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干预效果的研究
2014-05-29江纪英孙红梅
江纪英,孙红梅,解 丹
(1.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体育部,江苏 镇江 212003;2.镇江市平昌小学 体育组,江苏 镇江 212134)
“基石之坚才能建之如固”。小学教育至关重要。近几次全国国民体质状况的调查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虽然实施多年,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1]。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的差异性、学校资金的投入、家庭的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观能动性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镇江(市区、乡镇)小学生为被试,共计300名,其中,男生169名,女生131名。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学术论文,并收集和整理手头现有的资料。
2)问卷调查法。学生在专业人员和教师的陪同下共同完成调查问卷,确保问卷调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3份,有效问卷213份,问卷有效率为71%。
3)专家访谈法。实地访谈体育工作的老前辈和体育教学专家。
4)实验测量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利用国民体质监测仪测量被试安静状态下的身高、体重,身高精确到0.01 m,体重精确到0.01 kg。
1.3 数据处理
通过Excel和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
2 调查结果
2.1 身体形态指标
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如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2]。本次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镇江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S)
表1 镇江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S)
注:1)同一区域内男生与女生比较,P<0.05用*表示,P<0.01用**表示。2)不同区域男生与女生比较,P<0.05用 #表示,P<0.01用 ##表示。3)下同。
身体形态指标 市区乡镇9.01 ±0.41 9.17 ±0.45 9.56 ±0.81 9.46 ±0.65身高/cm 144.55 ±5.67 147.32 ±4.56* 141.65 ±7.67# 145.16 ±6.78*#体重/kg 37.87 ±7.58 42.05 ±9.43** 35.95 ±9.67# 41.33 ±8.44*#BMI/(Kg/m2) 17.56 ±3.22 18.71 ±4.90* 16.93 ±3.90# 18.22 ±3.60*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年龄/岁
2.2 身体机能指标
身体技能指标主要包括肺活量、肺活量/体重,如表2所示,都呈乡镇优于城市的态势,性别差异显著。
表2 镇江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S)
表2 镇江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S)
市区 1441.8 ±374.1 1096.2 ±593.5** 35.6 ±12.3 27.6 ±11.4**乡镇 1678.5 ±376.1 1333.2 ±398.2** 41.3 ±12.1 38.9 ±11.8*P <0.01 P <0.01 P <0.01 P<0.01
2.3 身体素质指标
小学生测试的身体素质指标主要包括身体柔韧性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速度耐力指标(50米×8往返跑)、速度素质指标(50米跑)、肌肉耐力素质指标(仰卧起坐)、爆发力素质指标(立定跳远)。通过测试,镇江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和不达标率如表3所示。
表3 镇江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 %
2.3.1 速度素质指标和速度耐力素质指标
如表4所示,1)整体上,性别差异明显。2)市区与乡镇学生比较,速度耐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速度素质差异显著,女生差异不显著。
表4 镇江小学生速度素质指标和速度耐力素质指标±S)
表4 镇江小学生速度素质指标和速度耐力素质指标±S)
市区 9.23 ±0.87 9.59 ±0.81* 115.69 ±12.31 121.39 ±10.37*乡镇 9.41 ±0.97# 10.11 ±0.95* 112.67 ±13.93# 117.67 ±12.33*#P <0.05 P <0.05 P <0.05 P<0.05
2.3.2 肌肉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指标
如表5所示,1)肌肉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的性别差异明显。2)市区和乡镇男生肌肉耐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乡镇男生的爆发力水平低于市区男生。3)市区女生的肌肉耐力水平和腿部爆发力明显低于乡镇女生。
表5 镇江小学生肌肉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指标(±S)
表5 镇江小学生肌肉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指标(±S)
市区 35.26 ±5.87 22.15 ±9.11** 165.19 ±16.42 131.68 ±20.34** 5.85 ±5.07 10.15 ±4.52**乡镇 35.67 ±4.56 25.85 ±9.59**## 159.15 ±19.42# 139.46 ±21.57**## 5.77 ±4.47 8.94 ±5.16**P <0.01 P <0.05 P <0.01 P<0.01
3 分析与讨论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幼儿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2005年,其中,体重的增加幅度最大,身高的增长幅度最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肥胖率日益增加,影响了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时常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促进他们身体健康发展。
3.1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差异性
本研究显示,市区与乡镇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以及一些衍生指标,均存在差异。从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中的力量素质、速度耐力素质指标来看,乡镇男生优于城市男生,市区男生在速度、肌肉爆发力和柔韧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位于市区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也会安排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营,学生也会在校外参加一些训练,有更多的机会提高专项素质,比如速度、爆发力和关节的活动度等。位于乡镇的学校,近年来,也在加大资金投入,尽量从运动时间、运动设施、运动装备以及运动营养补充等方面满足学生专项素质提高的需求,学生一般还会通过其他方式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3.2 小学阶段体育锻炼的时效性
体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改善身体机能水平。
身体各种素质的发展都有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否则,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还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运动技能[5]。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儿童少年时期。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5~14岁,正是学生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速度、反应速度发展的重要时期。柔韧性的敏感期较早,一般在5~9岁,大致对应小学1~4年级[4-5]。速度能力提高的敏感期在7~11岁,尤其是男生,在此阶段主要发展动作速度和频率。12~14岁,在巩固已有动作速度和频率的基础上,可通过发展肌肉力量来提高速度素质[6]。力量素质分为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对于少年儿童来讲,过早追求力量练习可能影响或阻碍其身体发育,但并不意味着在少年儿童时期就不能进行力量训练。适当的力量训练对少年儿童的肌肉发育、肌肉力量、用力姿势都有好处。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减少运动中的损伤,为小学生以后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要关心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功能。
[1]毛振明,贾志勇,林开东,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2-120.
[2]李宜南,万平,赫忠慧.北京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报告[J].体育科学,2010(2):42-44.
[3]李静,马军.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3):31 -33.
[4]蒋一方,居美芳,林钟芳,等.上海市区6~11岁儿童身高与体重评价标准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02,14(5):205-209.
[5]林静,王健雄.美国体质研究发展的若干问题讨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2(3):21 -24.
[6]李苏,孙红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服务系统》留存问题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7):6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