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评估颈部血管斑块中的应用价值
2014-05-30管向红王冬梅申素芳李丽英刘微梁雁玲贺淑娜
管向红,王冬梅,申素芳,李丽英,刘微,梁雁玲,贺淑娜
1.承德医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a.超声科; b.老年科,河北 保定 071000
0 前言
当前,中风已成为人类致死和致残的第3大凶手,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呈高发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地图”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病死率最高的国家[1]。
目前临床上对颈动脉病变的检查多采用超声波,超声波检查具有无创、准确、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靠性高、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已被广泛采用。而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定量地评价组织弹性,较为客观。本研究应用ARFI技术测定颈动脉各型斑块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探讨其在评价颈动脉斑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经神内科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71例,女性37例,年龄29~81岁,平均59岁。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心脑血管病人97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5例,女性42例,年龄25~78岁,平均50岁。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证实;② 有完整的病例资料。排除标准:① 出血性脑梗死患者;② 先天性心脑血管畸形患者;③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④ 观察组中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⑤ 病情较重,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1.3 仪器与方法
1.3.1 仪器
Siemens 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VTQ软件,9L4线阵探头,采用频率8 MHz。
1.3.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枕,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头稍偏向检查对侧,二维超声下,在横切面上连续扫查颈动脉分叉的位置,初步判断有无斑块及斑块的位置。在横切面上记录斑块厚度,在纵切面上记录斑块的长度、位置、形态及回声。在此基础上,利用ARFI技术测量斑块的剪切波速度,每个斑块至少测6次,取平均值。对于呼吸动度较大的患者,嘱其屏气,利用彩色多普勒描记血流频谱,记录血流流速及阻力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类型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斑块类型强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各型斑块的SWV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斑块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共108人,75人有斑块,斑块发生率为69.44%;共检出斑块156个,其中等回声41个,低回声72个,混合回声38个,强回声5个。对照组共97人,22人有斑块,斑块发生率为22.68%;共检出斑块33个,其中等回声4个,低回声10个,混合回声10个,强回声9个。观察组的斑块发生率大于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斑块声像图,见图1~4。
图1 同一低回声斑块的超声图像
图2 同一等回声斑块的超声图像
图3 同一混合回声斑块的超声图像
图4 同一强回声斑块的超声图像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斑块SWV均值比较
实验组共检出斑块156个,其SWV均值为(2.23±1.11)m/s;对照组共检出斑块33个,其SWV均值为(2.56±1.27)m/s,两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尚不能认为脑梗病人和非脑梗病人平均剪切波速度不相等。
2.3 各型斑块SWV均值比较
各型斑块(低回声、混合回声、等回声、强回声)的SWV均值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剪切波速度:低回声<混合回声<等回声<强回声,见表1。
表1 各型斑块SWV均值比较
2.4 观察组斑块和对照组斑块的分布比较
观察组:低回声(46.15%),混合回声(24.35%),等回声(26.28%),强回声(3.21%)。对照组:低回声(30.3%),混合回声(30.3%),等回声(12.12%),强回声(27.27%)。χ2检验的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斑块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观察组斑块和对照组斑块的稳定性比较
斑块的稳定性:低回声<混合回声<等回声<强回声,按此将斑块分为4级。将斑块的回声类型做秩和检验,秩和检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斑块较对照组斑块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显示,临床住院的老年人中有高达93%的患者同时合并脑梗死[2]。周永昌等[3]认为颈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够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而且可以判断斑块的形态和性质。相关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形成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也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4]。
根据超声特征,可将斑块回声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 脂质斑,又叫软斑,内部呈弱回声或等回声,表面光滑;② 纤维型斑块,内部高回声,但无声影;③ 钙化斑,又叫硬斑,内部强回声,后部伴明显声影;④ 复合型斑块,回声不均,混合有软斑及硬斑。斑块的回声与其构成成分有关,低回声斑块内主要是脂肪组织,等回声斑块内主要为纤维成分。多数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表明[5],斑块声学特征与临床症状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无回声或无回声为主的斑块患者出现脑缺血症状的可能性较大,然而临床上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特别是有症状的患者的斑块多为其他类型。也有研究报道认为,斑块分型和脑缺血症状的发生率之间无相关性[6]。本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斑块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和对照组斑块类型强度不同,观察组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构成比高,斑块类型偏不稳定,说明不稳定斑块更易造成脑梗死,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6]。
传统的超声是根据组织的声阻抗差异来显示组织解剖结构,包括组织的回波纹理、形态、大小、阴影等。ARFI组织成像获得的是与组织形变(应变)特性相关的信息,包括组织的质地、弹性硬度、弹性数值、形态比、面积比等,从这个意义上讲,ARFI更类似于组织的物理触诊检查,可提供组织硬度测量数值,更贴切地反映组织的弹性[7]。ARFI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探头发射推进脉冲到组织或器官内的指定位置,致使组织局部产生微小形变,同时应用敏感技术检测到因组织形变而产生的横向剪切波传导速度,量化出该组织或器官的硬度或弹性[8]。组织的弹性与纵向位移成反比,与剪切波速度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剪切波速度越大,斑块越硬,反之,斑块越软,从而可以评定斑块稳定性。ARFI技术作为最新一代实时动态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弥补了传统弹性技术的不足。例如传统技术需要外界加压,压力大小的差异会影响到结果;另外人工加压无法做到只给予组织或器官内的病灶施压,而组织整体受压造成的运动常常造成显著的演算差异[9-10]。ARFI技术可通过测量剪切波速度,精确地量化评价斑块的弹性特征,而非通过对感兴趣区不同颜色分布的半定量方式来评价组织弹性。此外,ARFI技术声波可更好地穿透较坚硬的表面组织,达到深部组织,从而拓宽了弹性成像的应用范围。
本研究共检测出斑块189个,其中低回声斑82个,混合回声斑48个,等回声斑45个,强回声斑14个。通过方差分析得知,低回声斑剪切波速度最慢为(1.42±0.06)m/s,其次是混合回声斑(2.56±0.12)m/ s,再次是等回声斑(2.92±0.08)m/s,最快是强回声斑(4.71±0.39)m/s,符合组织硬度越大剪切波速度越大的理论。但研究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斑块回声都符合这一理论,有的强回声斑剪切波速度非常低,而有的低回声斑剪切波速度反而很高,考虑可能与部分低回声斑含纤维成分较多,排列紧密,部分强回声斑内钙化成分较松散有关。
本研究认为,ARFI技术应用简单方便,较易被患者接受,其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斑块的稳定性。通过研究,我们希望利用ARFI技术评定斑块的稳定程度,指导临床用药甚至控制药量,从而达到预防或延迟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目的。但是ARFI技术运用于颈动脉斑块的研究也有诸多不足,ARFI技术的取样框大小为5 mm×5 mm,不能调整大小,而颈动脉斑块的厚度很少达到5 mm,使测量存在误差。本研究为了减小此误差,均选取大小相似的斑块,且均置于取样框的中心位置。目前ARFI技术已在肝硬化的分期、良恶性肿瘤的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临床经验。通过本次研究,我们相信其在评估颈部血管斑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陈志萍.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36例护理与观察[J].中国校医,2013,27(10):791-792.
[2]倪凯英.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超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9):187.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798.
[4]Kitamura A,Iso H,Imamo H,et al.Carotid intina-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Japanese elderly men[J].Stroke,2004,35(12):1231-1256.
[5]王兰琴,魏秀娥,荣良群,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17-19.
[6]Yang C,Zhang X,Fan H,et al.Curcumin upregulates transcription factor Nrf2,HO-1 expression and protects rat brains against focal ischemia[J].Brain Res,2009,82:133-141.
[7]唐杰,温朝阳.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3.
[8]黄燕平,郑永平.基于超声的组织弹性测量之剪切波传播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0):1-12.
[9]王彬.声辐射力弹性成像:弹性成像的新发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4):852-855.
[10]Nightingale K,Soo MS,Nightingale R,et al.Acoustic radiationforce impulse imaging;in vivo demonstration of clinical feasibility[J].Ultrasound Med Biol,2002,28(3):2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