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式三声变调的词汇音系学解释
2014-05-30于辉,尹玉霞
于 辉,尹 玉 霞
(南开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071;天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84)
重叠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目前从音系的角度对重叠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重叠词的变调现象是饶有趣味又颇为难解的问题,下面以AA式重叠词为例,对重叠式的变调现象做一音系考察。
一 汉语重叠式中的三声变调现象
汉语普通话中,两个三声相连,会发生变调,第一个三声变成二声。例如:
1) 远远 种种 紧紧 好好①这些词常常可以加儿缀,这时后一音节变为高平调,加儿缀引起的变调形式不在本文的考察范围内,这里不考虑儿缀引起的变调形式。三声变调规则:3 → 2 / _____ 3
但是有一些词词根重叠后,虽然也是两个三声连在一起,第一个三声并没有变成二声。这与例 1)三声重叠式的变调情况是不一样的。
2) 姐姐 奶奶 婶婶 姥姥 宝宝 嫂嫂 本本 痒痒
这一组大部分是亲属称谓名词,其中第二个字念轻声,第一个字仍念三声,显然这组词经历了另一音系规则:轻声规则:3 → N / ______ #(N表示轻声)。
而另有一些三声的动词、副词、量词的词根重叠后,第二个字也念轻声,但是第一个字却和其大多数三声相连的词一样发生了变调,第一个三声变成了二声,后一三声变轻声。这些重叠式显然发生了三声变调。
3) 往往 走走 跑跑 讲讲 写写 比比 想想 管管 朵朵
那么除了这些常规的三声变调例1)以外,例2)与例3)这些又涉及另一音系过程轻声规则的变调有什么不一样呢?例2)和例3)这两组例子涉及了两条规则:其中三声变调是一条音系规则,而轻声规则则是一条构词(形态)规则,重叠是轻声的形态句法条件。当这两条规则发生冲突时,就要考虑是形态规则先应用还是音系规则先应用,经典的SPE模式采用规则排序的方式很难解释例2)与例3)的不同。以“奶奶”和“想想”为例:
a 奶奶 想想 b 奶奶 想想声调复制 3 3 3 3 声调复制 3 3 3 3
三声变调规则 2 3 2 3 轻声规则 3 N 3 N轻声规则 2 N 2 N 三声变调规则 — —表层 *2 N 2 N 表层 3 N *3 N
如果认为例 2)这一组词是先经历轻声规则,轻声规则的应用破坏了三声变调规则应用的环境,三声变调不再应用。那么例 3)这一组词却要求两条规则的排序反过来,构成音系规则的反阻断关系,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表达形式。所以如果只是从SPE的角度,只是回答规则的排序问题,无论把轻声规则放在前面,还是三声变调规则放在前面都会有例外存在,经典的SPE框架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优选论能否很好的解释上述重叠式三声变调的不同呢?我们知道,经典的优选论抛弃了SPE以来以规则串行有序推导为基础的音系操作,改以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来最终选出最优的表层输出形式。优选论有标记性和忠实性两种制约条件。标志性制约条件是对表层输出形式的评估,确保其符合结构合格性的保准。忠实性制约条件要求输出形式和输入形式应保持一致,虽然这类制约条件需要参照底层的输入形式,但是仍然是对表层输出形式的评估。这就是说,优选论的着眼点是表层输出形式(surface-oriented),不允许参照其它中间层次的信息,那么在解决以上变调的不同时就会遇到表层非显(non-surface apparent)的音系不透明现象。以“想想”为例:第二个“想”读轻声,表层形式已经不具备三声变调的条件。无论制约条件怎么排列,第一个“想”读二声,第二个“想”读轻声的输出形式都不会成为最优的输出项。这是传统优选论面临的一个难题。
无论是SPE的规则排序还是优选论的并行处理模式都很难解决重叠式三声变调问题,这一矛盾在词汇音系学的框架却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 词汇音系学的理论背景及基本框架
词汇音系学(lexical phonology)研究生成语言学中关于音系和构词之间的关系问题(Kenstowicz 1994),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其根源可以追溯至 Kiparsky(1973)、Mascaró(1976)、Rubach(1981)等对派生问题、循环问题及形态构词在音系中的作用等讨论。创始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柯帕斯基(Kiparsky),开篇之作为Karparsky的《由循环至词汇音系学》(1982),其后他的学生莫哈南(Mohanan 1982)和普利布兰克(Pulleyblank 1986)也对该理论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早期的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SPE模式)分析框架的音系部分由底层的的音系表达和表层语音表达两个主要方面以及一些按一定顺序应用的音系规则组成。在SPE模式中,音系规则只能在句法部分之后的音系部分里应用。句法中的表层形式是音系部分的输入项,也就是音系规则只在句法表层结构之后才应用,但是以后学者们的研究表明音系规则有两大类:一类对形态和构词环境敏感,一类与形态与构词环境无关。词汇音系学根据这种研究,把形态构词引入了音系学体系,扩大了音系规则的施用范围,为认识人类语言内部语法提供了新视角。
词汇音系学提出音系规则可以运用在语法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些运用在词汇部分,对音系串的形态构词或词汇环境敏感,称为词汇规则;另一些应用在句法部分,称为后词汇规则。两类规则不仅应用的范围不同,而且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词汇规则 后词汇规则可以循还应用,但是必须遵守严格循环条件。不可以循环应用。参照词汇项的内部组成语素信息。不需要参照词汇项的内部组成语素信息。可以有词汇例外。没有例外。应用受到结构维持的限制。应用不受结构维持的限制。
Booij & Rubach(1987)、Rubach(2008)进一步发现有一些规则不受严格循环条件的制约却不是后词汇规则,有一些规则必须以非循环的方式施用却不是后词汇规则。他们提出并不是所有的词汇规则都是循环的,并对词汇规则进一步分层,把词汇规则分为循环规则和后循环规则(cyclic rules and postcyclic rule)。后循环规则完全作用于派生的词,并不受严格循环条件的制约。这样我们就得到三类规则:循环规则、后循环规则和后词汇规则。循环规则和后循环规则的作用范围是词,后词汇规则的作用范围为短语和句子,规则运用的顺序为:循环规则>>后循环规则>>后词汇规则。
词汇音系学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英语中两种不同的词缀的发现。早期的音系学家发现英语的词有主要词缀和次要词缀之分。不同的后缀对重音的位置和元音长短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在英语中,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时,主要后缀-al、-ous计算在音节在内并且如果是三音节的还会发生元音松化,而次要后缀-ship、-less对重音的位置和音节的长短都没有影响。对英语的结构进行研究还发现前缀同样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通常次要词缀可以加在主要词缀之后,而主要词缀却不能加在次要词缀之后。
词汇音系学在英语后缀分层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次序层次形态观点,即认为语言的词汇形态构成是一个有次序多层次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层次都与特定的词汇构成层面相联系。未经过演化词汇项(underived lexical entry)是第一层次的输入,在第一层次经过一系列的形态构词规则(WFR)和在这个层次上应用的音系规则后,成为第二个层次的输入,再经过一系列的形态构词规则和第二层次的音系规则,成为第三个层次的输入,以此类推,直到经历了所有的构词层次,进入句法部分,在这部分后词汇规则会应用。有次序层次形态观点在稍后的研究中也遇到一些质疑,比如“ungrammaticality”(不合语法)一词从形态学的角度其词缀添加的先后顺序就是矛盾的;Fabb(1988)通过对英语的研究发现后缀的添加实际上是对特定前缀选择的制约而非不同层次的问题。但有次序形态的观点在下文普通话 AA式重叠词的探讨是完全适用的。
词汇音系学中还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比如派生环境、严格循环条件、别处条件等,这里不详加阐述,参见Rubach(2008)、Kenstowicz(1994)的相关探讨。
三 例证分析——重叠式中三声变调的词汇音系学解释
上文提到普通话重叠式有两种不同的变调形式,基于SPE的规则排序和OT的并行处理模式都很难解释两类变调的不同。这里我们以词汇音系学的理论框架对这类词的变调现象作一探讨。
a 姐姐 奶奶 婶婶 姥姥 宝宝 嫂嫂 本本 痒痒 →3 N
b 往往 走走 跑跑 讲讲 写写 比比 想想 管管 → 2 N
首先来看一下Siegel(1974、1979)的研究,他把英语的词缀归为不同的类别(+、 #:SPE中标示不同类别的词缀):
一类后缀:+ion, +ity, +y, +al, +ate, +ous, +ive 一类前缀:re+, con+, de+, sub+, pre+, in+, en+, be+
二类后缀:#ness, #less, #hood, #ful, #ly, #y, #like 二类前缀:re#, sub#, un#, non#, de#, semi#, anti#
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Siegel发现音系以不同的方式区别两组词缀,一类词缀引发并经历某一音系过程,而二类词缀却完全不受这一音系过程的影响。比如:#ness从来不会影响重音,是在重音规则运用之后添加的词缀,而+ity却会影响重音,必须是重音规则运用之前添加的词缀。另外,他也通过其它的音系条件对不同的前缀和后缀作了近一步的划分。
Xu(2001)也对汉语中的词缀和一些构词方式进行了划分,他的研究结果包括两个大的类别:类别一:后缀1、重叠1;类别二:前缀、重叠2、后缀2、合成词。其中重叠1包括名词重叠、非意愿性动词重叠,重叠2包括意愿性动词重叠、量词重叠、形容词重叠和副词重叠。
根据Xu的分类,a组词属于重叠1,b组词属于重叠2。这两组词实际上有很多交叉的部分,如果单从词性上区分,a组词中的痒痒似乎是一个词汇例外;从重叠后的词义上看,除了亲属称谓类词的词义不变,其他词的语法意义都有所增加;如果以基式是否可以单用也会发现姐、痒、走、写都可以单说,而宝、嫂、往都不能单说。所以两组词似乎有很多交叉的部分。但是我们发现a组词都可以加词缀经历下一循环,如:小姐姐、老奶奶、好婶婶、小宝宝、好痒痒等等,而b组词则不可以,这就说明两组词对不同的音系过程有不同的表现,据此,我们把a组词和b组词分为不同的重叠形式:重叠1和重叠2。
重叠1:姐姐 奶奶 婶婶 姥姥 宝宝 嫂嫂 本本 痒痒
重叠2:往往 走走 跑跑 讲讲 写写 比比 想想 管管
重叠1和重叠2具有不同的变调形式,我们在前面提到与重叠相关的规则包括三声变调和轻声规则。
普通话中三声变调可以循环运用,并只能用于派生环境,比如“手表厂”333→233→223,属于循环规则。而轻声规则则不能像三声变调一样循环运用,它不选择运用的环境,既可以用在派生环境(“老鼠”33→23→2N),也可以用在非派生环境(“葡萄”22→2N),并不受严格循环条件的制约,说明轻声规则是一个非循环规则,但同时轻声规则的运用范围是词,这就意味着轻声规则不是后词汇规则也不是循环规则,因而它是一个后循环规则。在运用的顺序上,三声变调规则先于轻声规则。
根据Mohanan(1982、1986),循环性是词汇层面的自然属性。有些层面具有循环性,词汇形态构成的过程在这一层面上是多层次的,因而与其相对应的音系规则也就以循环的方式加以运用。有些层面上的词汇形态构成是单层次的,与此对应的音系规则也就不具有循环的特征。Mohanan通过一些语言的实证证明有些语言有明显的不具备循环特征的层面。普通话重叠式的变调形式也可以为Mohanan的观点提供一些佐证。可以认为普通话的重叠式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层面构成,“姐姐、奶奶”等重叠1是在第一层面上构成的,这一层面不具有循环性,与之相对应的音系规则也就不具有循环性,只有轻声规则与之对应。Xu(2001)中提到的类别 1都是在这一层面形成的,比如带后缀“子”,所以它们的变调情况都是一样的。而像“走走、想想、往往”等重叠2是在稍后的层面上构成的,在这个层面的构成的还有加“小、老”等加前缀的词,词汇形态构成的过程在这一层面上是多层次的,与之相对应的音系规则是三声变调和轻声规则,循环规则三声变调在后循环规则轻声规则之前应用。在这一层面输出的结果还可以进入其它的层面,接受其它音系规则的作用。所有的词汇层面都结束以后就可以进入句法层面,接受后词汇规则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例:
奶 椅 想 层面一 层面二奶奶 椅子 — 重叠1/加后缀1 老奶奶 小椅子 想想 重叠2/加前缀3 3 3 3 — 底层 3 3 N 3 3 N 3 3 底层3 N 3 N — 轻声规则 2 3 N 2 3 N 2 3 三声变调规则— — 2 N 轻声规则2 3 N 2 3 N 2 N
普通话中的三声变调很复杂,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解释重叠式中的三声变调问题上,词汇音系学无论比经典SPE理论的推导模式,还是传统优选论的制约条件的排列模式都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Booij, Geert and Rubach, Jerzy 1987 Postcyclic versus postlexical rules in lexical phonology.Linguistics Inquiry18: 1-44.
Fabb, Nigel 1988 English suffixation is constrained by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6: 527-39.
Kenstowicz, M 1994Phonology in Generative Grammar.Oxford Blakwell Publishers.
Kenstowicz, M & C.Kisseberth 1979Generative Phonology: Description and Theory.New York:Academic Press.
Kiparsky, Paul 1973 Abstractness, opacity and global rules.In Osamu Fujimura,Three dimensions in phonological theory, 57-86.Tokyo, Japan: TEC Company.
Kiparsky, Paul 1982 From Cyclic to Lexical Phonology.In Harry van der Hulst and Norval Smith,The structure of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vol.I, 131-175.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Foris Publications.
Mascaró, Joan 1976Catalan phonology and the phonological cycle.Cambridge, MA: MIT dissertation.
Mohanan, K.P.1982Lexical Phonology.Cambridge.MA: MIT dissertation.
Mohanan, K.P.1986The Theory of Lexical Phonology.Dordrecht: Reidel.
Pulleyblank, D.1986Tone in Lexical Phonology.Dordrecht: Reidel.
Rubach, Jerzy 1981Cyclic Phonology and palatalization in Polish and English.Warszawa, Poland:University of Warsaw Press.
Rubach, Jerzy 2008 An Overview of Lexical Phonology.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10: 456-477.
Xu, Debao 2001 Lexical third tone sandhi and the lexical Organization of Mandarin, In Xu, De Bao,Chinese Phonology in Generative Grammar, 45-94.New York: 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