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智能手机发展路径研究

2014-05-27汤飚

江淮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品牌技术供应链

汤飚

摘要:占据市场份额半壁江山的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却陷入有销量、少利润的尴尬境地。本文重点分析了国产智能手机发展中存在的品牌价值缺失、多渠道销售能差、研发能力不足、供应链反应速度慢等问题。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要持续发展,需抓质量,创品牌、拼技术,求创新、重体验,善营销、强合作,谋共赢。

关键词: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技术;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085-005

在手机市场上智能手机占了九成。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兴、华为、联想和酷派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们,与三星、苹果等知名品牌展开了艰辛的较量,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不容忽视的力量。[1]

一、国产智能手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市场份额高,产品层次较低

由2010年12.0%的用户市场占比,增长到2012年占比达到26.0%,中国智能手机呈现猛烈增长趋势。2013年国内生产千元级别智能手机的厂商数量近400家,由于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注重技术开发,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较好,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以及对国内市场的辛勤耕耘,2013年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在国内整体手机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超过80%。与此同时,国产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也迅速上升至接近20%,联想、酷派、华为、中兴分列销量的第二至第五位,由此这四大国产智能手机厂商也跻身全球前十大厂商行列。目前我国手机浏览器占手机网民比例的67.6%,用户规模达到2.15亿。除此之外,受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带动,国内手机支付进入应用普及化阶段;手机网游市场也显现出巨大前景。

虽然我国国产智能手机份额总和已经达到80%,但其中80%以上是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千元智能手机,绝大多数低端机主要竞争力的来源是低廉的价格,因此利润空间非常微薄,在用户心中形成了低端的印象。以华为、小米、魅族、OPPO等实力派国产品牌在依靠廉价机型占领市场的同时,也不忘向注重品质、品牌的高端市场发力,特别是2013年以来,不断集体推出高端市场旗舰产品扎堆冲击高端市场。[2]

(二)国产智能手机缺乏核心技术

当前,世界著名的企业都以其核心技术与品牌为基础,处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对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活动进行较大力度的整合与协调,从而继续维持其在价值链的顶端位置,获取较大利润。虽然我国手机产业发展迅猛,但手机中决定手机成本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受制于人,这直接产生两个后果:一是直接导致我国国产手机缺乏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利润微薄;二是导致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迫使厂商只能在手机设计和价格方面做文章来吸引消费者。虽然同洲电子开发的“960 OS”、中国科学院开发的“COS”,都号称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能否像安卓那样普及应用仍需时间的检验。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呈现迅速上升态势,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趁机在国外及中国市场上力推中低价智能手机,相对苹果iPhone及其他品牌的高端智能机型,目前存在着很大一部分中低端用户,这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无疑具有发展优势。中国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品牌调查中,中国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比例均超过索尼、爱立信微博、HTC和LG国内品牌,华为、中兴、酷派三个品牌的Android市场占有率超过30%以上。[3]

(三) 智能手机的主要品牌与相应的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处理器架构的底层都是ARM的,目前智能手机处理器= GPU(图形处理芯片)+ CPU(数据处理芯片)+其他,ARM同时还提供各种嵌入式系统架构给一些厂商,现在流行的Cortex-A8架构就是ARM公司推出的,目前很多高端旗舰智能机的处理器都是基于这个架构。常见的智能手机处理芯片厂商主要有德州仪器(TI)、高通(QUALCOMM)苹果和三星等。

(四)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要求的功能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包括必备的短信、语音、计费、认证等通讯功能,日程表、Email、sync、信息管理、安全性等信息处理功能,照相、视频、电视、游戏、音乐、串流、DRM等多媒体应用功能。智能手机必须采用高效率的处理架构,并搭配更大容量的内存才行。此外,手机平台也得支持多样的接口标准,如彩色显示、照相、IrDA、电视输出、USB、蓝牙、传统键盘、音频、复杂的无线调制解调器和多种形式的存储卡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挑战手机软、硬件系统的规划。若想成功打入大众市场,作为未来手机的主流形式,智能手机除了朝开放性的平台架构发展,还得采用先进的技术。不仅如此,要快速且成功地开发智能手机,设备供应商需与移动平台/芯片组厂商密切合作,国内智能手机厂商近几年来在市场份额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运营商的大规模集采和终端补贴。以联想为例,运营商定制机占联想手机销售量的比例已经高达70%,通过“机海战术”、“资费捆绑”策略,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快速抢占了市场。据第三方监测机构统计,2013年,仅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终端公司的出货量就达到1个多亿。各大厂家为了挤进运营商渠道,互相竞争,异常激烈。[4]

二、国产智能手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价值缺失

国产手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导致贴牌大行其道,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国产品牌手机虽然占据了国内80%的智能机市场,但都集中在低端智能机市场,和其他国际品牌只能去争夺剩下的1%利润,而三星和苹果却占据了手机市场99%的利润。大屏幕、多点触控、重力感应器、多采用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市场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国产品牌手机在市场上只能拼价格,实际上缺乏影响和含金量的品牌力,发起价格战也往往是迫不得已,而价格战无疑将导致国产厂商陷入有销量、少利润的尴尬境地。加上大多国产手机厂商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品牌塑造没有长期的规划,以拼价格、炒作及打口水仗等作为主要的市场推广手法,不仅知名度有限而且不具备美誉度。据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MIMR)的一份调查显示,被访者知道的手机品牌中,洋品牌的知名度为100%,而本土品牌知名度仅为53.8%。对于国产智能手机,许多人即使知道某品牌,也未必有很好的印象,而拼价格往往会使国产智能手机品牌给人以低档次的感觉。[5]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牌技术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旅游经济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