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2014-05-26杨永红

文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渗透方法语文学科

杨永红

内容摘要:教师通过语文向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德育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挖掘教学过程中所蕴涵的教育因素,寻找相应的方法来解决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问题。

关键词:语文学科 德育特征 渗透方法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通过语文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它不同于其他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应该先要研究德育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这样才能挖掘教学过程中所蕴涵的教育因素,使学生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思想雨露的教育。

一.德育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

1.寄寓性。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德育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

2.丰富性。就常用文体而言,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都具有思想性,都能在德育方面发挥影响。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信息载体,它涉及各个领域,负载着一定的德育成分,并且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的教育。

3.形象性。文学作品属语文教学内容,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受到情感、情操、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从而接受教育。

二.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我们了解德育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后,便寻找相应的方法来解决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教材中许多作品反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相距甚远,使学生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就要利用多种手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深入挖掘教材中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情感因素,找出作品人物或作者思想与学生实际认识的契合点,这样德育教育才会有效果。如我教《毛泽东词二首》时,为学生找来关于各个时期毛泽东的图片资料制作成课件并配上《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的音乐,让学生充分了解毛泽东传奇的一生,从视觉和听觉上调动学生,然后再引导学生读诗,这样就很容易的激起学生的共鸣。

2.剖析文本,弘扬传统美德

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教朱自清的《背影》,就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重点剖析“望父买橘”的“背影”这一情节,充分体会父亲的用心和艰辛;并通过对语言和细节描写的分析,体味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爱子之心。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形象性强这一特点,在生动形象的讲解过程中完成德育任务,做到“润物细无声”。

3.因材施教,传承文化精华

不同的文学体裁,教学方法不一样,所达到的德育效果也有差别。诗歌音韵和谐,内涵丰富,是德育的最佳媒体,利用诗歌的特点,让学生于吟诵中感悟、熏陶。特别是唐诗、宋词,蕴含丰富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诵读中积淀、升华,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心胸自会开阔。

小说形象鲜明,反映生活,是德育的重要渠道,发挥小说的优势,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后再阅读。借助小说中生动鲜明的形象, 提高学生对美丑的辨别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言传身教,彰显人性魅力

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课堂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只要我们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方法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手段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以形思数,以数想形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历史岳麓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简谈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