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紧抓“四要素”
2014-05-28陈印山
陈印山
摘 要:小说阅读,无论是以怎样的方式设题,解题都离不开对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以及主题的把握。所以,只要练就了把握小说这四要素的本领,也就拿到了一串打开小说阅读宝库的钥匙,当然,要想快速精准地找到与题目配对的钥匙,这本领还得从平时练起。
关键词:小说四要素;阅读;概括;探究;运用
根据高考考纲要求可知,小说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重点文体,从近几年福建省语文高考小说考题设题情况分析,无论是五选二的选择题还是简答题,考查的内容都离不开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外加小说的主题,所以阅读一篇小说,只要把握了这四要素的相关内容,小说阅读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只要弄清了这四要素的设题形式,小说阅读训练就有了方向;只要明确了这四要素的相关答题思路,小说阅读就不会无章可循。那怎样才能练就把握小说四要素的本领?现把具体做法归纳
如下。
一、通读全文,落实“四要素”
平时学生阅读小说往往是无意识的阅读,看小说就看情节好看不好看,结局怎么样。这样的阅读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效率不高。从高一开始,老师就应该及时给学生引导,教会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小说。
1.要教学生选择小说文本
教师要倡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小说,看短篇就选择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微型小说,或者鲁迅、欧亨利、契科夫等人写的短篇小说;看长篇得首选经典的,特别要强调看高考要考的那些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复活》等,这样就可以一举
两得。
2.教学生如何看小说,即每看一篇小说都得归结一下小说的四要素
看短篇的,如看《孔乙己》时要让学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小说写了哪几件事?小说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看长篇的,如看《三国演义》时要让学生整体阅读,逐章把握。即先通读小说,把握大概的情节,再分章阅读,逐章解读人物、分析环境、概述情节、探究主旨。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跟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可每周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然后再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进行交流。
二、人物解读,突显特征
人物解读主要指的是解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格。方法如下:(1)通过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衣着等直接描写主人公的角度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如,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的语言就体现了孔乙己迂腐可笑的性格特征。(2)从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如,孔乙己把难得的茴香豆分给小孩吃,又可见其善良的一面。(3)在对比衬托中突显人物的性格,如曹操的凶残与刘备的仁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当中,人物的性格越发鲜明。
三、情节概述,分清主次
概述情节不仅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也是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方式。如果一篇小说只有一个故事,那概括就简单了,只要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把它们连缀起来,就是故事的情节。如果是长篇的,如《三国演义》就要分章概括,列出情节,连缀成一个完整的情节链。也可根据不同的人物分别概括,如,可根据时间的先后,把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情节一一概括,连成诸葛亮链;再把有關张飞的情节分别概括,连成张飞链,以此类推,小说的情节也就一目了然了。
四、环境分析,明确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社会环境的暗示,都有它的作用。但在阅读过程中分析环境的作用,不必像做小说阅读题那样那么深入地分析,只要能找出环境描写的段落或句子,能从一个方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也就够了。比如鲁迅《故乡》中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社会背景,在如此萧条的环境下,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也就成了必然。只要了解到这一点,再经过小说阅读的专题训练,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渲染了氛围,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小说的主旨等。如果在阅读的过程过分注重这方面的规范训练,那会降低了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五、主题探究,挖掘内涵
任何一篇小说,无论是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还是情节的设置都是紧紧围绕主题展开的,所以在阅读的环节中,就要培养学生挖掘主题的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小说刻画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典型性?你对主人公有怎样的看法?(2)环境描写是否暗示了某一主题?(3)从小说的情节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只要设题是开放性的,只要学生有一点感悟也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六、分类设题,反复训练
经过半学期的小说阅读指导,接下来就是做适当的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选择典型的文章,即不同风格的小说,又要分类设题,还要选择不同的设题方式。分类训练可以从学生最喜欢的情节开始。要充分利用学生阅读过的资源,有效运用学生阅读时做的笔记,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做笔记的成就感。以开放式的、探究式的方式进行,切忌教师包办,要在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答题的思路和技巧。
1.概括情节
(1)从半年以来阅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作为文本,分别设置问题,训练概括情节的能力。
(2)选择新的小说,即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小说作为文本,设置问题,训练概括情节的能力。
(3)在概括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4)归结答题技巧。
2.人物解读
(1)让学生在以上的小说中,选择较喜欢的人物分组分析。
(2)教师给不同组以不同的提问方式,小组代表分别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3)师生共同归结答题技巧。
(4)教师提供新的小说阅读文本,训练学生的运用能力。
3.环境分析
(1)选择课内小说,分析小说中相关环境描写的作用。
(2)以课外阅读过的小说为文本,分组探究其环境描写的
作用。
(3)教师以不同方式设题,小组代表发言。
(4)师生共同归结答题技巧。
4.探究主题
(1)让学生在阅读过的小说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分组探究。
(2)教师设题,学生代表发言。
(3)师生共同探讨,明确答案。
(4)教师提供新的小说阅读文本,师生共同研读。
(5)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结答题技巧。
5.综合训练
(1)提供经典的短篇小说作为阅读文本,分别从四要素的角度设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答题规范。
(2)提供有代表性的最新的短篇小说作为阅读文本,进一步训练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要求答题规范。
以上内容的训练要分阶段,合理有序地进行,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有效选择阅读文本。如果从高一时就开始训练学生把握小说四要素的能力,并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那无论高考考查的题型怎样,学生解答小说阅读题的能力都不用质疑。
(作者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
?誗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