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黑色童话的叙事结构

2014-05-26朱晓蝶董茹

文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二元对立叙事结构

朱晓蝶+董茹

内容摘要:黑色童话是当代新兴的一种文学现象。本文采用“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通过传统童话与黑色童话叙事结构方面的对比,将黑色童话的叙事结构抽象、建模;并从其历史渊源、现实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揭示黑色童话的深层隐喻结构,解释黑色童话折射出的人类思维的共同模式,探索现代人的心灵生存状况。

关键词:黑色童话 安徒生童话 豌豆公主 叙事结构 二元对立

一.黑色童话现象阐述

一代代父母给孩子讲童话故事似乎已成为了一种传统,但于此同时,一种新的另类的童话在网络上悄然流传开来,它就是黑色童话。

黑色童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有黑色风格的童谣、童话、诗歌、小说、音乐、电影等。比如《鹅妈妈歌谣》(包括《玛丽有一只小羊》《伦敦大桥倒下来》等歌谣);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萨德、爱伦·坡的诗歌;麦尔维尔、乙一的小说;Nick Cave(1983年组成的澳大利亚“惨情摇滚”乐队Nick Cave And Bad Seed的灵魂人物及音乐形式)、ENIGMA(1990年组成的德国“宗教神秘”乐队)的音乐;日本cult电影、《杀死比尔》《双峰镇》《寂静岭》《隔山有眼》《剪刀手爱德华》《圣诞夜惊魂》《断头谷》《地震调音师》《僵尸新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

黑色童话以传统童话的叙述方式为载体,表现黑暗、恐怖等内容的文学形式,与充满美好希望、斑斓色彩的传统童话相对。黑色童话表面的光华下是一些腐烂变质了的晦暗绝望的东西。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无声的控诉,也是对所谓的美好事物质疑。

黑色童话充斥着各种控诉,反映了当今社会现状对人心灵的扭曲。研究黑色童话不仅是研究一种文学现象,更是探讨一种精神走向。至今,学界对黑色童话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仍是空白。本文意在弥补该方向的研究上的一点缺憾。

二.黑色童话文本分析

(一)黑色童话之《豌豆公主》故事要素

“叙事学的‘故事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已脱离具体故事所承载的历史或现实的内涵而成为自主的存在。”“故事在这里被定义为从叙述信息中独立出来的结构。把故事视为结构是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主张,并得到当代叙事学的认同。”“故事的结构性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故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各部分相互依存和制约,并在结构中显示其价值。第二,故事又是一个具有一定转换规律的稳定结构。第三,故事独立于它所运用的媒介和技巧”[1]。把故事视为结构将导致故事研究方法上的变革。这种研究将不再从某个具体故事出发,也不再强调情节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故事这个相对独立的对象上来,研究故事的结构特征,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它潜在的内在关系的形式构架,由此突出故事自身的抽象性质。

故事的组成要素包括:情节、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构成形态。[2]下文将从情节、人物、环境三个角度,以《豌豆公主》为例来具体分析黑色童话的故事要素。

1.情节

“情节是一个一直被批评家们低估并受到轻视的概念,在叙事学中却被置于突出的地位。情节不再只是‘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也不一定非要有因果关系不可(福斯特),情节在这里被定义为事件的形式系列或语义系列,它是故事结构中的主干、人物、环境的支撑点(当然,这并不排斥其他因素在某些具体作品中居支配地位)。”[3]

由于情节在叙事学中的重要地位,从情节角度尤其是从情节类型分析叙事作品——黑色童话是非常有必要的。转换型是情节类型的一种。它又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发现与对立。从不知到有知的过渡是发现的常见模式。其第二表现形式是从假象到真相的揭示过程。

通过对《豌豆公主》文本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它是属于发现二种表现形式的混合运用——既有从不知到有知的过渡也有从假象到真相的揭示过程。

故事始于一个暴风雨之夜,少女到城堡借宿,女主人答应了她的请求,让她睡在有十二张床垫子的床上。读到此处,读者都会联想到以前读过的《安徒生童话》,少女在城堡住了一宿,第二天被发现是真的公主,最后就嫁给王子,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黑色童话并未如此叙事。第二天女主人虽然同样是通过豌豆发现少女是真正的公主,答应将她介绍给自己的小儿子,却没有想到女主人将她介绍到王子的餐桌,拥有无比娇嫩肌肤的公主就成了长着獠牙的王子的盘中餐。

出人意料的结局,初读让人不禁心头一震。这也就是在叙事之中情节的精心安排产生的效果。通过运用发现的转换型情节类型,让读者从不知道女主人及王子的身份到知道他们是“食人族”;从原来认识里的美好王子公主到血腥残酷的黑色现实,转换型的情节打破了美好幻想,呈现了残忍现实,能够给读者带来更深的震撼。

2.人物

“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最为关注、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但在叙事学中却研究得不够充分,并且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围绕着人物的本质属性,叙事学内理出了多种人物理论,形成了不同的人物概念和分类方式。”[4]主要的人物理论有:特性论、行动论、符号论及开放的人物论。

黑色童话仍属于童话题材,因此更适合运用行动论中普洛普的角色分类来分析。普洛普在研究俄国童话时,曾根据人物执行动作的情况将童话中的人物分成七种角色:坏人、施惠者、帮助者、被寻找者和她的父亲、传信者、英雄、假英雄。普洛普指出,在童话中一个人物可以充当不止一个角色,一种角色也可以由几个人物充当,但童话中所有的人物都不会离开这其中角色。我们可以用该观点来分析一下《豌豆公主》。其中坏人就是女主人及王子,公主是帮助者。确实可以将童话中的人物对号入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普洛普的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不过,他研究人物的宏观的角度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另外运用“行动论”中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又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在《结构语义学》(1970)一书中,格雷马斯提出三组对立的行动元模式:主体/客体、发送者/接受者、帮助者/敌对者。对应到《豌豆公主》中主体可以看做是女主人,客体是公主;女主人是发送者,王子是接受者;帮助者是女主人,敌对者是公主。有这样的对立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及王子与公主之间的冲突,能更透彻地了解情节发展。endprint

3.环境

“环境是叙事学中研究最不充分的领域。”[5]但叙事文中的行动必然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托马舍夫斯基在《主题》一文中将“对大自然、地点、情景、人物及其性格等等的描写”称为“静态母题”;而巴尔特也认为表示地点、氛围的单位属于标志之列。他们的研究都注意了环境的作用。所以要从叙事结构分析黑色童话也不能舍弃该角度。

环境包含三大要素:自然现象、社会背景、物质产品。自然现象主要指天气、风景、地域等非人工的因素。[6]在韦勒克和沃伦所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在莎士比亚、艾米莉·勃朗蒂和爱伦·坡这样不同作家的作品中,背景(一种‘道具系统)常常是一个隐喻或象征:汹涌狂暴的海、暴风雨、荒凉的旷野、阴湿而黑暗的湖沼旁的破败的城堡等。”[7]这句话也可以说明通过自然环境的隐喻或象征意义,文学文本会有别样的魅力。

黑色童话《豌豆公主》开头就是一个狂风暴雨之夜,也是在暗示着这个故事吃人的残酷结局。同时通过环境的渲染它也可以让读者更快地进入文本之中,让文学体验更加真实。

从故事结构的情节、人物及环境三个角度分析《豌豆公主》,我们对黑色童话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进一步解读黑色童话的叙事结构,我们还可以从它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来分析,同时与传统童话对比,再次加深对黑色童话的认识。

(二)黑色童话之《豌豆公主》结构分析

雅各布森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隐喻和转喻是两极对立的。在雅各布森看来,文学文本中的“隐喻结构”优于“转喻方法”,因为隐喻手法是一种不直接说出的、在语言符号与句段关系后漂浮着的“象征代码”,是必须透过表层话语去理解的“深层结构”;而转喻是“相邻链接”[8],是能够解释深层结构的表层话语。表层结构在语言上构建了整个故事(并非雷蒙—凯南对“故事”的定义),它看得见,抓得着,比较易于把握;但结构主义思维中,深层结构的“缺席的在场”对文学批评有重要的意义,“‘深层结构的设定,使文本在‘深度模式(深层意蕴)和‘文学性(形式)两个维度上向理论的纵深处延伸”。[9]在黑色童话《豌豆公主》中,必然也存在着它本身的隐喻结构和转喻方法,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通过分析其表层结构我们发现四对对立关系:男与女之间的对立;自私母爱与纯真爱情之间的对立;吃人与被吃的对立;强与弱的对立。这四重对立是我们通过对该文本初步阅读可以发现。在这五组对立关系背后,又可以进一步的分析推导出更深层次的对立。首先,男与女的对立是最基本的对立,一切关系都源于此。人类历来都有这样的疑惑:世界上为什么是男女两性相恋?其次,又可以推出“习俗”与“自然”,“道德”与“背德”的对立。少女追求美好的爱情是出自真心的,但是女主人却利用少女单纯的心愿,仅为了满足自己儿子的私欲。女主人在某一方面来看抹杀了人性中的善。再次,女主人的好心人面具之下是被畸形母爱扭曲的变态的内心,她被私欲操纵着,不择手段地为儿子寻找着鲜嫩的肉,完全没有考虑过旁的事。但是这则可以深入看成她满足了心灵的自我选择,是有意识的,就能与无意识的少女对立,表现人性中追求目标的对立。

三.《豌豆公主》叙事比较

1.安徒生童话之《豌豆公主》结构分析

在传统童话《豌豆公主》中,可以看到这样几组对立:真与假的对立;男与女的对立。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黑色童话,原童话文本的对立就显得简单而单调。只是王子对真公主的寻找,最后公主经过重重地考验证明了自己的身份,成为王子妻子的故事。在传统童话中,王子母亲的形象并没有很突出,但改编后她成为了故事的主体,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安徒生童话与黑色童话之《豌豆公主》的母题对比

在运用二元对立的方法分析传统童话与黑色童话,并将结果再次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以《豌豆公主》为例来分析传统童话与黑色童话母题的区别。

刘旭源曾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提出儿童文学的母题有三种: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但是该观点还是有进一步的探讨的空间,并不是所有的儿童文学都是遵循以上规律的,黑色童话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例子。

有的研究者根据刘旭源的观点将《安徒生童话》中的《豌豆公主》划分到自然母题中,认为它是“在大自然中上演的童真戏剧”[10],但是我们自身的阅读体验证明,黑色童话《豌豆公主》并不能简单地划分到这三个母题之中。因此,对黑色童话的母题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单就《豌豆公主》而言,在被改编为黑色童话后它的母题可以看做是人性恶的探讨。怀着纯真爱情期待的公主,最后竟然被女主人当成了王子的盘中餐。而王子吃的也不再仅仅是公主娇嫩的肉,而是少女美好的感情。它一步一步的摧毁着我们对传统童话的美好期许,在隐喻与象征下让我们逐步认清当代社会黑暗面。

四.黑色童话研究小结

托罗多夫在其《叙述的结构分析》一文中说:“结构分析的实质基本上属于理论性和非描述性;换句话说,这种研究的目的从来不是对具体某一作品的描述,作品将被视为某个抽象结构的表现,仅仅是实现这个抽象结构的一种可能;而对那个结构的理解才是结构分析的真正目的。”[11]正如詹姆逊指出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的深层隐喻结构——“民族苦难史积淀为集体无意识”,从中归纳出了“由这些集体无意识转化而成的一种民族寓言”[12]。深层结构往往隐藏在作者的表述话语之后,甚至不是作者能够掌握和控制的,而透过文本的表层话语结构找到深层隐喻结构是“读懂”一篇作品乃至一批作品的保障。

现代人心灵的生存境遇在童话中得到了无意识的复制,类似《豌豆公主》这样看似幼稚的童话恰恰是人们共同心灵形式的投影。早在1725年,意大利人维柯就在他的《新科学》一书中论及人类思维的这种固定模式。人们之所以创作出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文学作品,正是用个体思考反映对客观世界的深刻体验,“解释周围世界的固定模式”[13]。endprint

以《豌豆公主》为例,通过分析其叙事要素、表层及深层结构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黑色童话与传统童话在叙事、结构与母题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变化正是时代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传媒产业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也在随之变化。这种改变,从我们对黑色童话的研究就可略窥一二。黑色童话渊源久远,但它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让我们意识到当代社会人们心灵生存状况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今天对价值、对人性、对生命的探讨与追问仍然有很大的空白等待我们去填补。“要恨,就首先要有爱。”[14]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3]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林华宁:《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及有效性指导》,《文学教育》 2011年第3期。

[4]托罗多夫:《叙述的结构分析》,《最新西方文选论》,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5]侯虹斌:《安徒生童话中的新母题》,http://www.southcn.com/nfsq/ywhc/ls/

200504040481.htm

注 释:

[1]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18页。

[2]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19页。

[3]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19页。

[4]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32页。

[5]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58页。

[6]参见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60页。

[7]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3页。

[8]参见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9]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6页。

[10]林华宁:《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及有效性指导》,《文学教育》,2011年第3期。

[11]托罗多夫:《叙述的结构分析》,《最新西方文选论》,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页。

[12]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14页。

[13]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14]侯虹斌:《安徒生童话中的新母题》,http://www.southcn.com/nfsq/ywhc/ls/

200504040481.htm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元对立叙事结构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小城畸人》中二元对立的消解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
荒诞与现实——《纽约提喻法》结构主义分析
《长腿叔叔》中女性主义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