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连接标记“这一来”
2014-05-30黄均凤
黄 均 凤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武汉 430205)
一 “这一来”的虚化轨迹
“这一来”是否虚化,标志有二:(1)是否参与句子成分的构建,如果带有主语或“来”带有时体成分,则尚未虚化;(2)句法位置,是处于句内还是句间。现代汉语中的“这一来”源自元明时期,由表实义的动词短语虚化而来。例如:
1) a (鲁肃云)主公,鲁肃这一来则为周瑜累次要取荆州,多瞒不过那诸葛孔明,今又定了一计。(《元曲选•隔江斗智》1折)
b(陈世英见科、云)叔父,您孩儿多时不见尊颜,请受您孩儿一拜咱。(做拜科) (陈太守云)……孩儿,我且问你,此一来为何?(《元曲选•张天师》1折)
2) a叵奈刘季那厮,濯足相见,明明觑的咱轻如粪土。这一来咱好差了也!令人,传下将令,即刻拔营而起,重回咱九江去来。(《元曲选•气英布》2折)
b兄弟,这老儿不好惹,动不动先斩后闻,这一来,则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元曲选•陈州粜米》3折)
上例的“这一来”,例1)表义实在,仍为动词短语,做谓语,而例2)则居于句子之间,意义已经虚化,起连接句子的作用。这表明,动词短语“这一来”在元明时期已经开始虚化。
至明代,“这一来”的动词性用法仍然相当普遍,例如:
3) (程朝奉)同着金朝奉,取路投台州府来。这一来,有分教:……(《初刻拍案惊奇》)
4) 那些小妖又去报道:“孙行者又来了。”红孩仰面笑道:“那猴子想是火中不曾烧了他,故此又来。这一来切莫饶他,断然烧个皮焦肉烂才罢!”(《西游记》第四十一回)
上两例中,“来”的主语分别是“程朝奉、金朝奉”与“孙悟空”,“来”回指前文中的动词“来”,表明“这一来”尚未虚化。
到了清代,“这一来”的虚化用法逐渐增多,例如:
5) 你这一来了,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红楼梦》第十六回)
6)如今却又见他母亲给请了舅母同去(L),心里一想,这一来(D),弄得一家不一家,两家不两家,益发不便了(S),登时方寸的章法大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①L指Leading sentence(前导句),D指Discourse sentence(篇章连接标记),S指Subsequent sentence(后续句)。下同。
7)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L),这一来(D)倒生了三分气(S)。(《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上例的“这一来”,例5)是动词短语,例6)、7)已经虚化,是篇章连接标记,其功能在于回指承接前导句L表示的动作行为,引出后续句S表示的结果。
我们检索了明清后的部分文献,“这一来”的“实义/虚义”用法数据是:《初刻拍案惊奇》:1/0,《二刻拍案惊奇》:1/0,《西游记》:2/0,《醒世姻缘传》:1/0,《红楼梦》:4/2,《儿女英雄传》:1/7,《海上花》:2/7。由此可见,动词短语“这一来”在元代开始出现虚化,到了清代逐渐普遍。
“这一来”从表实义的动词短语虚化为篇章连接标记,其动因主要有两个:(1)“来”的语义泛化。语义内容的泛化或弱化,导致词汇意义发展为语法意义(Givón 1973)。“来”本来为表示趋向的动作动词,在使用中语义逐渐泛化,拓展到表示其他动作行为,还可以表示某一种现象,甚至由具体的现实空间拓展到心理空间。“来”的语义泛化直接导致“这一来”发生虚化。(2)“这一来”的句法位置。由于“来”语义的泛化,“这一来”不必只出现于前文含有趋向动词“来”的语境中,“这一来”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前文中没有趋向动词“来”的情况,这导致“这一来”的句法位置从句内逐渐转变到句际,如下:
句法位置的改变导致“这一来”最终虚化为一个篇章连接标记。
不过,虽然篇章连接标记“这一来”与动词短语“这一来”不同,但二者仍具有密切联系,前者由后者发展而来。也正因此,有时二者界限并不那么分明,例如:
8) 他这一来,可就又热闹了:他带来了五个护兵,还有一个班的伪军。(ling)②本文使用的现代汉语语料采自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ling.ccnu.edu.cn: 8089/jiansuo)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分别标注ling、ccl。
9)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直气得他双脚直跳。(ccl)
10) 过不了二年,就会看书了,这一来两个人更恋得分不开了!(ccl)
例8)的“这一来”是动词短语;例10)的“这一来”则已虚化为一个篇章连接标记;例9)的“这一来”则介于二者之间。从动词短语、实虚两可到篇章连接标记,反映出动词短语“这一来”的虚化轨迹。
二 “这一来”的篇章组合特点
篇章连接标记“这一来”的组合形式有两类:连续式与非连续式。
(一)连续式。连续式是指,前导句L、连接标记D与后续句S三者的顺序组合,篇章结构是:L→D→S。例如:
11) (杨晓冬)拿起条绿色军毡堵住窗户(L),这一来(D),不但挡住风,也隔绝了从窗外透来的各种音响(S)。(ling)
在“这一来”篇章组合中,L与S均可以是一个小句或句子,也可以由多个小句或句子组成。有时,L出现同义异形两个,分别置于连接标记“这一来”的前后,形成“La→D→Lb→S”格局。例如:
12) 连着几天的大热天,田里的稻子全烂了(La),……,这么一来(D)稻子没收起(Lb),稻草也全烂光了(S)。(ling)
前导句同义重复出现不仅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时也强化了语篇的内在逻辑性。
(二)非连续式。非连续式是指,前导句L、后续句S与连接标记D被其他成分隔开了,主要有三种:1)隔离前导句,2)隐含前导句,3)隔离后续句。下面依次讨论:
1 隔离前导句。隔离前导句是指前导句L常常会被其他成分隔开,形成“这一来”的非连续组合。“隔离前导句”有两种情况:
(1)L与S异质。前导句L与连接语“这一来”之间有时被插入由“……说/想/认为”形成的“引领成分”①“引领成分”是指句群中不标明小句之间语义关系,但表明小句间语义联系“是以人物所说所想的形式存在的语义成分”(邢福义等2004:395-399)。,使得“这一来”篇章组合形成如下格局:L→……说/想/认为→D→S。
而且前导句L与后续句S具有不同的性质,后续句S表示出现某种现象或结果,而前导句L则表示导致出现该现象或结果的动作行为,具有元语言性质。例如:
13) 他把两只手用嘴哈了哈气,使劲搓了搓,说:“这么一来,可暖和了”。(ling)
14) 他采了一朵娇艳的康乃馨别在江菊霞黑丝绒旗袍的大襟上,说,“这么一来,江大姐就漂亮了”。(ling)
15) 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ccl)
例13)中,“这一来”的前导句L“他把两只手用嘴哈了哈气,使劲搓了搓”实际上是后续句S“可暖和了”的语境,例14)、15)与此相同。虽然前导句L与后续句S性质不同,但仍然可以通过删除“引领成分”整理为常态的“这一来”篇章组合,如例13)可以整理为:
13)’ 他把两只手用嘴哈了哈气,使劲搓了搓,这么一来,可暖和了。
(2) L与S同质。有时,前导句L与连接标记D被“引领成分”隔开,但前导句L与后续句S性质相同。例如:
16)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老赵冷静地思考着,说,“这样一来,拿出真凭实据,可以把问题弄清楚,不怕徐义德和酸辣汤怎样狡猾,再也逃不过工人的眼睛了。(ling)
上例中,因为插入了引领成分“老赵冷静地思考着,说”导致了“这一来”篇章组合的不连续。
有时,前导句L与“D,后续句S”处于不同的话轮中,即后者接着前者的话说。例如:
17) 江菊霞接着说,“这次提高了批发起点,小户是满意了,小户因为资金短绌,提高了反而感到困难,纸商就认为三令起批,小户无力购买,希望恢复一令起批。”“这么一来,政府就难了,一令起批大中户不满意,三令起批小户又有意见,这个意见不好向赵副主委提。……”唐仲笙这么一说,不啻迎头给江菊霞泼了一盆冷水。(ling)
虽然前导句L被隔离,我们仍可通过删除引领成分或合并话轮将被隔离的句子整理为常态的“这一来”篇章组合,如例16)可以整理为:
16)’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一来,拿出真凭实据,可以把问题弄清楚,不怕徐义德和酸辣汤怎样狡猾,再也逃不过工人的眼睛了。
隔离前导句形成的“这一来”的非完整形式实际上是对真实交际的直接描写。
2 隐含前导句。前导句L有时并不出现,而是隐含于上文中。连接语“这一来”之前常有“对照句”,句中常含有“本来”、“原本”等词语,与后续句S形成对照。这样,“这一来”篇章组合就呈现出以下格局:(L)→对照句→D→S。例如:
18) 本来每月工钿勉强可以买三斗糙米,这么一来,连三升也买不到,只够买一块肥皂一刀草纸,一个号头的生活白做了。(ling)
19) 他本来预备下了好酒好菜,打算穷吃痛饮,这一来把他的好梦也打破了!(ling)
上面两例中,连接标记D前的句子均不是前导句L,而是对照句。从照应的角度看,“隔离前导句”中,D与L属于内照应(endophoric reference),而“隐含前导句”中,D与L则属于外照应(exophoric reference)②关于内照应与外照应,参看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Second edition)(Jacob L. Mey, 2001)。。
3 隔离后续句。隔离后续句是指后续句S有时会被其他成分隔开,形成“这一来”非连续篇章组合,即 L→D→其他成分→S。“其他成分”主要有三类:设问语(如例 20))、提醒语(如例 21))与呼告语(如例 22)):
20) 哈林顿家的两位都来参加。可是海丽病了,因此萍不得不独个赶来;这一来,你们猜我们怎么办?我们把钱柏伦穿上了女人衣服,让人家当他是个女人。(ccl)
21) 道静红着脸激动地说:“这么一来,看吧,准得糟糕!(ling)
22) 这么一来,杨部长,我们厂里一个四类也没有了?(ling)
三 “这一来”的篇章语义功能
篇章连接标记“这一来”主要有三种篇章语义功能:(1)回指原因前导句,引出已然结果;(2)回指假设前导句,引出未然结果;(3)回指列举前导句,引出评注性结果。
(一)回指原因前导句,引出已然结果。前导句L表示发生一件事情,连接标记D承接L,引出L的结果S。L是已然的,常含有原因连词“因为”、“由于”等。例如:
23) 因为稿酬低了,书的成本就低了,定价也就相应的便宜了,这一来,不就减轻了群众购书的经济负担么!(ling)
24) 由于知识分子普遍结婚、生育较晚,这样一来,就完全“冲销”了对知识分子在分房上计算学龄的照顾,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成了“空中楼阁”。(ling)
如果连接标记D引出的是意外结果,其前常有“而”、“可是”等词语,后续句S中常含有“反而”、“却”等词语,二者相互配合。例如:
25) 王猛知道东晋王朝的内部矛盾很大,拒绝了桓温的邀请,仍旧回到他的华阴山去了,但是这样一来,这个摸虱子的读书人却出了名。(ccl)
26) 话上说得很得体,可这么一来,呼国庆反而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廉政”的楷模。(ling)有时,表示结果的后续句S以问句形式出现,例如:
27) 这怎么行呢?他对她说,“这么一来,工会该赞成了吧?”(ling)
28) 你竟这么捅漏子!你这是害己害人呀!这一来市委咋办?吴书记咋办?(ccl)
问句形式表示的结果不确定,但仍可以通过上下文理解出来。如例27)的后续句S表示的结果很可能是“工会不赞成”,而例28)中的后续句S表示的结果则是“市委不好办,吴书记不好办”。
“这一来”回指承接的原因有时不是直接原因,这时会在后续句后面追加直接原因,形成“L+D+S+追加L”这样的篇章格局,例如:
29) 他急了,以后上车就带着刀子,他说刀子有两个用处,可以割断麻包上的绳子,又可以捅车警。这一来押车的车警软了,因为这些家伙都怕死的。(ling)
(二)回指假设前导句,引出未然结果。前导句L表示一种假设,连接标记D承接L,引出未然结果S。前导句L中常含有假设连词“如果”、“要是”等词语,例如:
30) 如果我们直接同古城监狱交涉,古城监狱可能还得向省监狱管理局和司法厅报告请示,这样一来,至少两三天也批不下来。(ling)
31) 要是你们问下去,我当然会把底细全部告诉你们,这一来就会叫韦翰生气。(ccl)
有时,后续句S句尾带有助词“了”,但它表示的仍然是未然结果。例如:
32) 如果以县里名义注册公司,那起码得给政府那边打个招呼,还要开常委会研究,这么一来事情就复杂化了。(ling)
上例后续句相当于“事情就会复杂化”,句中的“了”是语气助词。
(三)回指列举前导句,引出评注性结果。前导句L与后续句S之间是“例(类)”与“类(例)”的关系,后续句S是对前导句L的解释,是一种评注性结果。例如:
33) 这几乎是一次质的飞跃,那舌头也仿佛有了灵性似的,吐出的瓜子皮不但能排成队,还能组成字和画,这样一来,她嗑瓜子的功夫就成了一个绝技!(ling)
34) 她的鼻子又小又翘,鼻孔略略有些朝天。这一来她脸的下半部就显得不那么好看了,象个淘气的小娃娃。(ccl)
35) 古人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一来,就是经过百千万劫俩人当然是常在缠缚生死苦海,无法脱离。(ccl)
例33)、34)中,D引出的后续句S是对前导句L的一种总结性的解释。例35)中的前导句L是一个引语,目的在于以物比人,而后续句S,实际上对前导句L进行举例性的解释。
D引出的“解释”本质上是一种“评注性结果”,反映的是抽象的心理空间中的逻辑推理关系,后续句S是由前导句L导致的心理结果。因此,在“引出已然/未然结果”语义功能的篇章组合中,L与S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即先有原因或条件后有结果;而在“引出评注性结果”的篇章组合中,L与S往往表示某种状态,二者之间一般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因此,“引出已然/未然结果”与“引出评注性结果”两大功能在篇章组合上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如前者删去连接语D,前导句L与后续句S一般不能互换位置,而后者则可以。试比较:
36) a 他俩一投入监狱,就被钉上了二十多斤重的铁镣,这一来,压得脚迈不开步。(ling)→
b*(铁镣)压得脚迈不开步,他俩一投入监狱,就被钉上了二十多斤重的铁镣。
37) a 那舌头也仿佛有了灵性似的,吐出的瓜子皮不但能排成队,还能组成字和画,这样一来,她嗑瓜子的功夫就成了一个绝技!(ling)→
b 她嗑瓜子的功夫就成了一个绝技,那舌头也仿佛有了灵性似的,吐出的瓜子皮不但能排成队,还能组成字和画。
例36)a属于“引出已然结果”篇章组合,L、S不能互换位置,而例37)a属于“引出评注性结果”篇章组合,L、S能互换位置。这种差异是由连接标记“这一来”不同篇章语义功能造成的。
陈一、刘丽艳 2010 话语标记“我跟你说/讲”,《中国语言学报》第14期。
董敏 2002 语篇连接词的认知语义及其语义限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6期。
董秀芳 2003 “x说”的词汇化,《语言科学》第2期。
董秀芳 2004 《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继懋 1987 谈表提醒的“不是”,《中国语文》第2期。
何洪峰 1998 连词“那么”的口语用法,《语文建设》第1期。
廖秋忠 1986 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中国语文》第6期。
刘丽艳 2006 话语标记“你知道”,《中国语文》第5期。
刘丽艳 2011 《汉语话语标记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等 2004 《汉语句法机制验察》,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谊生 2002 “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郑贵友 2001 关联词“再说”及其篇章功能,《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Givon, T. 1973The time-axis phenomenon. Language 49: 890-925.
Halliday, M. A. K. 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Edward Arnold: chapter 2.
Jacob L. Mey 2001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Secon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56-66.
Levinson, S. C. 1983Pragma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