访中发现,其呼吸疾病的死亡风险降低,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却明显升高[10]。最近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患缺血性心脏病的COPD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更差、呼吸困难更为严重,而且急性加重的恢复时间延长[11]。因此,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COPD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本研究中,通过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干预组病人的戒烟效果比对照组好,说明干预组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后,病人的戒烟意愿加强,戒烟的主动性提高。戒烟是COPD病人重要的干预手段,COPD的治疗中戒烟是十分必要的[12],吸烟是COPD和CVD共同的重要危险因素。COPD病人因为长期慢性缺氧会加重心脏负荷,尤其合并有CVD的COPD病人,心脏负荷更重。干预组能进行持续有效的家庭氧疗,氧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和减缓肺功能的减退,同时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病人的运动能力,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干预组病人的焦虑、抑郁得分较常规组低,说明有效的放松疗法对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影响。心理辅导是治疗焦虑抑郁的有效措施之一[13,14],心理状况的好转会增加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治疗依从性增加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规范化治疗时应加强病人情绪的疏导与心理护理,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干预组病人的疲乏程度较对照组病人有所减轻,有氧运动、呼吸训练等可缓解COPD病人的疲劳。Lewko等[15]研究表明,COPD病人的疲劳由多种因素构成,包括主观性、多维性、波动性、非特异性等特征。疲劳不仅仅是身体的问题,还会产生明显的情绪、心理、社会性的后果[16],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运动训练可以改善病人的呼吸肌肌力及耐力,从而改善病人的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受性。疲劳虽然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干预减轻病人的不适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合并CVD的COPD病人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的疲乏感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谭思沽,刘洵.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6-77.

[3]Wongc J,Goodridge D,Mardniuk DD,et al.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COPD partjcipating in a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pgram[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0,5:319-326.

[4]Celli BR,MacNee W.AST/ERS task force.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J].Eur Respir J,2004,23(6):932-946.

[5]Jones PW,Quirk FH,Baveystock CM,et al.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Respir Med,1991,85(Suppl B):25-31.

[6]Ware JEJ,Sherbourne CD.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Med Care,1992,30:473-483.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订版):223-226.

[8]Morfiss RK,Wearden AJ,Mullis R.Exploring the validity of the chalder fatigue scale i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JPsychosom Res,1998,45(5):41l-417.

[9]Zvezdin B,Milutinov S,Kojicic M,et al.A postmortem ananlysis of major causes of early death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OPD exacerbation[J].Chest,2009,136(2):376-380.

[10]Ekstrrom MP,Wagner P,Strom KE.Trends in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in oxygen-depend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183(8):1032-1036.

[11]Patel AR,Donaldson GC,Mackay AJ,et al.The impac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on symptoms,health status,and exacerb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PD[J].Chest,2012,141(4):851-857.

[12]陈菁,徐清,杨硕,等.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9):1565-1566.

[13]Lamers F,Jonkers CC,Bosma H,et al.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n depressed COPD patients:Effectiveness of a minim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J].COPD,2010,7(5):315-322.

[14]张康颖,孙慧君.个性心理辅导对缓解"90后"护生职业紧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5B):1768-1769.

[15]Lewko A,Bidgood PL,Garrod R.Evalu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edictors of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COPD[J].BMC Pulmonary Medicine,2009,9:47.

[16]Scrutinio D,Temporelli PL,Paasantino A,et al.Long-term secondary revention programs afte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the reduction of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 focus o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J].Future Cardiol,2009,5(3):297-314.

猜你喜欢

戒烟量表病人
谁是病人
戒烟文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戒烟
病人膏育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