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TRS模型的高职英语移动教学平台研究

2014-05-29伟,钱丽,2,叶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资料高职用户

方 伟,钱 丽,2,叶 兵

(1.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安徽 池州 247000;3.中国移动池州分公司市场部,安徽 池州 247000)

教育部高教司印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师要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高职院校要改善英语教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1]。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实行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 移动学习的研究背景

20世纪末,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技术与方式——移动学习。但是到目前为止移动学习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持己见,最新的定义是由国际移动学习协会主席Kukulska(2008)提出的,她认为移动学习是指以手持设备为媒介、具有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潜力,可以是正规学习也可以是非正规学习[2]。与传统学习形式相比,移动学习具有很多语言学习特征的同时兼有很强的学习便捷性、时空自由性、交互丰富性、情境调节性等优点[3],在随后的短短几年中,移动学习就成为远程教育与数字化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一些发达国家高校中得以应用,如日本网络大学成立于2007年4月,仅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提供100多种课程,可以提供学士学位。在国内,2002年5月,北京大学启动了国内首个校园无线局域网建设项目。2004年9月,英特尔联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宣布推出“中国无线大学计划”。2007年,上海电视大学和有关公司共同研制了“移动英语学习系统”,这是我国向真正的“移动语言交互教学”迈出的第一步,此后我国移动英语学习进入一个发展期[4]。通过CNKI检索也可以证实这点,我国最早发表在教育技术类核心期刊上的有关于移动英语学习研究的论文是2004年,直到2008年第2篇才得以问世,2009年有3篇,2010年有2篇,2011年有3篇,到2012年8月,在教育技术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5篇。从内容上来看,韩玲等发表的《移动英语教学的构成、特征与评估》[5]是一篇关于移动英语学习概述的文章,2008年后移动英语学习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主要有3类:移动英语学习的相关技术研究、移动英语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移动英语学习设计研究。我国对移动英语学习的研究逐年增加,在未来几年可能达到高峰,移动英语学习代表着英语学习的未来,为终身英语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2 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它的英语教育培养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但是目前的高职英语教育差强人意,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当前高职英语教育主要有以下四点不足。

2.1 学时严重不足

《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高职英语教学时间为180~220学时,但是实际教学课时远未达到。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理论学习2年,在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1年,专业课时不能减少,这势必要缩减公共课的课时。据了解,多数高职院校只开1学年公共英语课,以每学期18周,1周4课时计算,也只有144学时。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让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要求的,必须通过其他方法,如互联网的应用,使课堂得到延伸,弥补课时的不足。

2.2 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是在原有中专学校基础上合并打包升级的,大部分英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粉笔+黑板+录音机”,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只有在回答问题时学生才能开口说,教师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学生只是被动参与,这明显不符合“90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还有部分年轻教师,她们思维活跃,善于与学生沟通,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或缺少教育理论知识(如非师范毕业生),在课堂教学中沿袭自己当学生时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效果往往也不太理想。

2.3 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扩招,原有的教学师资与设施已完全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编英语教师任务重,进修机会少,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匮乏,加之管理不善,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氛围不浓。

2.4 教材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两类教材,一类是国家统编教材,如《新编实用英语》《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教程》《希望英语》等;一类是校本教材。两类教材各有长短,前者可选择的余地大,但是教材内容偏多(如《新编实用英语》),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英语成绩的提高;后者在编写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色,突出“实用性”,注重“交际原则”,但是连贯性差,缺少系统原则。

3 ITRS模型

针对上述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移动英语学习的优势,笔者提出了ITRS移动学习模型(见图1),该模型建立的基础是在整个高职英语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生生、师生间的交互性、目标性、相关性及共享性。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1)交互性增强[6]。传统教育互动性较差,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教育交流平台,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严重的制约作用,同时交流过程中好的经验和材料不能得到及时的总结和归档。2)目标明确。传统英语教学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的,只注重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没有将沟通、传播和技能作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稍显不足,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为有效沟通、知识传播和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搭建了平台,用户可以创建虚拟教室,通过系统广播课程内容,让对此课程有兴趣的用户积极参加,用户群可以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他们可以围绕课程目标各自准备材料,通过演讲和讨论的方式让知识能更快更好地被用户接受。3)相关性。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总具有相关性,同样知识也具有相关性。传统教育按专业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思考问题也不全面;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和学习平台中论坛和虚拟教室根据主题进行授课,而不是专业,它改变了学生无法了解别的专业知识的局限性,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自主组织兴趣小组。4)共享性。3G技术和智能终端为学生提供了随时学习和采集课程资料的前提条件,用户可以将较实用的学习资料上传到服务器,经过审批后,资料可以共享给其他用户,这样大大节约了英语学习者寻找、筛选资料的时间,又能给资料上传者提供有效的反馈意见,在增加共享性的同时又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图1 高职英语移动教育和学习平台网络架构

从上图可见学习者能采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持式设备等通过3G网络和校园WLAN对系统进行访问,从而实现实时在线学习和话题讨论以及下载教育资源等。在此过程中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流媒体技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们为顺利有效地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可以将精心制作和收集的适合移动终端学习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流媒体服务器的名师视频资源中,尽可能以10分钟讲清一个知识片段和学习单元为目标,资源经过审批后,将公布到资料管理模块,从而提高在非正式学习下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教学个体亦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在线交流,探讨学习心得。通过师生、生生、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交流互动来实现移动学习的目的。图2是ITRS模型系统架构,从图中可以清楚了解此系统由6部分组成,其具有如下功能。

图2 高职英语移动教育和学习平台系统架构

3.1 用户管理

为加强对系统访问用户进行管理,用户需填写个人资料,资料与学校学生资料管理标准一致,分为用户资料录入、修改、审批、存档、统计等子模块,为系统的安全性提供软保障。用户可以通过短信、WAP、WWW和客户端等方式对用户资料提出注册和修改申请,减少传统手工注册和修改流程。

3.2 会话管理

系统提供实时的会话平台,用户建立会话群,在群里学习者围绕今日主题进行讨论和资料交流,平台会自动将讨论过程生成1份文档临时保存,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下载和修改。包含会话申请、会话审批、成员加入申请、文档生成等功能。

3.3 论坛管理

论坛具有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实效,参与人员广泛、多元等特点,论坛能够长时间为用户提供1个主题讨论方式,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查看别人发表的观点,对于自己有疑问的知识点,可以发布问题,向广大学习者求解问题。论坛包含主题申请、主题审批、评价模块、统计等功能。

3.4 学习资料管理

移动教育和学习平台资料类型比传统课堂上资料类型更丰富,包含语音、文字、视频等,用户可以下载自己需要的材料,也可以将日常学习中积累的资料上传到服务器中进行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移动的图书馆。

3.5 虚拟教室

虚拟教室模仿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但是在授课方式和学员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异。在虚拟教室中达者为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知识水平高,都可以进行授课,学员可以进行实时评价。在虚拟课堂上学员可以是不同专业的,这样讨论时可以起到知识互补的作用。

3.6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不仅针对学校课程还需要负责公布审批后的虚拟教室课程,让学习者了解课程安排,及时申请加入课程当中。课程管理包含注册、审批、撤销、评价等流程。

4 ITRS模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基于ITRS模型的移动教学平台将交互性、目标性、相关性及共享性更好地体现出来,通过模型更好地定位用户需求。

4.1 学习论坛

采用B/S模式和WAP方式搭建系统,用户通过智能机和无线网络访问服务器,学习者和教育者可以在论坛建立学习主题,用户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讨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4.2 信息推送

利用推送(Push)技术根据用户需要,有目的、按时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发送到用户的终端上,就像是广播电台播音,“推送”技术主动将最新的新闻和资料推送给客户,使用者不必上网搜索。Push技术的主要优点:一是对用户要求低,普遍适用于广大公众,不要求有专门的技术;二是及时性好,信源及时地向用户“推送”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

4.3 移动网上课堂

学校建立移动网上大学,根据学生需求发布相应课程,设立网上快速答疑和网上课程,移动互联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下载组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以及跟踪课程安排,另外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录制的操作课程放在网络课堂上进行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4 有效的授课评价体系

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对象包含了教师和学生。教师授课水平评价子系统主要针对课件制作、现场授课技巧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子系统主要对学生各门课程的考试进行汇总和统一管理和发布;移动网上课堂和论坛帖子评价子系统可以通过积分对系统中各种资源进行评价,并根据积分对用户进行奖励和授权。

5 结束语

移动学习是一种不仅需要多种技术还需大量人力财力才能得以实现的学习方式,本文基于ITRS原则设计的高职移动英语教育和学习平台的应用还需要其它方面的合作与帮助,如建设与完善校园无线网络,配置专职管理人员,丰富网络英语学习内容,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等。在未来,随着无线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教育理念的转变,高职移动英语教育和学习平台肯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高职生的终身英语学习提供机会。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

[2]KUKULSKA A,SHIELD L.An overview of 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ning:From content delivery to supported 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J].Recall,2008,20(3):271 -289.

[3]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4]魏嘉琦.国内移动英语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29-30.

[5]韩玲,满朝辉,邵文.移动英语教学的构成、特征与评估[J].中国远程教育,2004(12):43 -45.

[6]谢燕辉,刘清堂,刘梅,等.面向3G的互动英语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34-37.

猜你喜欢

资料高职用户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