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铁凝的《香雪》说起
2014-05-26和淑英
和淑英
内容摘要:随着中职学生自我认识的加强,自尊心也在逐步加强,但是伴随着自尊心而来的往往还有强烈的虚荣心。因两者在外部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学生有时容易混淆,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混乱。作者抓住在讲授《哦,香雪》时学生的疑惑,深入剖析了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区别,并站在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帮助中职学生培养自尊心。
关键词:自尊心 虚荣心 培养自尊 方法
《哦,香雪》发表于1982年,曾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是铁凝的成名作。二十多年后,教材的编写者把《哦,香雪》选入语文读本,后又把它选入职高教材,可以想见他们是希望现代的每一个中学生都能从中读出些什么。
一.香雪身上是自尊还是虚荣
在台儿沟那群活泼可爱的姑娘中,香雪有着“洁如水晶”的眼睛,“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那样“纯净无瑕、明净秀丽、不掺杂质”,使她拥有了一种独特的美。特别是她身上所具备的那份与众不同的强烈的自尊心、上进心和不服输的顽强劲儿让她在文中的形象尤为突出,最终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篇小说中,最动人的就是香雪的“铅笔盒情结”,它使香雪显得不同寻常,体现了香雪强烈的自尊心。但恰恰因为这个铅笔盒,学生读后却认为香雪有很强的“虚荣心”。原因就是在她的同学奚落她父亲特意为她做的小木盒时,她也开始嫌弃小木盒了;而为了自己的面子,竟然用母亲辛辛苦苦积攒的四十个鸡蛋去换一个自动铅笔盒。[1]那么香雪身上真的如学生所说有“有很强的虚荣心”吗?
香雪想要在同学面前展现一个同样的铅笔盒,确也有为争自己的“面子”的嫌疑,但如果仅凭这一点就断定香雪是虚荣的,似乎也为时过早。
父亲为女儿特地制做的小木盒凝聚着家人的爱和期望,就内在价值上它绝对不是一般的铅笔盒可以比拟的。但从外观和功能上讲,自动铅笔盒无疑远远超过了小木盒。香雪能够从小木盒本身制作的“现代化”程度的方面来思考别人奚落的原因,正视小木盒实际的“笨拙、陈旧”,[2]第一次意识到了贫穷是不光彩的,这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不把贫穷落后当成一种光荣,在香雪那个年代,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贫穷不是个人的错,但是贫穷毕竟不是我们所向往和喜爱的,改变贫穷的愿望首先是值得肯定的,这和虚荣不能划等号。
用四十个鸡蛋去换一般的文具,当然对不起辛苦劳作的母亲。但是,这个铅笔盒在香雪心里不是一般的文具,它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能够换回与其他人平等和自我尊严的“宝盒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付出的代价和努力越大,就越能表明她追求现代文明和自我尊严的决心和勇气。
现在的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铺天盖地的电视,手机和网络包围。他们可以知道很多事情,但那些都是别人的,属于自己内心的东西越来越少,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索为什么了。一切都是浮在表面上样子,没有人愿意费心思去探究一下隐藏在内里的东西。所以,混淆自尊和虚荣的概念也在情理之中了。
二.自尊心与虚荣心的区别
虚荣心与自尊心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都有希望获得别人认同,得到社会的承认的特点,所以两者有时在外部表现上会有一些地方非常相似。比如对自己的声誉、威望等等比较关心等。但是两者在根本上却是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自尊心,是指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这样一种自我情感体验。它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有自尊心的人不甘落后,自觉主动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创造性完成任务。他们也承认自己有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但是他们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使自己变得更好;这样的人能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它追求的只是表面的荣耀,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它是建立在自卑的基础上的。有虚荣心的人为了获得荣誉,所凭依的多是虚假的条件甚至欺骗的手段。虚荣心使他们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而是急功近利地做表面文章,到头来并不能真正改变不利地位,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这时候的他们更注重自身的形象和他人的看法,对荣誉的追求也很迫切。可是真正的荣誉,应该是真实的,而不应是虚假的;应该是靠自己的辛苦努力获得的,而不是靠投机取巧取得的。当我们面对荣誉时,不是谦逊谨慎,不断进取,而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那就很可能走入了虚荣的行列。
三.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自尊
让我们的学生自尊心变强,虚荣心淡化,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起。
(一)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的逐步深入会让他们的自尊心逐步培养起来。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自尊心的培养,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青少年自己,因为说到底自尊是个人的评价的体验。
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即使别人评价再高,其自尊也不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成败得失。[3]首先,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其次,也要防止把这些缺点和不足扩大化。要让他们知道“虽然我们不完美,但是我们必须有追求完美的心”。最后要培养学生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让学生知道,任何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管经历多少打击的失败,每次都能从失败中奋起的人,最后都会成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不应该在暂时的困难面前犹豫,退缩,而应坚信自己,把困难当成磨练自己的机会,努力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设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抱负,学会珍惜自己的品德和名誉,从而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建立自信
来到中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因为文化课不好才来的。而在原来的学校里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受尽了老师的同学的不屑,在家也是要面对父母的训斥或叹息,这对他们的自尊心都是巨大的打击。有的学生自暴自弃,什么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老师讲老师的,自己干自己的;有的学生则很叛逆,什么都不合他的意,凡事都想跟你顶着干,弄得老师很头疼。
其实,这些孩子虽然不爱读书,但是他们在别的方面一点也不比别的孩子差,甚至还要好很多。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及时地发现并告诉他们,让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得到强化。老师在学生眼里是很崇高的,学生也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鼓励,对学生建立自信,培养自尊心起着重要作用。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培养自尊心的环境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该由学校来对孩子进行教育,从而大撒把,不管不问;而当孩子出现虚荣心,一味学着攀比,不好好学习时,又来归罪于学校。其实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都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于孩子接触最多时间的人。父母的话对孩子来讲还是有影响的。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勤和家长沟通。
和中职学生的家长沟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有的学生家长是因为对孩子失望,没办法才送来的,所以对这些家长要多说孩子的优点,让家长先对自己的孩子恢复信心,再通过他们对学生进行信心的培养。2、有的家长是因为过于相信自己的孩子,以为他们来这儿确实是因为喜欢这里的专业,其实不一定是这么回事。对于这些家长,应该告知实情,让他们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他们的反馈,让学生收束自己的行为。3、还有的家长和孩子关系冷漠,教师对这些家长更应该多沟通,让他们感到连老师都这么关心自己的孩子,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而一般情况下,这种家庭的孩子对久违的温情慢慢才会适应,但对他们的成长却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有感,学生的自尊心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努力帮助他们,正确引导他们,真正地尊重他们,爱他们,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培养自尊心,提高自信心,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以自尊和自信点燃自己生命的亮点。
参考文献:
[1]王冰鹤.一分钟的期待与守候——《哦,香雪》赏析[J].名作欣赏,2012年26期
[2]愈惠英.对人生理想的美好憧憬——《哦,香雪》赏析[J].丝绸之路,2010年2期
[3]孟宪国.谈中学生自尊心的培养[J].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52期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