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各”“”源流考辨
2014-05-30郑春兰
郑 春 兰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4)
从考古及文献记载来看,“各”字的使用早在甲骨刻辞中已经出现,且使用成熟。刻辞中所记“各日”(“各日王受佑。”(Ⅲ29802))之“各”作“”,象一只人脚向处所走来,取意“至”、“到”。《甲骨文编》“各”下注:“经典作‘格’,《书·尧典》:‘格于上下’《传》:‘格,至也。’”又于“格”下注:“卜辞用各为格”。有人疑为出日,即将“”与“出”之甲文“”相混。陈梦家(1988)、赵诚(1988)等认为“各日”即落日。劳干《释格》一文中指出,“各”本义作来或至,与出相对。“各”“落”上古拟音分别为*klaaɡ、*k⋅raaɡ,藏语作loɡ,藏语疑是塞音k后来脱落,义即“回、回来”,可对应古汉语“格”*klaaɡ。
(一)“各”、“”之初文
“各”在甲骨刻辞中另有异体字写作“”,但仅出现在《甲骨文合集》第三、五期,且第五期仅一例。“各”与“”分布如下:
表1
一期“各”字下面部件初为“凵”,后因与“口”形体易相混,故随后的形体都从“口”。而“凵”为“坎”之初文,《说文·土部》:“坎,陷也。”段注:“陷者,高下也。高下者,高而入于下也。因谓阱谓坎。”甲骨文从“凵”从倒“止”,“凵”亦声,会意行至坑穴、居处。
据刻辞分析,“各”在语义上多表“来、到、至”义,如“王其各”、“各于”、“各云”也引申表“落”义,如“各日”。例如:
1) 癸亥卜,贞:旬一月昃雨自西东。九日,辛未大采,各云自北。(Ⅰ21021)
2) 王入乃各于祭。(Ⅲ27165) 3) 王其各于大乙。(Ⅲ27000)
“”《说文》未收,较甲骨文“各”字,增加了表示道路、行走的意符“彳”。《方言》卷一:“假、,至也。邠、唐、冀、兖之间曰假,或曰。”郭璞注:“古格字。”卷二:“仪、,来也。陈颖之间曰仪,周郑之郊、齐鲁之间曰,或曰怀。”刻辞所见四例属廪辛、康丁时期,一例属帝乙帝辛时期,大致在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1世纪,接近西周。
4) 王其……(ⅴ37386)
商晚期金文所见“各”、“”字分别如:(各)逦、宰,()执尊。“各”字形和书体与甲骨刻辞三期相近,“”字与五期甲骨文相近,从铭文释读来看,“各”、“”读为“格”,表示“到来、至”。《说文·木部》:“格,木长皃。”段注:“木长皃者,格之本义,引伸之长必有所至。故《释诂》曰:格,至也。抑诗传亦曰:格,至也。凡《尚书》格于上下,格于艺祖,格于皇天,格于上帝是也。此接于彼曰至,彼接于此则曰来。郑注《大学》曰:格,来也。凡《尚书》格尔众庶,格汝众是也。”
5) 尹光逦唯各(格)。(逦方鼎) 6) 王各(格),宰椃从。(宰椃角)
7) □□□(格)于宫。(执尊)
(二)“各”、“”之嬗变
表2
西周金文所见“各”字中,中期的应侯见工钟(见表2)“各”的“止”构件,左右方向随意,甚至仅记作“夊”,其余尚未见到特殊书写方式。铭文所释“各”均读为“格”,表示“来、到”。
8) 侯各(格)于耳。(耳尊) 9) 唯王来各(格)于成周年。(厚趠方鼎)
10) 王各(格)于康。(应侯见工钟) 11) 王各(格)于享庙。(师秦宫鼎)
12) 王各(格)大室。(七年趞曹鼎) 13) 用卲各(格)喜侃前文人。(梁其钟)
“”在西周早中期可见到,以早期为主,读为“格”,表“到、来”,《龙龛手鉴》:“,音格,至也。”字形源于第五期帝乙帝辛时甲骨文,笔划稍有变化,但形构基本一致,与殷商“”字相比,偏旁部件左右位置已经定型。
14) 用(格)多公。(沈子它簋盖) 15) 乙亥,尹(格)于宫。(执卣)
16) 王在杜㡴,(格)于大室。(师虎簋)
西周中期的铭文中还可以见到从“辵”、从“走”作的“各”字,即“”、“䞦”,“彳”、“辵”、“走”实为与行走相关的、表行走义的构件,“各”标音,《玉篇》谓:“䞦,狂走也。”下列铭文“䞦”、“”表“到、至”之义,“”、“䞦”、“”三者为异体字关系。
17) 王(格)于庚嬴宫。(庚嬴卣) 18) 溥䞦(格)啬睦。(匜)
值得一提的是,“”自西周中期之后,便不见于经史古籍文献,基本退出书面语言,仅保留在了后来的一些字书当中,如《玉篇》、《广韵》、《字汇》等,以及上述所列。与此同时,西周中期的青铜铭文中出现“格”字,如“格伯作晋姬簋”、“格伯簋”(见表2),此外战国兵器上也有“格”字,如下列 “格氏矛”(见表3),从考释来看,铭文的“格”表示国名、姓氏。“格伯簋”共四件,其中一件上记有四个“格”字,当中的“各”字下面写作“凵”,这与甲骨刻辞一期所见从“凵”的“各”字形构一致,这种写法在西周中期出现,并且铭文用于记录格伯用四匹良马同倗生交换三十田的土地交换行为,属民间记事订约,故文字中出现俗体、简写当是合理的,于此也可窥见殷周文字间的细微关系。
19) 唯三月初吉,格伯作晋姬宝簋。(格伯作晋姬簋)
20) 王在成周,格伯取良马乘于倗生,厥贾卅田。(格伯簋) 21) 格氏冶。(格氏矛)
表3
春秋时期金文当中(见表 3),秦国文字(下举二例为秦国金石遗物)为大篆的代表,早期晚期字形基本一致,“各”的语义及用法也与西周一致。
22) 其严遄各(格)。(秦公簋) 23) □出各(格)亚,□□□□,执而勿射。(石鼓·田车)
春秋时期的金文中有“佫”*ɡlaaɡ 铎部,但不见“”字。“佫”《说文》未收,《集韵》谓:“、佫、徦、假、臵,至也。或作佫、徦、假、臵,通作格。”可见“佫”与“”实为异体字,“彳”与“亻”在书写上易混淆,《正字通》“佫”下言:“《集韵》,各额切,至也。或作佫,又与假、徦、臵、格并通。”又于“徦”下言:“……,或省作佫。”故“佫”义同“”,表“到、来”。
24) 余兹佫(格)之元子。(余贎儿钟)
战国时期文字具有诸侯国地方特色,战国早期的齐国陈纯釜上所记“各”仍读为“格”,表示“到、来”,越国所见钟铭文有“各”字,字形是具有装饰性的鸟虫书,相比其它诸侯国的文字更加繁杂,但据铭文上下文判断,“各”假借为“客”*khraaɡ,铎部。
25) 各(格)兹安陵亭。(陈纯釜) 26) 以乐可康,嘉尔宾各(客)。(越王者旨于赐钟)
战国中晚期所见简帛记录的文字中“各”偶而有读为“格”的情形,也有表示“分别”之义的情形,这与《说文》:“异辞也。”所释义同,如下例包山楚简。
27) 唯天作福,神则各(格)之。(楚帛书 乙) 28) 小人各征于小人之地。(包山楚简)
29) 后土、司命、司祸各一小环。(包山楚简)
另外,战国晚期韩国的一件兵器皋落戈上有“佫”字,蔡运章等(1991)认为是“”的别体,与“皋”相通,“佫茖”即“皋落”,地名。而战国出土的简牍中,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简中也有从“辵”的“各”字,即“”字,如“鲁阳公之车三乘。”何琳仪(1998)疑其为“路”的异体字,认为“车”即“路车”。包山楚简中所记录的“相弃之于大”,“”亦读为“路”*k⋅laaɡs。
30) 十 一年佫茖大命少曲㖱 ,工师舒喜、冶午。(十一年皋落戈)
在春秋战国时期还在玺印、陶片等上记刻有“各”字,如晋属玺印中所出现的“各”作姓氏。齐属陶片中所出现的“各”,义不明,疑与制陶工匠名号有关。此外,《汗简》中收录的战国古文记作汗简古孝经、、汗简古老子,字形笔划多饰笔,因此显得更加繁杂,据文献考订,义作“分别”讲。
汉简常见“各”字,多表“分别”,从居延汉简来看,书体更加随意,如,因大部分是屯戍文字,而其中往来的公文占绝对数量,因此文字书写有简化、省略的迹象,近于章草。而汉曹全碑上所刻“各”字,其上部作“父”,疑为讹作。
31) 古者,民各有乡俗。(睡虎地秦简) 32) 令、丞及佐各一盾。(睡虎地秦简)
33) 革、甲、鞮、瞀,各一。(居延汉简) 34) 驿一所,马二匹,鞍、勒各一。(居延汉简)
35) 九夷,荒远既殡,各贡所有。(张迁碑) 36) 各获人爵之报。(曹全碑)
“各”、“格”在佛教、墓志铭等中出现了、、(晋辟雍颂)、(隋陈常墓志)等俗写形式,“各”字的上下构件有所变异,“マ”、“厶”实为“口”的简化、俗写形式,这实际来自于“凵”、“口”书写同化的结果,而这样的情况在汉字简化方式中是常见的。“各”字上面写作“叉”、“”,均为讹写,属异化现象。
“各”字在战国时期出土文献中既表“到、来”义,又用于表示“分别”之义,纸本传世文献中往往用于表示“分别”之义,如《论语》中所出现的四处“各”字均表示“分别、各自”之义①《论语·公冶长》:“子曰:‘盍各言尔志?’”《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先进》:“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而从前文考证来看,大约从西周中期开始,“各”所表示的“到来”之义则由“格”字承担。
而“格”的语义,在整个汉语史的长河中不断经历着变化,孳乳出众多的义项。我们不难从一些文献典籍中看到“格”的其它书体、形构,但从使用来看,大多与“到、来”义无涉,如《汗简》收录“”,下注“格”,又《说文·丯部》:“,枝也。”段注:“枝者,遮御之意。《玉篇》曰:,枝柯也。《释名》:戟,格也。旁有枝格也。《庾信赋》:草树溷淆,枝格相交。格行而废矣。”
蔡运章、杨海钦 1991 十一年皋落戈及其相关问题,《考古》第5期。
陈梦家 1988 《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
丁度 《集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顾野王 《玉篇》,中华书局1985年版。
郭沫若主编 1980 《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
郭忠恕、夏竦 《汗简 古文四声韵》,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何琳仪 1998 《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 1991 《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
秦公 1985 《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
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 1990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孙海波 1982 《甲骨文编》,中华书局。
行均 《龙龛手鉴》(高丽大藏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徐中舒主编 1988 《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扬雄 《方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姚孝遂、肖丁 1989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
饶宗颐、曾宪通 1985 《楚帛书》,(香港)中华书局。
许慎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赵诚 1988 《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
张自烈 《正字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郑张尚芳 2003 《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碑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 2010 《中国碑刻全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80 《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