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2014-05-30陈文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作文教学新时期

陈文育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结合现代网络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一句话指出了新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本文主要就新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网络媒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与教育的“联姻”备受关注。新时期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增加了营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形式,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新时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出网络阵地的优势,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的创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一、新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势

网络媒体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引进网络媒体具有哪些优势呢?

1.丰富写作素材

新时期网络媒体资源十分丰富,不管是Internet,还是校园局域网,都拥有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海量的作文素材,让学生自己查阅与作文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服务于自己的写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一说起“气节”来,就是文天祥、岳飞;一说起“田园”来,就是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这种思维定势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局限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这时候,网络媒体资源的素材库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比如,在布置一篇题为“母亲”的作文后,学生通过查阅丰富的网络信息,充分展现了“母亲”的风姿:有的写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表现了伟大的母爱情怀;有的写黄河母亲,表现了地上河的忧患意识;有的写地球母亲,展现了地球的困境……网络媒体的加入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自由表达个性与思想

长期以来,学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作文长期处于一种程式化的“八股文”状态,难以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基于网络媒体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则大大解放了学生的压抑的个性,让学生拥有自有讨论与表达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学生可以在BBS、QQ空间、校内局域网络等网络平台上尽情的释放自己的个性,畅快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老师则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可以定期选取文采好、角度巧、有深度的小“豆腐块”在全班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3.实现写作形式多样化

传统语文作文形式基本上是固定下来的,毫无新意可言。而新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则实现了写作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纸质作文,还可以网络创作;不仅可以限定性作文,还可以扩展性作文。多样灵活的写作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发布于网络的文学作品可以展现给网友们,得到网友的点评赏析,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作信心。相对于传统的作文而言,很多学生更倾向于网络空间创作,特别如随笔性作文。语文老师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进行作文教学,学生写完一篇作文之后,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发给老师,老师点评完毕之后再通过邮件的方式反馈回来,新颖的作文教学不仅节省了语文课堂时间,还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新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中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下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也是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接受和适应的过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笔者极力顺应时代发展之趋势,积极探索网络媒体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结合点,在长期的摸索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

1.立足网络媒体,增强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之”,才能够推动学生发挥出积极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写作的欲望。然而,长期的枯燥的语文作文课堂已经提不起学生的创作兴趣了,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网络媒体环境自然而然的被引用到语文作文课堂中。比如,北京开通的专门服务于中学生的大型中文网站——“中学生在线”,涵盖了“学生心声”、“作文天地”、“疑难解答”等版块,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乐趣。

现代网络媒体资源丰富的声、文、像、图等使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生动的情境创设常常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比如,在写一篇题为“我爱秋天”的作文时,一些学生往往苦思冥想秋天的场景,那些整天身处校园中的初中生却难以回忆起秋景的点点滴滴,可叹的是,现在优美的校园以绿为美终年被绿包围,难觅“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四季之风韵。这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果实累累的田园、枯黄的草色、忙碌的农家、金色的落叶、北飞的秋雁等,还可以配以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此,一副完美的秋景图便跃然心上了,秋天之忙碌、秋景之凄美便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对秋的联想,增强学生的写作乐趣。

2.创设逼真情境,引发写作联想

受生活阅历、年龄的限制,多数初中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一旦遇到一个作文题目,常常有种“无米下炊”的感觉,为了作文需求,往往绞尽脑汁编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来,这就违背了“初中语文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意”的要求。

其实,写作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每一名成名的作家必然是对生活观察入微的人,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权。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就需要利用网络媒体为学生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诸如清洁工的艰辛、农民的耕种劳作等场景的展现,引发学生对身边生活的联想和思考,积累生活经验,清晰曾经模糊的印象。比如,在写 “我心中的警察叔叔”作文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对警察叔叔的形象既熟悉又陌生,崇敬却无细节,一时竟无从下笔。这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上网搜查关于警察叔叔的故事,以此唤起了全班同学对警察叔叔的初步印象,然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警察抓小偷的惊险视频,通过逼真的情境创设引发了学生对于警察叔叔的深层次印象,从而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关于警察叔叔的记忆,从而引发了写作联想。如有的学生写交警执勤的忙碌,让车水马龙的道路变得通畅;有的学生写武警与犯罪分子的斗智斗勇,保一方平安,表现了对警察叔叔的敬佩;还有写消防警察的,甚至写保安写城管的,有学生写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矛盾,道出了城管执法工作的不易……通过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们的记忆如开闸的洪水涌现出来,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3.落实作文评改,扩大合作交流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初中生的作文也要反复修改,反复润色。初中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来辅助学生修改作文。每次作文写完之后,老师可以随机抽选出几篇作文,以投影仪的形式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批改润色,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小组的整改意见,扩大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此外,初中语文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传到班级内部博客上,学生可以自由点评,本班学生、同校学生、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网友等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学生在修改过程中能够发现文章中的优点和缺点,便于在以后的习作中扬长去短,切实提高修改水平和写作水平。语文老师还可以在网站上设立本班级的优秀文刊专栏,将每次写的比较好的作文发布上去,供同学及家长赏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完成作文润色,鼓励发布作品

初中语文老师应鼓励文笔好的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可以选择向报刊杂志投稿或参与征文比赛,也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将自己认为不错的作文公开,供大家赏析。尤其是部分经过润色的作文获奖之后,不仅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还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班同学就有一位学生文笔不错,常常将自己的作品发到自己的博客上,在一次中学生网络征文比赛中,我鼓励该同学大胆将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正润色之后,参加网络征文比赛,该同学荣获中学生网络征文比赛二等奖,不仅大大激励了该同学的习作信心,而且还赢得了一笔稿费,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三、结束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现代网络教学新方式,新时期网络媒体环境中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对作文教学改革和创新,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作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意识、敢于担当的勇气充分利用好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资源,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涛.网络环境下的作文写作与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1)

[2]刘新盈.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评价模式研究[J].课外语文,2013(14)

[3]张燕梅.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思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2013(09)

[4]邢海明.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索[J].科学导报·教育论坛,2013(08)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作文教学新时期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