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4-05-28马春龙
马春龙
一、营造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原始物理问题,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体现物理规律的现象和事实。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原版重现真实的物理情景,易于被学生感知,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而“模型式”的物理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到直观的物理情景,久之,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产生厌学心理。物理问题的情景营造,可以避免这种情况,通过与实际物理现象的亲密接触,使物理教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妙用。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更有助于提物理教学的效率。
实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境设计
演示:行驶在市区某路段的一辆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情况,马上刹车,随着刺耳的摩擦声,汽车停了下来并在马路上留下两道刹车痕迹。提问: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这在平常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城市交通规定,刹车路段限速为45 km/h,且刹车的过程已被电子眼录下,假如你是交警,那么请判断这辆汽车刹车前是否超速?
对于这种鲜活的身边事,学生喜闻乐见,其中,又可以让学生有交警的角色扮演,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大的,同时,也乐于学习,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模型之外,能够见到真切的物理现象或者事件,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才会发生,掌握的物理知识才能够比较深刻和迅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事,还加强了对交通法规的了解,加入了人文教育。
二、巧妙设问,引导启发,加强课堂交流
通过设计巧妙的提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中的设问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去思考,另一方面更是探讨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巧妙的设问,加以引导,加强课堂交流的教学策略,从而避免答问过程中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达到一种伴随着互动和体验式的认知过程,作为教师,要做到以上所述,需把握以下几点:
1。巧妙设问题,控制发问时机
2。营造愉快情境,激发课堂交流热情
3。留出合适的等待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空间
4。针对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评价反馈
所以,加强学生的课堂交流、设置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的实现物理教学。
三、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1。将解题思路简单化,程序化。
怎样做到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关键在于老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策略,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展示给学生问题的关键点在哪?突破点在哪?以及解决物问题的思路,把思考的过程程序化,简单化。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止明白了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而且还明白了怎样类似的问题。
2。运用策略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学习策略,需要让学生有练习的机会。通过练习,学生就可以体会到学习策略的运用技巧,并能够加深印象,熟练掌握。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选择,设置能够尝试不同学习策略的问题情境,应从学习材料的多样性,不同角度去进行搜集,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于物理学习中。
3。引导学生形成新的策略
创造性是学习策略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学生在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策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之后,会明确的意识到策略在其他不同的领域所呈现的作用。从而形成自己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新策略,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好的策略就是适合个人特点,有效的策略,这就是学习策略的目的。
四、有效教学反思性评价
1。自我反思评价的意义
自我反思性评价是提高专业技能一个重要方式。某位注明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经验加上反思等于成长。要想获得持续的提高,成长,进步,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曾经有人做过专项的研究: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他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自我的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调节。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修正,主动的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个过程,就能够使得自身处于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良性循环中。
2。反思评价的内容
在物理教学的实施阶段,教师对于自身反思性评价包括:教学理念的反思性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结合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的结合,这要求教师要转变陈旧的理念,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为了能够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并加以利用,教师需要经历从学习,实践再到自我反思评价再到学习实践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教学理念的升华。
2)教学内容的反思评价
教学内容的反思性评价,包含教学内容的有序性,科学性,以及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匹配度。是否是以教学目标为统筹的讲解物理概念。教学的重难点,选题的代表性是否利于学生的理解运用,是否能够体现解决方法的关键点,作业的布置是否准确,能够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的实验方案等等。
3)教学对象的反思评价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和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学生个体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差异会更明显。所以,对学生的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物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共性和差异,考虑教学的进度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否把精力偏向优等生而遗忘所谓的差生。是否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作出及时调整。反思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习惯等,只有这样,物理教师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本文基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结合新课程要求的特点,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探究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