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电机组叶片防雷接闪器技术

2014-05-29程林志仝世伟刘二恩张明辉

化工机械 2014年5期
关键词:柱体导电雷电

王 凯 程林志 史 航 仝世伟 刘二恩 张明辉

(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雷击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建筑物和高空物体都有着严重的危害。现代风电机组类似于高大建筑物,具有遭受雷击的相关特性,其高度超过150m,且常布置在旷野、山地及海边等非常容易受到雷击的场地。风电机组的许多暴露部件(如叶片和机舱盖)往往由不能承受雷击的材料或不能传导雷电流的复合材料制成,叶片和机舱是旋转的,不利导流,雷电流必须通过风力发电机组传导至地面,雷电流的有效部分会直接通过几乎所有风力发电机的组件[1]。因此,即使做了防雷保护,还可能会使风电机组遭受雷击损坏。此外,风电机组是风场的贵重设备,价格占风电工程投资的60%以上。若风电机组特别是叶片和发电机遭受雷击时,除了损失维修期间发电所得之外,还要负担受损部件拆装和更新的巨大费用[2]。

因此,为避免风电机组遭受雷击,减少损失,笔者介绍了可用于风电机组叶片防雷的接闪器技术。

1 雷击对叶片的危害

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是由两半壳体和中间腹板组成的中空结构。目前叶片多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为环氧树脂[3],辅材由轻木和硬质泡沫制成。由于叶片特有的材料和结构特点,其在遭受雷击后存在以下损坏:

a. 叶片表面复合材料开裂、灰化和雷击点的金属部件烧毁或熔化;

b. 雷电时在叶片内部的空腔体或内表面形成电弧,并在电弧周围形成压力冲击波,对叶片造成严重损坏;

c. 雷电流传导到复合材料层中间时,由于层间有潮气,内部电弧加热潮气引起压力冲击,使叶片爆裂,或使叶片表面沿前、后缘和叶片大梁处撕裂损坏,致使叶片表面裂纹,甚至导致叶片完全碎裂,严重时压力波会通过轮毂传导到没有遭雷击的叶片上,引起联锁损坏;

d. 当在叶片外部形成雷电弧,或当雷电流通过横截面积不足的金属部分传导时,可能会发生轻微损坏。

2 叶片防雷措施

叶片雷击保护的原理是将雷击电流从雷击点传导到轮毂。因此可以在叶片表面或内部固定金属导体,使雷击电流从雷击点沿着叶片表面或内部转移到叶片根部,避免在叶片内部形成雷击电弧;另,可在叶片表面上增加一层导电材料,使叶片有充足的导电能力,能够安全地把雷电流传导到叶片根部。

叶片防雷措施主要有:在叶片表面或叶片内部安装接闪器;在叶片表面粘贴金属箔,形成分段式避雷带;在叶片表面增加导电材料。

国外研究机构曾经做过有接闪器和无接闪器的高压试验对比,结果证明:无接闪器时,叶片截雷58%;有接闪器时,截雷100%。因此装有接闪器的叶片更容易传导雷电,降低叶片损坏概率。

3 叶片防雷接闪器

叶片接闪器防雷原理为:通过叶片表面的接闪器将雷电引入,电流通过叶片内部防雷导线传导至叶片根部的金属法兰或其他结构,再通过风机自身防雷系统将电流引导至大地,约束雷电,保护叶片(图1)。

图1 叶片接闪器防雷原理示意图

研究表明,叶片遭受雷击时,雷电的损害范围取决于叶片形式。叶片材料全部绝缘并不会减少被雷击的概率,反而会增加被雷击的次数。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的运行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遭受雷击,大部分雷击事故只损坏叶片的尖部[3],同时其他部位也存在雷击现象,故叶片防雷接闪器结构一般采用叶尖+叶身防雷结构保护叶片免遭雷击。叶尖防雷结构可采用尖部柱体接闪器结构或铝尖接闪器结构。

图2中尖部柱体接闪器采用铝板作为叶片内部固定物,叶片合模前将其安装在内部,叶片脱模后在表面打孔,然后将铜质铝柱(或其他材料)结构通过过渡配合安装在铝板上。这样可以使铝板和柱体结构紧密结合,保证接触面积和导电顺畅,但柱体结构安装较为困难,不易更换。

图2 尖部柱体接闪器结构简图

图3中铝尖接闪器采用叶片尖部为铝制叶尖,在叶片制造过程中将该结构与叶片本体粘接为一体。该结构接闪面积充足,并位于叶片的最高位置,可提升叶片接闪率,但由于叶尖为金属结构、叶身为玻璃钢结构,故对两种材料的兼容性和长期运行的磨损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3 铝尖接闪器结构简图

叶身接闪器结构也有两种结构:第一类采用铜柱或铝柱A结构(图4a),第二类采用铜柱或铝柱B结构(图4b)。A类柱体结构与尖部柱体接闪器结构类似,同样采用铝板和柱体过渡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B类柱体结构分别在叶片迎风面和背风面安装接闪器,接闪器与内部固定板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最终将对称的接闪器通过引线并入叶片内部主导线上。B类柱体结构制造方法较为简单,并且接闪器出现问题后可拧出进行更换,但在安装时需注意避免螺纹受到污染。

a. 闪器A

b. 闪器B

接闪器结构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a. 接闪器露出叶片的表面积需按照IEC 61400-24标准执行,一般规定大于200mm2[4];

c. 接闪器的主要功能是接收雷电并引导电流,故须保证接闪器表面无污染,使整个结构导电顺畅;

d. 接闪器主要通过电缆导电,因此电缆必须有足够的截面积保证电流传导,通常要求电缆截面积至少50mm2,而且,电缆在叶片内部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一些刚性支撑防止松动,避免磨损;

e. 叶片应设有排水孔,保证叶片内部无积水,避免潮气,降低叶片的开裂风险。

目前,绝大多数叶片接闪器采用上述结构,但由于雷击具有随机性和破坏性,叶片还存在遭受雷击损坏的风险,故在保证接闪器结构导电顺畅的同时,还需对叶片本体和防雷结构进行研究。

4 结束语

随着风电的发展,叶片长度不断增大,碳纤维材料的应用更对叶片防雷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接闪器结构和布局,同时兼顾叶片材料特性、接闪器结构、接闪面积、固有电阻及相关结构等,综合性设计防雷体系,保护叶片及风机其他部件免遭雷电破坏。

[1] 刘佼,肖稳安,陈红兵.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4):21~26.

[2] 宫靖远,贺德磬,孙如林,等.风电场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熊礼俭.风力发电新技术与发电工程设计、运行、维护及标准规范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5.

[4] IEC 61400-24-2010,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Part 24:Lightningprotection[S]. Switzerland:IEC,2002.

[5] 苏邦礼,朱文坚.建筑物避雷与接地[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柱体导电雷电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不同倒角半径四柱体绕流数值模拟及水动力特性分析
导电的风筝
基于多介质ALE算法的柱体高速垂直入水仿真
雷电
谈拟柱体的体积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顶盖与活柱体连接结构的改进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