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回真正快乐的小学数学课

2014-05-30叶友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心师生关系小学数学

叶友超

【摘 要】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让个别学生脱颖而出,而是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能体验学习的价值,在自我不断挑战、战胜困难的愉悦中获得来自内心的认可感,价值感。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找回真正快乐的数学课,让我们的孩子们像迷游戏那样迷上数学课,这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宗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快乐;师生关系;信心

一、引子:是什么在吸引孩子

孩子迷游戏,可以说是个社会问题,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得到的启发会更多。到底游戏有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孩子,可以丢弃学业,可以废寝忘食、可以抛开父母师长,躲进网吧成一统?笔者粗浅地想来,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

(1)自己想玩的——自主。网上的游戏林林总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只有孩子没玩过的,没有孩子想不到的。对于孩子来讲,什么样的游戏都有,在众多游戏中,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这一刻他们是自己的主人,这就满足了他们自主的内心需求。

(2)十分有趣的——兴趣。游戏的形式多变有趣,人物形象宜人,音乐动感诱人,充斥着感官的刺激,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无意识注意因素,学生觉得好玩,有趣。

(3)不断挑战的——自我满足。最最吸引孩子的恐怕是游戏的积分、过关,这强烈地刺激着他们的成就感。在不断地挑战、失败、再挑战、成功、狂喜……的循环往复之中,他们品味着现实生活中不太易体验到的自我挑战、自我努力后的充溢的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因而在虚拟世界中沉迷不知归路。

这三个原因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网络游戏为他们带来了某种心理上的快乐,当然,也许只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快乐。

二、思考:能否让数学课也散发出如此的魔力

且不谈网络游戏的众多的弊端,从积极的角度审视网络游戏,它也令我们数学老师思考:能否让我们的数学课也散发出如此的魔力,让孩子们快乐地沉醉其中呢?笔者认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营造氛围,让每一个孩子能从数学课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体验。

三、策略:改变观念 改变行为 改变结果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行为,而什么样的行为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因此,要彻底改变现有的状况,让孩子们迷上数学课,就应当从改变师生的观念开始。针对孩子迷游戏的三点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我们迫切应改变的是以下的三大观念。

1.这是自己的事!——变被动为主动

转变观念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同样也是学生的事情。学生才是学生的主人,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也没办法包办代替。学得怎么样,不主要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更重要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在每次学习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中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目标任务。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真正做到理解、感悟教学内容,变被动地“硬塞”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2.这是有趣的事!——变单调为生动

做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都是对这件事情的兴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就需要设计一系列新颖多样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故事、游戏、儿歌、动画等活动我们就要让单调的、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件有趣的事情。教师要充分展现自身魅力 ,让学生喜欢教师,信服教师。使之亲其师,信其道。还要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数学内容自身的神奇,用数学的美感染学生,让学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喜爱数学本身。

3.我真棒!——变恐惧为自信

真正快乐的数学课,不仅仅是师生和谐的氛围,平等自主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进步,让学生产生我真棒的积极心态,让学生想学数学,这样才能长久地吸引住学生自觉学数学。因此,教师就需要面向全体,分层要求,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课外作业中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还特别应做到合理评价,善于疏导,必要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及心理上的帮助。教师的评价应已正面引导为主。当学生有了细小的进步,教师应及时地予以表扬肯定,激励其继续前进。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应给予合理的评价,并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和他一同探讨解决的方法,指出应该努力的方向。

如此这般,引导学生在“遭遇问题——自我努力——克服困难——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中,真正建立对自我的肯定与满足感,体验“风雨过后是彩虹”的内心的愉悦感,这是其他外在的快乐所永远无法替代的。快乐的学习实际就是学习过程的快乐,要从学习的本质上去体现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特别警惕:迁就、放任不是快乐!廉价的表扬,不会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使人麻木!慎将奖励与物质挂钩,不恰当的奖励会使目标偏离!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个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思维,解决一个难题,体验到了自身的进步,这种快乐,不是任何外在的快乐可以代替的。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第1版

猜你喜欢

信心师生关系小学数学
信心和山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